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终前留下一首奇诗,暗含大道理,一般人只能读懂前3句
诗的作者大家都比较熟悉,他就是苏轼,号东坡。苏轼的生平大部分人都很了解,但我们还是简单介绍下这首诗创作的背景:苏轼先后娶了王弗、王闰之为妻,生下4个儿子,小儿子早夭,另外三个分别是苏迈、苏迨、苏过。
所以,苏过从小就陪着父亲到处漂泊,目睹了父亲遭受的冷眼,也看过父亲因为衣食不足亲自下地种菜的样子。甚至苏轼被贬到海南,也是苏过陪在身边照顾。苏轼临终前非常担心儿子,所以特意手书了一首诗提醒他。
提醒什么呢?不妨先看看诗的内容。这首诗标题是《庐山烟雨》,也叫《观潮》,虽然看起来只是普通的七言绝句,实际却属于一道偈子: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
在这里先说一下,所谓偈子,也叫偈颂、偈诗,佛门中人常常用这样的句子来阐释佛理,比如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属于偈子。很多高僧会在圆寂前将自己悟到的东西以偈子的形式留下来,供后人参悟学习。
先来讲讲前面三句诗。“庐山烟雨”和浙江“钱塘江大潮”都是天下闻名的美景,烟雨神秘朦胧,大潮宏伟壮观,每个人都想去见识一番。当你还没见到的时候,总是心里痒痒,忍不住去想象它到底是什么样子;
可是回过头来,你仔细思考一下这番心路历程,就会恍然大悟,庐山烟雨还是原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汐也还是原来的浙江潮汐,它们并没有变化,变的只是你的心态。当你把心态放平了,它们依然以本相存在于那里,可你的心却由物入悟,体会到了禅的意境。
“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就是入禅了悟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是执着现实;第二重是陷入虚无迷惘;第三重是彻悟不计较真实虚妄,平静待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