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回音室”的人,正在丧失思考能力

在开始谈“回音室效应”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三个情景。

当我们打开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上面推荐的是我们上次为之停留过的商品;

当我们打开百度、微博等信息平台,呈现在映入眼球的是我们之前浏览过的同类型的内容;

当我们打开手机,给我们弹出来的往往也是我们浏览过的资讯,视频等。

没错,这就是“投你所好式”的推送。所有这些的后面,都有着高精度的算法。

那么,这种现象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信息的回音壁一一回音室效应。

回音室效应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Cass R.Sustein)提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

请看上面的这张图,当我们周围所有的人都在谈一件事情,而且看法都高度一致时,我们往往也会赞同他们的看法,并在大脑中记住这样的事实:这就是事情的真相,这是得到人们公认的。

“回音室效应”更侧重在网络技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给人们打造出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声室”。

其实这一概念并不新鲜,早在1995年,比尔·盖茨就曾预言:在未来世界,量身定制的信息将自然增加,每个人都可以编排一份完全符合自己兴趣的“日报”。而在次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学者尼葛洛庞帝也预言了个性化定制的“我的日报”(The Daily Me)即将出现。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看到的东西,也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每天都在“被迫”看自己感兴趣的资讯,我们以为,我们看到的就是事实。

殊不知,我们看到的很多都是经过加工、裁剪过的内容,这些同样也是很多自媒体作者想告诉你的“事实”。不过,这些“事实”是不是断章取义,这些视频有没有被剪辑重新拼凑过就不得而知了。

也有人把这一现象叫做“同温层效应”,它是人类心理学认知上的其中一个偏误。同温层效应是指,我们比较重视跟我们的假设或信念一致的事例。人们总是跟意见相似的人为伍。

与信息的回音壁相对应的,还有一个“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概念同样是由心理学家凯斯·桑斯坦提出。它首次出现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

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所以,信息的回音壁是会给我们带来消极影响的。

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谈到了自己对于“投你所好式”互联网推送的担忧,表示“投你所好式”互联网让你原地踏步,让你在自己的兴趣里头沉迷而不会提升,这是一个民族的危险。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活在一个或小或大的“回音壁”里面。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降低它的影响呢?

在选择接受一则资讯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Who:这个断言是由谁作出的?主语是谁?是否可靠?是否有充分证据?

2、When:这个事实在当前有效吗?

3、Where:这条信息出自什么渠道?能否查证源头?

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用这三个问题去检阅一篇自媒体文章,很多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我曾分析过一些鸡汤文,里面引用的实例、数据很多都是不可查证的,甚至有的会捏造一个所谓的“事实”用来告诉读者,如果你这样做,你就能成功,如果你做不到这点,你就会失败。如此等等。

不得不说,某些情感号,正是采用一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汇,呈现出片面的“事实”,也只呈现那些想被你看到的事实来说服读者,产生他希望你产生的效果。从而达到他的目的。

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问一下自己,他的这个观点成立吗?有没有不同的一面是我们所没有看到的?

总之,我个人观点是打破原有的圈子,接受新知,广泛地汲取,包容地吸收能减小我们的回音室效应。

停下来,退一步,先省视,再接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