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死后《广陵散》成为绝响,他矛盾的思想奠定了魏晋玄学的基础

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不凡,是曹魏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嵇康的妻子是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担任论议政事的中散大夫一职,在司马氏掌权后隐居拒绝出仕,因为不满当时朝廷由司马氏一族实际操控,最后被司马氏以言论罪处死。

生平经历

在年幼的时候,嵇康的父亲就不幸去世,同母亲和兄长一起生活,当年长一些后便博览群书,摄取百家技艺,最喜欢道家著作,崇尚老庄的养生服食之道,后来虽官拜郎中,却依旧向往着出世的生活。
在司马氏当权之后,司马昭曾想要聘请嵇康为幕府属官,于是嵇康去外地避而不见。钟会带着礼物前去当说客,遭到了嵇康的冷漠对待,嵇康更是列出自己的“七不堪”、“二不可”,以此来表示自己的态度,没想到遭到了司马昭的记恨。
在一次为友人出面作证的时候,反而被钟会陷害,司马昭抓住机会准备处死嵇康。行刑的那天,三千名太学生为其请愿求朝廷赦免,只不过没能改变什么。临刑前嵇康要来平时弹奏用的琴,就在刑场之上抚琴,弹了一曲《广陵散》。

一曲谈完之后嵇康叹息,说以前袁准多次想要和他学习《广陵散》,只是出于吝惜不肯传授,如今这曲子终于要成为绝响了,说完便从容等待行刑。不久之后司马昭就后悔了他的决定,只是为时已晚,嵇康死时刚刚进入不惑之年。

玄学思想

虽然嵇康身死,不过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出众的便是他元气自然论的玄学思想。嵇康崇尚自然,不随大众一心崇奉儒家,反而他指责儒家的《六经》抑制人性,违背了自然,是离经叛道的学说。

元气自然中的智慧论,是说人是秉承天地元气出生的,一些人吸收的多就聪明,一些人吸收的少就愚钝。更是提出了世间有“太素”这种最初的物质,无处不在有阴有阳,阴阳相汇便形成了万物。
但就是这样一位崇尚自然的哲学家,却认为世间有神仙存在,嵇康认为神仙是秉承了天地间一股特殊元气的人,不是通过修炼能够达到境界,但是通过调养修炼,却是能够活个千八百年的。
生老病死应当是自然的一部分,可神学和自然这种矛盾的思想,却出现在了同一个人的身上。让人不禁想起爱因斯坦将一生奉献于科学,却在人生的最后去研究神学,更留下一句“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让人们为之议论纷纷。
不过这只是嵇康思想当中诸多矛盾的其中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但现实里却是提心吊胆的生活,随时都有掉头的威胁。还有嵇康爱弹《广陵散》,死前也不忘抚上一曲,其中抑扬顿挫的杀伐气氛,和他主张的音乐以和为贵完全是两个极端。

他勇敢地批判现实社会的不妥,却又想着逃去天上当神仙,种种矛盾的性格造就了嵇康的悲剧人生。

养生五道

不过嵇康认为能够长生不老、最不济也能延年益寿的养生哲学,对当今之人也多有益处,即使无法延年益寿,也能避免一些病痛的折磨。关键便是清心自然,少私寡欲,不要被外物缠累心境。

第一点,形神兼养,是指人的精神存于躯壳当中,如果精神烦躁不安,自然身体也会有着相应的影响。例如领导者没有能力又整天垂头丧气,下面的员工自然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第二点,少私寡欲,在如今繁杂的社会上,这一点实在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名利的诱惑、喜怒的随意、声色滋味等等,若是能节制远离这些,不求福报福报自来,不求长寿寿命自延。
第三点,知足常乐,人生同天地相比不过弹指一瞬,一个人天生的富贵贫穷是命,不应该再去奢求什么,应当知足常乐。
第四点,顺心自然,这一点是嵇康针对儒家这种靠给人性定型,以此来维护国家统治所提出的;理论,是说行事顺从初心,不要受到其他人的干涉。
第五点,药物调理,嵇康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间的元气所组成的,合理科学的使用药物调理身体,肯定能够达到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拘泥于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而研究事物的自然之理,便是魏晋玄学最突出的一个特质,而嵇康更是魏晋玄学里的重要人物,上承秦汉黄老之学,下启南北朝玄佛合流的盛况。

参考文献:

《晋书》

《嵇康哲学新论》

《论嵇康的玄学思想》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

微信号|历史典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