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房子为什么没到一万间?全因朱棣做了一个怪梦,上天怪罪了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有史以来,故宫的房间数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外界众说纷纭,有人说是9999间,还有人觉得是9999外加半间,持第三种观点的则认为,故宫房间超过了一万间。今天,咱们不妨亲自来了解一下真相。

先来澄清一下半间之说:从古代传统的建造工艺上看,房屋一般都是按照“四柱一间”设计。整体建筑皆为木结构,顶部大件是梁、柱等作为支撑点,为整体建筑的骨架。大致轮廓安装完毕后,会进行砖石砌入,填充空隙。主体构造完工后,便可进行门窗、修饰物的安装工作,至此,工程便可进入尾声。

古代的一间是取四柱中间的区域,即是说:四根柱子所形成的四边形区域,则为一间。虽说这种房间有大有小,但是,基础完整是首要,不可能存在半间之说。整个故宫的房屋并不仅仅只是宫殿,还包括各处堂、斋、轩、阁等处,它们的规划设计基本相似,都是按照“四柱一间”来统计房屋数量。

无论是规模庞大的几座大殿,还是分散各处的堂、斋、轩、阁,皆按照规定的开间数量与进深规划设计。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发挥每座大殿不同的职能,比如:故宫最大的一座宫殿太和殿,它整体结构中,使用了72根柱子,面阔11间,进深5间,总共房间数为55间。与之相比,内廷的储秀宫则显得秀珍了许多,面阔仅有5间,进深2间,总共房间数仅10间。

《故宫丛谈》记载:1972年,国内一些建筑专家曾进行过实地调查,将整个故宫内的所有建筑皆统计一遍,得出宫殿、楼堂约980座,房屋共8707间的数据,这显然与外界盛传的9999相差甚大,同时,也否决了这种传言。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据历史记载,早前故宫房屋达到上万间,后来因大火、年久朽坏、倒塌等各种原因,使得一些房屋消失,目前房屋数量一直稳定在八千间左右。对于世人盛传的半间房,一直以来,人们也在寻找。既然有所传言,人们便相信不是空穴来风,直到发现了文渊阁。

当您在故宫游览的时候,可以到景运门那里,站定望向南边,便可看到一处院墙,院墙里面的绿色琉璃瓦建筑,就是文渊阁。文渊阁是清朝存放《四库全书》的地方,从一侧上到楼阁西边,便可以发现一处房间。

此房间在外面看起来,与其他大殿中的房间明显不同,显然要小的多。其虽有两柱,但之间距离并非一丈,而是五尺,如此小的距离,很难称之为房间,这便就有了故宫“半间房”的称呼。以上为官方说法,对于“半间房”,民间也有两种不同的传闻

第一种传闻出现在刚修皇宫的时候,如此浩大且意义非凡的工程,不仅要选择吉日动工,更要在房间数量上讲究一番。起初,永乐皇帝想把宫殿的房间定为一万间,寓意为“万寿无疆”、“万事如意”,这样更能体现出皇家风采。

然而,在临近规划前,永乐皇帝却做了一个梦,他梦到自己到了天宫,进了凌霄殿,玉皇大帝高高在座,甚是威严。不待他说话,那玉皇大帝便开口道:“我这天宫的房屋尚且只有一万间,你这人间的宫殿又怎能与天宫并齐?”

之后,永乐皇帝不敢违抗玉帝命令,但心里又不是很服气,觉得减去太少,有失皇家身份,便命人少建半间就行,至此,这便有了故宫“半间房”。

第二种传闻则是,永乐七年,明成祖以北京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这也证明朱棣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之后,在皇宫兴建时,朱棣命刘伯温负责此事。

永乐皇帝下令,整座皇宫必须房屋达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刘伯温应允。接下命令后,他前往全国各地采购需要用到的材料,同时,还征召了许多民夫。在这期间,他目睹了底层百姓的艰苦生活,感觉民间如此疾苦,朝廷却还在耗费巨资兴建宫殿,实在是有些浪费。

于是,他偷偷修改了皇宫规划设计图,将里面关于房屋的规划去除部分,这样一来,皇宫就少了几百间房屋,省下不少银两。反正,刘伯温认为,皇宫几千间房屋,少了几百间也不会被发现,皇帝肯定不会挨个去数。

果然,在完工后,刘伯温向皇帝汇报:紫禁城房屋总数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永乐皇帝对此深信不疑,这便就有了之后的“半间房”传说。当然,我们都知道刘伯温是朱元璋时期的谋臣,之后更是死于朱元璋之手。

在朱棣迁都北京的时候,刘伯温的尸骨怕都腐烂了,所以,说刘伯温负责建造紫禁城简直是太可笑了。这里,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可靠呢?

参考资料:

『《故宫丛谈》、《周礼·考工记》、《故宫的文渊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