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只有25%的企业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只有7%的企业转型成效显著,虽然各行各业都有领军企业走在数字化转型的前列,但是更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中国企业面临历史的发展机遇,如何进行数字化管理,应对更加开放的市场竞争,是充满挑战的课题。
市场变化
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随着中国产业能力的提升,商品或服务已充分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2019年中国人均GDP达为1.03万美元,即将成为经济层面的发达国家(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DP1.26万美元),随着人民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变化,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选择将更加注重品牌、品质。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和快速迭代,需要更为灵活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企业管理方式去实现对接。
市场竞争生态的复杂化
企业的竞争对手从传统的同行,已经延伸到跨界竞争、生态圈的竞争和共生,面临市场、资源、人才等的不确定性竞争和组合方式。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面对,需要更加快速的决策和调整,精细化运营充满挑战。
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意味着对供需的连接、反馈和服务的信息流进行高效、准确和快速的管理;数字化管理能满足时代背景下的多元化个性需求和市场多变挑战的企业管理需要。常规看法: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统计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目标的管理活动。数字化从本质上看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在常规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数字化管理是以数字(信息)为决策因子,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决策,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益)的目的。数字化管理的核心思维是建立决策因素模型和快速迭代提升管理的效率(时间和经济效益的优化)。我们通过国内企业数字化管理不断尝试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和理解数字化管理的应用。很多企业将行政办公的审批流搬到线上(目前的主流办公OA软件)就认为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其实办公软件只是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主要提高了办公的审批效率,实现了时间维度的效率提升。从科学管理、决策和组织绩效角度来看,数字化还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并不会组织带来飞跃式的提升。从实际效果和数字化管理来看,还远远算不上数字化管理。有部分优秀的企业实现了OA办公,还实现了流程信息化和数据化。在市场上,以企业引进OA与信息化系统(SAP、用友等)结合为主,实现了从采购、仓库管理、生产领用、生产及销售订单管理等管理活动的信息化,并成进行数据呈现。从市场主流应用来说实现了内部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化。还有部分优秀的企业链接了部分外部上下游并入系统运行。实现了业务流信息化,数据呈现及时化,并能形成数据和报表;但数据整合和应用还处在初步阶段,数据更加丰富和多元,但没有产生因果或关联关系的应用。实现数据报表呈现,为决策提供参考,从本质上讲是将原来通过滞后的市场、生产、财务等数据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时间提前了。把原来分散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了集成(很多企业这一步也没有达到),但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与经营管理的关系并没有进行耦合,没有实现数据的数字化管理。
要实现数字化管理,还需要在信息与数据集成的基础上,将企业的管理逻辑和决策模型贯穿到信息化系统里面,形成决策信息参考,甚至直接实现系统决策;数字化管理一定是迭代和变化的。
例:公司A以社区卖菜为主营业务,开设有社区门店50家。
OA化和初步信息化(第一年2家门店)
后台:老板、采购、财务、行政人事
办公OA化,行政审批流信息化。如店员采购商品审批(线上)-采购和财务审批(线上)-资金到位-店员去购买(线下)-完成售卖(线下)-财务每天做账(单独系统)-每天报表。数据和信息报表仍采用传统的财务做账系统,月底出报表。管理基本靠人,决策主要靠经验。主要为资金流的反馈,货品管理靠经验,停留在物品流转闭环(进出平衡)。OA配合运营的初级信息化,没有解决决策效率、质量的问题,更不能为一线员工赋能,所以企业经营效率提升并不明显。
第二阶段(第二年50家门店)
后台:老板、财务、行政人事
数字化管理:
自动订单:包含货品和价格,生成每个店的预算数据;并接入售卖反馈,自动评估货品成本与店门存货(当天没卖完以一定的价格进行折算价格,时间超过两天可以计为0残值)。分项供货单:直接到达供应商,以店为单位形成分装;以分布进行物流线路规划(分装箱标准化,可以直接上货,降低分装损耗)。售卖(微信或支付宝):货品售卖按照品名及重量进行出货,实时反馈库存至中转仓库(按照数据反馈追加配送)1) 顾客订单货品、数量、时间规律、支付信息,构成顾客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评估。
2) 货品到店与售卖损耗、货品动销时间(可以精准到小时)、货品库存。
(2) 数字化管理体现:
1) 消费者预期行为形成中转仓库备货数据
2) 消费者线上订单和店面订单(数据自动生成订单+店员修正)
3) 物流和配送时间和路线优化
4) 实时动态货品按照出库时间,动态价格,当天售完。
5) 中转仓到家服务
6) 实时动态销售动销数据,中转仓补货
7) 当日实时报表数据及异常提醒(如损耗超过标准、动销低于常规水平)
8) 数字化决策量化:损益、效率、周转异常等,甚至根据企业决策模型,直接弹出决策建议。
数字化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生产(服务)效率或者质量。数字化管理是战略性工作,也是一个长期行为,管理层必须要具备数字化思维,站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基于企业的资源、管理水平分阶段进行推进,以免建立了各类信息系统后,难以进行整合,而达不到数字化管理的效果。数字化管理实际是管理的延伸,数字化管理是赋能管理。数字化管理要产生实际效果,除了信息建设外,更重要是管理升维,没有商业模式和深度运营的思考,数字化就是空中楼阁,劳民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