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5%的食管癌在中国,这4种危险习惯你还不改?

这是本公众号的第 1253 次推送

本文共 1800 字   阅读约需 3 分钟

  我国食道癌高发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18年全球癌症报告」显示,2018年有57.2万人新诊断为食管癌,同时有50.9万人死于食管癌。其中,食管癌患者以东亚地区最为多见。
根据WHO数据,中国是食管癌发病大国,新发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人数占全球的55%左右。
食管癌成为仅次于胃癌,导致中国人因为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
患病人数多当然和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关系,但我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产生了很大影响。
  4种危险习惯
|  吃得太烫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发布过一项对于咖啡、马黛茶与过热饮品的致癌性评估结果,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附属的《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发布了这项评估报告。
在这次评估中,温度超过65℃的过烫饮品被列入2A类致癌物名单。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负责人Christopher Wild称,“研究结果表明喝过热饮品可能是引发食管癌的一个因素,原因在于温度,而与饮料本身的类型关联不大。”。
食管黏膜脆弱娇嫩,正常耐受温度为40℃~50℃,一旦超过65℃ 就很容易会被烫伤。
长期喝烫水吃烫食会让食道黏膜在不断的热刺激下反复损伤 、变性 、坏死和增生,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增多,进而可能诱发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于过热的饮品,应放凉一点再喝。
爱喝热水、喝热汤、吃火锅、吃生滚粥的朋友尤其应当注意。
|  吃得太快、太硬
细嚼慢咽是一个好习惯,但很多人没有。
不少朋友在上学时都有「限时吃饭」的经历,这个经历的影响可能持续到我们上大学、工作都没法摆脱,再加上生活节奏加快,我们吃饭的速度似乎越来越快。
哪怕一顿饭吃了很长时间,但大部分时间都手持手机,并没有把心思用在“好好吃饭”上。
而2018年的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人群进食快者的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是吃饭慢的人的2.5倍! [2]
食物没有被充分咀嚼就粗糙下咽会导致食管黏膜的机械性磨损,增加食管炎风险,慢性炎症可以增加DNA改变,增加癌症风险。
特别提醒虹吸式进食和爱吃煎饼、烧饼等比较坚硬的食物的朋友注意这一点。
|  吃得重口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发表的食道癌饮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发现,腌制饮食 、辛辣饮食 、高盐饮食 、油炸饮食 、霉变饮食这些“重口味”的饮食偏好都是食道癌发病的危险因素。[3]
腊鱼腊肉中的亚硝胺、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臭豆腐炸面圈中的杂环胺和多环芳烃都会悄悄增加致癌的风险。(其实相比之下亚硝酸盐根本不算啥)
至于高盐饮食与辛辣食物也与食道癌相关可能是因为增加了食管受不良刺激的机会。[3]
吃火锅烧烤麻辣烫一时满足,留下消化系统痛苦地呜咽……
|  抽烟喝酒
重度饮酒和吸烟在食管癌的发生中有重要影响,[4] 是诱发食管癌的危险因素。[5][6]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吸烟和食道癌的关系,我原先工作的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的一篇论文总结:吸烟者患鳞状食道癌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 5 倍,而严重吸烟者高出近10倍。[7]
酒容易刺激易使食管黏膜损伤,度数含量越高 ,食管黏膜变性越明显 ,长期酗酒可能导致食管癌变 。
同时吸烟、酗酒,发生食管癌的几率更高。四川省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抽烟又喝酒的人患食管癌的概率将会是同龄人的8.86倍。[5]
   怎样改善? 
1. 给爱喝热水的长辈买一个可以恒温的热水壶和水杯。我在家里会用一个原本打奶泡用的单层不锈钢杯给老婆孩子倒温水、冲奶粉,这样水杯拿在手里时就知道温度了。
2. 出于便捷和保险起见,食物放进嘴里前把食物贴在嘴唇上感受一下,嘴唇觉得不烫了再吃下去(当然不能是刚出锅的,注意别烫伤嘴唇)。
3. 吃火锅时不要捞起食物立马就吃,蘸完味碟再等三五秒。
4. 能少吃一口盐,就少吃一口,宁淡勿咸,吃不下就当减肥了,饿了自然会吃的。
5. 放慢吃饭速度,尽量吃饭时不玩手机,比如一顿饭至少专心吃20分钟左右。
6. 偏硬的食物一定要充分咀嚼,不要狼吞虎咽。
7. 多吃蔬菜水果 、豆类及豆制品等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2]
工作忙碌的人经常会因为想不起和怕麻烦水果吃不够,除了提高重视程度,可以买一些易于保存的水果在经常出没的地方囤着,并设置一个闹钟提醒自己 :今天水果还没吃。
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我会经常提醒大家的。
8. 把外卖软件里以熏烤炸为主的店点一遍「不感兴趣」,之后看到的机会就会变少,说不定看不见就不想吃了。
9. 新鲜蔬菜买回来懒得做可以直接水煮一下,配上低盐无脂无糖的酱拌一拌,亲测味道不错。
10. 戒烟限酒,虽然这一条能做到的人不用看,需要看的人很难做到,但还是希望大家认识到它们的危害性。
赶快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学习后就可以互相提醒改善啦!(顺便问问长辈们喜欢什么款式的恒温水壶和水杯吧~)

参考资料: (2020.2.2)

[1]Malhotra, G. K.; Yanala, U.; Ravipati, A.; Follet, M.; Vijayakumar, M.; Are, C. Global trends in esophageal cancer. J. Surg. Oncol. 2017, 115, 564–579, doi:10.1002/jso.24592.

[2] 吕全军,崔晗,田亚兰,李倩文,薄亚聪,朱艺伟,游杰,崔玲玲.中国人群进食快对食管癌发病影响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04):584-588.

[3] 冉进军,韩乐飞,杨晓妍,齐鸿超,杨帆,廖欣怡,刘巧兰.食管癌危险饮食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06):644-647.

[4].Matejcic, M., M. J. Gunter, and P. Ferrari. 2017. Alcohol metabolism and oesophage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Carcinogenesis 38: 859-872.

[5]Yang, C.; Wang, H.; Wang, Z.; Du, H.; Tao, D.; Mu, X.; Chen, H.; Lei, Y.; Matsuo, K.; Tajima, K. Risk Factors for Esophageal Cancer : a Case-control Study in South-western China. Asian Pacific J. Cancer Prev. 2005, 6, 48–53.

[6]食管癌. 默沙东诊疗手册

[7]李鹏,张娜娜,张澍田.吸烟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0):1668-166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