【李克绍《伤寒解惑论》:三阴三阳病】(精华)
本文选自李克绍先生《伤寒解惑论》。本书是伤寒论从古至今的千百注家著作中的扛鼎之作,具有珍贵的意义和价值,论述之鞭辟入里少有人能及,朴素而又有据的言论中充满了闪光耀眼的见解,溯本求源,曾不止一次让我激动雀跃。这段写在李克绍书中最前面的部分是本书精华,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用心体会,人人获悟!
太阳病
太阳主卫外,所以太阳病是表病。
足太阳的经脉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抵腰,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所以太阳受病,不能卫外,又邪入经络,就会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病在表,应当发汗。有汗为太阳中风,宜用桂枝汤,无汗为太阳伤寒,宜用麻黄汤。又因膀胱是太阳之腑,所以太阳的变症,有时能“热结膀胱,其人如狂。”
阳明病
阳明主里,所以阳明病是里热病。
里热外蒸,就不恶寒,反恶热。腹满、便秘的为阳明腑症,宜攻下,可选用三承气汤,自汗、口渴、脉洪大的,为阳明经症,宜清热,用白虎汤。阳明腑为胃与大肠,所以其病理是“胃家实。”足阳明的经脉起于鼻之交頞中,下循鼻外,手阳明的经脉挟鼻孔,故凡出现口干、鼻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热在阳明经络,是必衄之征。
少阳病
少阳为少火,喜条达不喜郁闭。
少火被郁,就口苦、咽干、目眩。兼目赤、耳聋、胸中满而烦的,为少阳中风,头痛发热,脉弦细的为少阳伤寒。手、足少阳的经脉,分别布擅中、循胸胁,所以外邪袭入少阳的经络,又能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半表半里的症状。治宜散郁火、枢转少阳,与小柴胡汤。
太阴病
脾脏属太阴。
凡脾脏虚寒,不能运化,出现腹满而吐、自利不渴的,就是太阴病。治法当温中祛寒,宜四逆辈。足太阴的经脉,从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所以太阳病误下,外邪陷入太阴,经脉壅滞时,能出现腹满时痛,或大实痛。治宜和太阴,通脾络,选用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加大黄汤。
少阴病
少阴是心、肾二脏,藏精而主火。
凡心肾两虚,脉微神衰的,就是少阴病。治宜急救回阳,选用白通、四逆等汤。也有肾水亏虚,导致心火炽盛,心中烦,不得卧的,这是少阴病的变型,宜育阴泄火,用黄连阿胶汤。
厥阴病
厥阴之脏为肝与心包,巾藏相火,阴中有阳。
所以其为病是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如消渴、心中痛热的,宜清上温下,可与乌梅丸。肝的经脉与督脉会于颠,若肝气挟寒浊上冲,干呕,吐涎沫、头痛的,宜温肝降浊,用吴茱萸汤。有厥阴热邪,奔迫于大肠之间,出现热利下重的,宜用白头翁汤。
以上六经,太阳、阳明、少阳,是三个阳经,太阴,少阴、厥阴,是三个阴经。阳经都属实属热,以发热为特点,是腑病的反应,治疗或汗、或下、或清,都以驱邪为主。阴经属虚属寒,以无热恶寒为特点,都是脏病的反应,治疗或温、或补,以扶正为主。这样,六经在《伤寒论》中,对于辨症来说,就起到了提纲掣领的作用。
六经辨症,除了上述作用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指出了三阴三阳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因体质的差异,宿疾隐患,治疗经过等,出现各种不同的兼症、夹症、变症和相互转化等。这就使伤寒的治法更加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加之理法严格,方药简练,所以凡真正掌握了六经辨症施治之后,就不仅能治各种外感病,也有助于治疗一切杂病。正因如此,所以历代医家,无不奉为规范,并推崇为学习祖国医学的必读之书。
《伤寒论》是用古汉语写成的,文字古奥,义理深长,没有一定的古文修养和临床体会,读起来就非常困难。因此,学习《伤寒论》不能不借助于后世的注解等。
为《伤寒论》作注解的,最早是金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自此以后,名家迭出,到现在为止,已不下二三百家。其中为人们所常读的有: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宋代许叔微的《伤寒发微论》,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清代程应旄的《伤寒论后条辨》,张锡驹的《伤寒论注解》,柯韵伯的《伤寒论注》、《伤寒论翼》,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汪虎的《伤寒辨证广注》,黄元御的《伤寒悬解)),张玉璐的《伤寒绩论》,喻昌的《尚论篇》,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唐宗海的《伤寒论浅注补正》等。此外还有一些,不一一列举。
以上各家,或从文字上作注解,或从义理上作发挥,或从临床上予以论证,或出于辨疑解惑,或使之连贯易读,对于我们学习《伤寒论》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被推崇为名家。但是所谓名家,只是说他们对于《伤寒论》的某些方面,或某些问题,有独特的发挥和创见,这并不等于他们的注解和论述都是完美无缺的。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未被人们看作是名家的,也可能在某一个间题上有独到的见解。因此,要选择关于《伤寒论》的辅导读物,就不要单从名家这一概念出发,名家也好,非名家也好,只要诠释的恰当、合理,就应当采用;不恰当,不合理,就应当摈弃。本书的写作,就是以此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作者独自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体会而写成的。
此外还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伤寒论》的版本。目前通行的《伤寒论》有两种版本。一是金成无己的注解本,即《注解伤寒论》。一是宋镌治平(1065)本,即高保衡等的原校本。前者以明嘉靖间汪济明的刊本为善,后者原刻已不可得,现在仅存有赵开美的复刻本。总之,宋、金时代的原刻《伤寒论》已不易见到,现在所能见到的,都是明刻本。但两者相较,成氏的注解本,已渗进了许多己见,又经展转翻刻,出入尤多。高保衡的校本,虽然是赵开美所复刻,但赵氏是依照原书复刻的,与当时的原刻治平本,不会有多大的出入。因此,近代的《伤寒论》注者和读者,大都喜欢采用这一版本。
赵开美复制的治平本《伤寒论》,全书共分十卷,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去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三方(其中禹余粮丸方缺,实际只有一百一十二方)。这二十二篇之中,“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等篇,词句既不类“太阳”诸篇的文字,义理又多凿空臆说。“痉湿喝”篇,已被编入《金厦要略》中。至于“不可发汗,、“可发汗”、“发汗后”、“不可吐”、“可吐”、“不可下”、“可下”,以及“发汗吐下后”等篇,其中绝大多数条文,都是“太阳”等篇中原文的重出。所以注家从方中行以后,对于这些篇都删而不谈。这样,就只剩下“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上、中、下三篇,“辨阳明”、“辨少阳”、“辨太阴”、“辨少阴”、“辨厥阴”、“辨霍乱气“辨阴阳易”等各一篇,共十篇。
1955年,重庆市中医学会,录用了赵开美本上述十篇,同时又将《金匾玉函经》(即《伤寒论》的别本)、《千金方》、《外台秘要》、《注解伤寒论》、《仲景全书》,以及其它几种主要注本,相互校阅,并将各条文依次编列号码,印刷成册。这就是本书写作中所据以引用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