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山坪、到桃树窠,今天淘汰了三款马头岩肉桂

《1》

在三坑两涧的这些山场里,最有名的是牛栏坑。

最傲娇的是马头岩。

当然,傲娇的不是马头岩里的地,石头,茶树,而是马头岩里的人。

就是马头岩的山场主人。

再当然,马头岩里的山场主人很多,也并非每个人都傲娇,唯有那么一二三个年轻男生,会比较拽一点。

具体拽在什么地方呢?

比如,身为一个外地人,想喝喝真正的马头岩肉桂,去了马头组的某户人家,遇到了家里的小儿子。

通常会发生如下的对话:

你这是纯正的马肉吗?

是啊,我家的山场就是马头岩的。

你这马肉有什么特点,给我介绍一下呗!

马肉还要什么特点?这就是马肉的味道,你记住就是了!

你这马肉多少钱一斤?

八千块!

便宜点吧?有点贵,我也是第一次买,喝了要是感觉好,还会再来的,就当交个朋友。

不能便宜,马肉就这个价!

。。。。。

然后,这次试茶就这么尴尬地结束了。

去问了莹老师,为什么这位小兄弟这么拽?

莹老师说,他们小时候家里都比较穷,一下子富起来了,难免性格有些急,习惯了就好。现在茶商们都要哄着他们拿货,看点脸色也很正常。你习惯就好。

李麻花说,花钱还要看脸色,哪有这种事?!他要是遇到我,给他胖揍一顿!

我白她一眼,你也不怕手疼!

李麻花一阵懊恼,早知道就跟老爸好好学针灸,认准麻穴,给这嚣张的小子来一针。

。。。。。

这家伙越来越幼稚,我不想再理她。

《2》

其实,抛开个别的小山场主不说,广大的马头岩山场主,尤其是中老年的,有过人生经验和历练的,人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一些与村姑陈同姓的本家,长得又帅,茶也好。

只可惜屡屡机缘不巧合,没有拿到他家的茶,时常引以为憾事。

莹老师一听,呀,你要喝马肉?早说啊,我这里有。

说着从背包里掏出三泡马肉来。

就是那种通用版的包装,没有品牌,没有商标,没有LOGO的,看上去是三无产品,但实际上,真正的好岩茶、从茶农手里出来的岩茶,就是这个样子的。

普通的泡袋,朴素的包装,这就是茶叶最本真的味道。

就像去狮峰寻茶,茶农拿出来的龙井也只是装在一个普通的小罐子里,丝毫没有十大名茶的那种金马玉堂之感。

可见高手都是朴实无华的。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然后,就在这个艳阳高照的午后,福州的气温罕见高达30多度的初冬,穿着短袖,开着空调,泡了它们仨。

没想到越喝,就越晕。

越喝,越觉得悬乎。

《3》

第一泡,据说是开山坪的马肉。

一听是开山坪,李麻花高兴坏了。

每次从天心岩下来,去马头岩,翻那座山的时候,在辛苦登顶的过程中,最渴望看到的就是开山坪。

只要一看到开山坪,那说明这辛苦的翻山之旅就结束了,马上就可以看见马头岩的招牌建筑——道观,并且,即将进入易走的下坡之路。

开山坪是在山顶上,一片平坦之地,阳光充足,日照时间极长,茶叶的品种香异常明显,张扬外放。

那里种的茶树,年份都较长,汤水的稠度是很不错的。

故而,喜欢口感浓烈、喜欢香气高扬的茶友,必定首选是马头岩开山坪肉桂,甚至,还会超过他们对牛栏坑肉桂的喜爱。

像李麻花这种性格激烈的人,在马头岩的诸山场里,最喜欢的,就是开山坪。

SO,一听说是开山坪肉桂,她激动坏了。

然而,那泡肉桂一泡出来,第一冲一揭盖,李麻花高兴不起来了。

太香了。

花香太足了。

第二冲,花香更足了,更馥郁,更奔放,更激烈了,像是怡红院夜宴群芳,什么花都集齐了。

那香得,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春城无处不飞花。

李麻花揭起第三冲的盖子,用力深吸一口气,自言自语,咦,桂皮香呢?

我接过来,细细闻,也发现,桂皮香很弱,很弱,细细幽幽,像是悬丝诊脉的那根细丝,晃晃悠悠,脆弱得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太奇怪了,为什么这款马肉,花香如此张扬,桂皮香却如此内敛。

又喝了两冲,李麻花叫停了。

我问她,你不是最喜欢香气张扬的马肉吗?

她苦笑,这哪里是在喝马肉,这分明是在喝一泡掉进了几根马肉的瑞香!

这款茶,果断淘汰!!

《4》

第二泡马肉,喝的时候忘记称重量了,第一冲冲出来,感觉汤色很深,不是正常新岩茶的橙黄色,而是略带深红的颜色。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泡肉桂的重量超重了。

不是我们平时喝的8克,是8.3克,或者9克。

只有重量超出了正常范围,这茶汤才会呈现出这种吓死人的红色来——仿佛滇红的汤色一样。

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滇红是全发酵茶,发酵程度不一样,汤色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现在它们的汤色居然相似极了,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泡马肉,克重超标了,重量多了,汤色才会更深更浓。

呈现出像红酒一般的汤色来。

看着这深红的茶汤,皱着眉头喝了一口,没办法,演员为了艺术必须献身,茶人为了挑到好茶,牺牲自己的味觉嗅觉,去闻去喝一些自己原本不喜欢的不想喝的茶,也是职业需要。

只是茶汤一入口,就苦到家了。舌面上马上起了一层厚厚的褶子。

揭盖闻香,香气沉郁,迟缓,有浓郁的药香扶摇直上,从盖上袅袅升起,直冲脑门。

好奇怪,铁罗汉有药香是正常的,这是它的品种香。但是,为何,马头岩肉桂也有药香?

烧了沸水继续泡第二冲。

这次汤水更红艳了,仿佛葡萄美酒夜光杯。

很后悔当时急着泡它,没有称过重量,现在也不知道多了多少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泡下去了。

揭盖闻香,第二冲的盖香上,不但药香更浓郁了,居然还多了一股陈香。

是的,列位看官没有看错,是陈香。是白茶里的那种陈香,现在居然新出的马肉里也有陈香了。

这念头一泛起,不由得很惊悚。

把盖子递给李麻花,让她闻。果然,她一闻也皱起了鼻子,我问她,是不是有药香和陈香?

她点头。

我们俩对视一眼,忽然福至心灵,那一刻,我们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答案。

这浓郁的药香,这陈香,其实,都不应该出现在这泡马肉里。

是去年没卖掉的陈年马肉身上带出来的药香与陈香。当这些陈年马肉拼配进了今年的新马肉里,这两种不属于新马肉的气味,便自然而然地跟进来了。

新岩茶与陈年岩茶的拼配,让一款马肉既不鲜,也不爽,更不清,活,就愈发谈不上了。

不是我们喜欢的风格。

不值这个价。

弃选。

《5》

第三款马肉,我们吸取了教训,喝之前,用克秤称过了,确实是8克,才烫碗温杯,投茶入碗,开始冲泡的。

这款马肉的泡袋上,比前两款,多了“特级”二字。

于是,我们对它,多了三分期待。

然而,第一冲冲出来,同样令人大跌眼镜。杂味、焦糖香、发酵香、极淡的桂皮香,交织在盖子上。

在马肉里,有焦糖香发酵香和桂皮香,是很正常的。毕竟它是半发酵茶,是焙过火的茶,有这些气味是必然的。

但杂味,就实在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了。

喝一口茶汤,呀,只一口就让我几乎打翻了茶杯。

那晶莹的茶汤,它居然是酸的!

像加了西梅进去浸泡一样,在花香,酵香,焦糖香和极淡的桂皮香里,酸味冒出得特别明显,让人从舌根酸到舌面,并在回甘里屹立不动。

一款肉桂发酸,这就很不对劲了。是工艺不到位的象征。

用莹老师的话来说,像马头岩肉桂这么好的茶青,做出酸味来,这实在是暴殄天物!!

李麻花一口茶汤含在嘴里,吞又不愿意,吐又不好意思,脸上尴尬极了,犹豫了半天,还是吞下去了。

继续冲第二冲,想观察一下第二冲的汤水里是否还有如此销魂的酸味。

果然,第二冲一揭盖,清淡的酸味便飘了出来。

除此之外,盖子上还出现了浓郁的烟味,极重的烟味,可见这茶,才焙火不久。

然而,才焙火不久的岩茶,不应该是新岩茶吗,但它的桂皮香为何又如此清淡?新岩茶的桂皮香至少应该是香气清锐的才对。

再闻,嗯,药香陈香都浮上来了。跟第二款马肉一样。

答案已经昭然若揭了。

这又是一款新旧拼配的马肉。

因为拼进了老马肉,故而重新焙了火,于是便呈现出这种新旧交替的香气与汤感来——老茶的陈香药香,新茶的花香桂皮香,交织在一起。

而老茶放久了,发了酸,故此第一冲里酸味就如此明显。

兴许三四冲之后,这股酸味会减弱,但是,第一冲便已经让人酸得倒了胃口,又何来耐心继续冲泡下去呢?

只能弃茶!

《6》

喝这三泡马肉的过程,并不美好。

一直处在被虐,推理,得到答案,果断放弃的过程里。

就像一个年轻人,对爱情充满了向往,结果遇到三个异性,展开的三段恋情,都不怎么美好。

最终,伤筋动骨之后,仍是孤单一人。

幸好村姑陈和李麻花,在这么多年试茶选茶的过程中,早已经练就铜皮铁骨,各种劣茶烂茶见得多了,不再大惊小怪。

屡被劣茶折腾,但仍对世界充满希望。

这世上是真有的好马肉的,也是真有的好的马头山场主的。

只是,它和他,姗姗来迟罢了。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