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冷淡的90后,没救了”
你有没有感觉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性冷淡”了。
上周去参加一个微信群的线下聚会。
几个年轻人围坐在桌子前,却自动自觉保持一个身位的距离。大家都低头玩着手机,屏幕的光一闪一闪地打在脸上。
我悄悄撇了一眼旁边的男孩,发现他在把应用程序开了又关,开了又关。
谁也不肯开口说话。
那些在群里聊得火热的年轻人,此刻彷佛天涯海角的陌生人。
就好像,大家都在用冷淡把自己包裹起来,与全世界保持距离。
观察一下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发现“性冷淡”真的成了常态。
一到周末就只想宅在家里,靠外卖和快递生存;
口头上喊着要脱单,却不敢去认识新的异性;
和朋友约好的聚会,一听有不熟的人,马上就打退堂鼓;
万不得已到了社交场合,就摆出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姿态。
不社交,不恋爱,不出门。用高冷来伪装自己,用忙碌来逃避现实。
好像把自己关起来,与世界隔绝,才会觉得更安心一点。
在微博上逛了一圈,发现了很多活成“性冷淡”的年轻人:
@十一点不睡
“下班后就是自己一个人的世界
整整一个月,晚上7点,到早上8点,没跟人说过话。
即便有人找,也是暂时放着不理,想着待会打回去
结果,也没有然后……”
@鬼鬼4109
“没存款没对象,不恋爱也不社交。
不想打扰任何人,也害怕任何人打扰我。”
@花花成
“不想跟别人联系,懒得维护关系!
能打字,从不发语音!”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感同身受。
毕竟一个人遗世独立地生活,既自由,又不麻烦,多好。
“性冷淡”就像一副盔甲,替我们抵挡现实捶打。
但活在盔甲下的我们,真的就快乐吗?
朋友阿辉,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上学时,他曾经认真地喜欢过一个女孩。
他总是在上课时,挑一个与女孩不远不近的位置;女孩发的每一条朋友圈,他都倒背如流;默默写下很多封情书,又悄悄地扔掉。
但在女孩面前,他总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他说,“我的直觉告诉我,她不会喜欢我的。”
所以每当要迈出那一步的时候,他总是犹豫,然后无声无息地,后退半步。
直到女孩恋爱了,男主角不是他。这才后悔莫及,在一场深夜酒局里,把自己灌了个大醉。
这时他才明白:很多故事啊,你不主动就永远不会开始。
而一次错过,很可能就是永远。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回避型依恋”。
说的就是缺乏安全感,习惯把自己包裹起来,既渴求爱,又恐惧失去的痛苦。
基本上所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内心戏都是类似的:
遇见爱之后,不是欣喜,而是惶恐不安。
表面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但事实上,他们比谁都要脆弱和敏感。
听歌的时候,私人FM推送了一首石白其的《无期》,热评第一是这样一段话:
“我真的很垃圾,看别人谈恋爱觉得特别甜特别羡慕,但是一轮到自己就立马算了,因为我知道我这个人太容易陷进一段感情,完全被喜欢的人牵动喜怒哀乐,那种感觉太差劲了,所以还是一个人更安全。你们务必幸福啊,我就不冒险了。”
我们都有过这种感受吧,其实心里早就翻江倒海,却装作一脸平静。
在别人眼里,这叫高冷,佛系,无欲无求。
但只有自己知道,这不是冷漠,不是社交恐惧症,更不是不喜欢。
其实啊,就是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受伤,害怕失望。
所以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找寻一丝若即若离的安全感。
没有门的房间,是很安全。
但就像顾城在《避免》中写的: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看见它
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在我们将世界拒之门外的时候,有多少美好正擦肩而过。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成年人的真实写照”,其中一条高赞回答这样写道:
心未老,头已白;眼未花,泪已无。
食不缺,品无味;时间少,事无尽。
上有老,不能常伴左右;下有小,无法伴其成长。
中有妻,无心好言三句;外有友,不能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