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创伤』跟骨关节内骨折:外侧入路ORIF手术全过程
体位及术前准备
可选择全麻、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麻醉; 侧卧位,骨突部垫软垫保护,患肢在后,健侧在前; 患侧大腿根部上止血带。
切口体表投影
手术入路
骨折的复位与内固定
将剥离子插入“原发骨折线”即跟骨结节骨块与载距突骨块之间,向下、向内撬拨跟骨结节骨块,恢复跟骨结节骨块与载距突骨块的位置。
也可以在跟骨结节骨块,从外向内置入一枚粗的克氏针或Schanz螺钉,作为摇杆,向后、向下牵引恢复跟骨长度,同时可以矫正跟骨的内翻畸形。
注意跟骨轴线:去侧卧位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跟骨倾向于发生内翻,因此在复位和固定时一定要时刻留意跟骨的轴线,预防并及时纠结跟骨内翻。
注意跟骨的宽度:透视跟骨轴位,观察内侧壁复位情况,同时在轴位上,可以观察到跟骨的宽度,如果跟骨的宽度增加,往往意味着跟骨的长度尚未完全恢复。
距下后关节面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先复位跟骨内壁骨折,然后再进行关节面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对SandersⅡ型骨折,可以用剥离子向上撬拨,抬起被压缩的关节面,将关节面骨块同载距突骨块恢复正常解剖关系,克氏针临时固定。 对SandersⅢ型骨折及以上烈性的骨折采取从内向外复位的顺序,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块,没复位一层,斜行置入克氏针临时固定,在完成最终复位后,置入2枚克氏针穿过所有的关节面骨块,完成复位。
如果固定于载距突较为困难,也可用克氏针将复位的骨块临时固定于距骨;
采用Broden位透视,确定后关节的复位情况。
前方关节面的复位与固定:
注意恢复Gissane角重建前后跟骨骨折块的关系,若其他骨折块复位良好,该步骤将较为容易。
透视侧位,确定Gissane角已经恢复。
外侧骨折片的复位和固定:
根据骨折压缩、骨质缺损情况决定是否植骨;
最终将外侧骨折片覆盖于其他骨折片上,该骨块的复位和固定靠跟骨钢板的压迫作用完成。
在最终固定钱,应在册透视,确定跟骨的高度、长度、宽度以及力线均已恢复。
尽管根据钢板的外形各不相同,但设计理念基本一致,都是将螺钉置于骨小梁密度较高的区域,并通过压迫作用固定外侧壁骨块,同时跟骨钢板采用薄型设计,避免医源性增加跟骨的宽度。
跟骨锁定钢板,用于固定粉碎性跟骨骨折和骨质疏松性跟骨骨折;
固定的要点是应将螺钉尽量置于骨小梁致密区域,包括:载距突、距跟后关节软骨下骨、Gissane角下方、跟骨前外侧、跟骰关节软骨下骨等部位。
跟骨内侧有神经及血管走行,特别是跟骨前侧及距下关节以下的部分,螺钉若过长,则有可能损伤胫神经、血管,甚至踇长屈肌腱,钻孔置入螺钉时应用另一只手在对侧仔细触摸,或应用透视确定螺钉长度。
切口关闭
高能量损伤造成的跟骨骨折,可能伴有腓骨肌腱支持带的断裂,从而造成腓骨肌腱半脱位甚至脱位至腓骨前方;
术前通过查体,CT品股可以帮助诊断、术中完成跟骨固定后,应再度检查是否合并该损伤;
当跟骨外侧壁解剖复位以后,腓骨下离的结构随之恢复,利用腓骨肌腱复位; 咋切口的垂直部,向近端分离出腓骨长短肌肌腱,注意分离时保护腓肠神经,不要破坏皮瓣的完整性; 将肌腱复位与腓骨沟内,使用铆钉修复至少一处支持带的解剖结构。
注意引流管端应该置于跟骨外侧,L形皮瓣下方,避免皮瓣下积液导致皮瓣漂浮、坏死。 引流管自小腿肌肉软组织稍丰满处穿出皮肤,通常自切口近端腓骨后方另取一出口戳出,切勿将引流管自L形切口尖端引出
引流管接负压瓶,保持负压引流。
皮下组织应用可吸收缝线缝合。有文献报道,皮下缝合时应用单股可吸收缝线较编织缝线在降解时反应略小。 自垂直和水平部分的两端开始向中间间断缝合,此时先不打结,可以通过调整针距使L型皮瓣顶角皮下无张力; 自两边至皮瓣顶角,完成所有缝合后自两端向中央顺次打结,这样可保证每一针缝的结实; 对于皮肤表层的缝合,有的学者推荐使用连续皮内缝合。
跟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出现伤口裂开或皮缘坏死时,负压吸引治疗(VSD)利于创面愈合; Stannard等的研究表明,术后伤口负压吸引治疗作为常规手段,可加快伤口愈合并且解决术后的血肿问题。 负压治疗可以吸除血液、渗出液和组织间液,去除炎性因子和潜在的感染源,并且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对于开放骨折,在术后即可应用伤口负压治疗,能有效减少术后伤口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