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颜勤礼碑》笔法技法分析(建议收藏)

弘扬鲁公精神,学习颜体书法

·

《颜勤礼碑》简介

《颜勤礼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颜勤礼碑》在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麻姑仙坛记》则在宽博中见空灵洞达之韵度,堪称颜楷的双峰并峙。此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元明时被埋入土中, 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其后“故”字下泐。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No.1

对笔的控制方法

在《颜勤礼碑》作品中,颜真卿通过在钩、戈底部运笔稍作提顿, 再提钩展现“挑踢”之意。《颜勤礼碑》的雍容平稳正得益于运笔之中锋, 中锋强调“腕平掌虚。笔力管直,令笔锋常在点画中行”。傅抱石曾说:“中锋是指握笔与纸面成九十度直角运笔,笔尖在所画线条的中央,”中锋用笔主要靠提按来调整笔毫,也可借助于指掌的微动来辅助。《颜勤礼碑》用笔中还有一个重要起笔方式就是逆锋。唐代徐浩《论书》云:“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由此可见,颜真卿作为盛唐书家,必将特别强调藏锋、逆势,以求点画的力度。所以无论是中锋用笔还是逆锋用笔都需要靠手腕动作完成。根据这些分析,尚可总结颜真卿书写楷书时对笔的控制状态。

No.2

笔锋的运动状态

笔锋在纸面运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笔锋的空间运动形式与时间运动形式,笔锋的空间运动形式即是运笔的方向、行笔的路径、笔锋在空间中的变化,又包括平动、提按、使转等,《颜勤礼碑》中非常有自己的笔锋运动特色,在字的转折处,多以使转之法,提笔暗过。即或有折笔动作,也是提笔转向,笔锋内敛,不使露骨。尤其是捺画入笔稍轻,逆入后调笔翻转,顺势折下行笔,波尾重按后骤然提笔出锋,一波三折,力透纸背,行笔间停顿节奏变化明显。

No.3

笔画的形态表现

颜真卿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说道:“每一平画,皆须纵 横有象;直着必纵之,不令邪曲;间不容光;筑锋下笔,皆令宛成, 不令其疏;末以成画,使其锋健;趯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 媚;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牵掣为撇,决意挫锋, 使不能怯滞,令险峻而成,以谓而决。”颜真卿楷书笔画的雄强之美, 历来受到各路书家好评,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段》中说:“点如坠石, 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 未有如公者也。”他们对颜真卿楷书的笔画形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在笔法特色成熟的《颜勤礼碑》中,对各类笔画作详细分析。

(一)颜真卿楷书中的侧点肥硕,如“小”,行笔中挫笔两次, 因而有棱角,一般呈四边形较多;垂点如“六”字,上尖下圆,角度 右侧,左右两边呈弧形状,形体为垂露状;竖点如“郎”写法同竖画 一样,上宽下尖,呈三角形状;长点如“不”写法同侧点。但体形加长, 显得稳重。

(二)横画也会有多种多样的变化,长横线如“安”条窄而细, 方起圆收,收笔前有较大的顿挫感,末尾形成硕大的椭圆点,该椭圆 点也是颜真卿楷书笔法中的独门特色。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增强了颜 真卿楷书的厚重感;短横如“作”字运笔相对自由,一般情况下圆起 圆收,形体圆润;细腰横如“十”字中段细而不枯,长而不呆;弧横 如“著”极具扩张力,形态变异,丰富了笔画多样的形式。

(三)颜楷中的竖画形态、笔法各不相同,主要分为垂露竖、悬 针竖两种,如“隋”“都”两字,两种竖画粗重而稳实,粗而不肥。运笔为逆锋方起,垂露竖回锋收笔,悬针竖顺锋收笔;短竖如“士” 的写法同长竖一样,但是形体更加灵动;弧竖如“直”的两竖分为左弧和右弧,左边竖为左弧,右边竖为右弧,是体现颜真卿楷书字形“宽博”的重要表现手法。

(四)《颜勤礼碑》中的斜撇、竖撇潇洒痛快,如“尤”“月” 力到笔尖,虽然撇画相对于捺画来说较细,但丝毫没有掩盖撇画锋利 如刀刃的特点,斜撇大多形状偏直,用笔果断爽快;短撇如“侍”稳重、 坚实,笔画粗重;平撇笔画较细,如“秊”及其显得轻灵,是颜真卿 楷书宽博厚重中的活泼点缀,使颜真卿的楷书增添灵动色彩;还有一 种特殊的撇画是回锋撇,如“盛”,但是由于线条加粗,体量不减, 这充分体现了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强的风格特点。

(五)捺画最基本常见可分为弧捺和平捺,如“文”“道”两字, 这两种捺画运笔有力,一波三折,蚕头燕尾,弧捺藏锋起笔,右下铺毫行笔,波折取势强烈,收笔重按出锋,捺角课略微上翘。平捺取势 平缓,多用于字的底部,对上部有承托之势,极其具有夸张性;侧捺 挺拔有力,如“以”线条粗重,体现了颜真卿楷书“撇轻捺重”的特点。

(六)横折如“曾”一般具有横细竖粗的特点,行笔至折处,提 笔转向另下,一般都有提肩,特显颜楷的厚重气派;竖折如“山”行 笔至折处提笔转向,不折不顿,自然天成;撇折如“始”字,特点即 撇粗折细,至折处提笔另下;走之折如“道”字写作两点,中有牵丝 映带,笔画轻重分明而又率意自然。

(七)竖钩如“授”的竖画挺拔,驻笔、挫笔后左出锋成钩,钩 左有凹心,出钩锐利;横钩如“安”的横画较细,顿笔、挫笔后左下 方出锋成钩,钩下方有凹心,出锋尖锐;斜钩如“盛”的斜画长而有力度, 挫笔出锋,向上出钩,钩右有凹心,极显线条的气势;竖弯钩如“光” 的竖弯笔画圆转,挫笔向上出钩,钩成鹅头状,有强烈的装饰性和夸 张性,是《颜勤礼碑》作品中重要的特征之一。颜真卿书法具有变古创新的笔法,用笔提按鲜明,变化幅度大。提锋时轻细如游丝,按锋时厚重如坠石,使每个楷书字都具有强劲的 笔力和厚度,给观赏者以浮雕般的立体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