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个不孝子孙破了朱元璋太监不许读书的规矩,害惨了明朝?

大明祖制,“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大明还有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

然,所谓祖制,其实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工具。当现任皇帝需要用它时,重如泰山;若不要用它时,弃之敝履。谁叫祖制也是人定的且并非形成条文的律法呢——再说,权力掌于皇帝一人之时,就算是律法,又岂会当回事?约束他人而已。

于是,大明朝太监还是干政了,这一切,都从篡位的永乐皇帝朱棣开始。清人在《明史》里写到,“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朝也不是没有好太监,“虽间有贤者,如怀恩、李芳、陈矩辈,然利一而害百也”,也就是说,清朝人认为,明朝太监,百害也有一利,可,仅仅一利而已,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是在祸害人间。

又是哪个不孝子孙破了朱元璋不许太监读书的规矩,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呢?

他是明宣宗朱瞻基。他命令大学士陈山创建了内书堂,给太监们开起了补习班。

或许,每个太监心里都藏着成为九千岁、指点江山、斥责群臣的大明梦,但他们一定想着一步登天就好了,千万不要被先选到内书堂读书,最后才能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再成五千岁、八千岁……因为,内书堂,真是太监们的噩梦!

当然,能被选进去,也是种荣誉。这些十岁左右的小太监要拜孔子,送“白蜡手帕龙挂香”给老师做见面礼,仿佛他们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般。而且,放学排队出门之时,其它衙门的官员碰到他们,都要“拱手端立让过”。就算是他们的老大,司礼太监见了,也得如此——谁叫他们现在是圣人的学生呢,将来要成文曲星的呀!

(大明王朝1566 里正在看书的大太监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既有如此好的待遇,为何又是噩梦呢?

原来,规矩太严了,简直是虐待啊!

课文背不过,大家都有过吧?字没写端正,大家也有过吧?在书上乱涂乱画,大家最在行吧?还有各种各样的错,讲小话啊、递纸条啊,大家也没少做吧?

若读书的太监做了这些事,会如何?

轻者用戒尺打手板,重一点则在孔子像前罚跪……

有人忍不住要说了,这不算啥呀?

好吧,你敢不敢再重点?

再重,揪着你耳朵扯到圣人像前,先站直,再弯腰,用双手抓住双脚尖,就那样弓着。可不是数到一百这么简单哦——起码得半柱香时间。

有兴趣的朋友现在就可以试试,半柱香要燃多久,你又能弯多久。膝还不能弯哦,大小腿不直,戒尺“乱打如雨”……

可怜的太监啊……

更有甚者,小太监们若得罪了人,那人就会送老师点东西,“借公法以报私怨”,还不准掉眼泪,打落牙齿吞肚里。

想想万历皇帝被张居正管得太严,掌权之后是如何报复的吧?这些小太监将来若掌了权,还不得心理变态?

说来也搞笑,明宣宗是明朝第六位皇帝(算上由南明朱由崧追认为明兴宗的懿文太子朱标),他让太监开始读书;而且,这个传统,还在清朝传了几十年,直到——

乾隆,也就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在某个夜间突然醒悟,这样搞,不行啊——

于是他下令,“内监职在供给使令,但使教之略知字体,何必选派科目人员与讲文义”,太监本来是做粗活的,认识几个字就行了,还派老师?还之乎者也?太看得起他们了吧?

(走向共和 里的李莲英和小德张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然,他的最终目的,乃是不想重蹈明朝太监弄权、结交大臣、欺骗皇帝的覆辙。

诚如《明史》所言,太监“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尾大不掉,受害最深的,还是老百姓。

因而,从这个方面来说,清朝的太监比起明朝,日子真是轻松得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