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471课:细说“诊”字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讲“言”部的三个汉字:“診、(上斯下言)、訧”,其中“診”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诊”,而“诊”更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收入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诊”。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診(诊)。读zhě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诊,视也。从言,㐱(zhěn)声。”形声字。许慎认为本义是省视;验视;查考。《玉篇·言部》“诊,验也。”但,后世文字学家多认为诊的本义是候脉;诊断(疾病)。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诊脉言视脉也。”桂馥《说文义证》引《声类》:“诊,验也。”“谓看脉候也。”《广韵·轸韵》:“诊,候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因此诊视别人的疾病时,能看五脏内所有的病症,只是表面上还在为病人切脉罢了。
关于“诊”为什么是“言”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从言者,医家先问而后切也。”中医的“四诊法”中,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问诊”同样是很重要的诊断方法,即医生通过跟病人或病人家属等知情人询问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治疗经历等情况,以此作为诊断依据。“切诊”,往往是最后一项。
(诊脉)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郎中诊罢,嘻嘻地冷笑。”用的也是“诊”的本义。
许慎所说的省视;查考等义,实际应为“诊”的引申义。《汉书·侫幸传·董贤》:“即日贤与妻皆自杀,家惶恐夜葬。莽疑其诈死,有司奏请发贤棺,至狱诊视。”颜师古注:“谓发冢取其棺柩也。诊,验也。”当天董贤与妻子双双自杀,家人恐慌,连夜埋葬。王莽怀疑他们是假死,执事官员奏请发棺,到狱中察看。
(验尸是为了查验、查考)
本义之外,诊还指症状。《素问·风论》:“五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王冰注:“诊,谓可言之证。”五脏风证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呢?希望你能讲讲病的症状和病态表现。
(血压高的症状)
另外,诊还通“畛(zhěn)”。告诉。《庄子·人间世》:“匠石觉而诊其梦。”王念孙《读书杂志》:“向秀、司马彪并云:'诊,占梦也。’案:下文皆匠石与弟子论栎杜之事,无占梦之事,诊当读为畛,《尔雅》云:'畛,告也。’郭注引《曲礼》曰:'畛于鬼神。’畛与诊,古字通。此谓匠石觉而告其梦与弟子,非谓占梦。”意思就是木匠醒来后说出了他的梦。
“诊”的小篆写法如图:
(诊的小篆写法)
2、(上斯下言)(GBK字库无此字,只能描述字形)。读音有两个:
(一)xī。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上斯下言),悲声也。从言。斯省声。”形声字。本义是悲声。指悲痛之声,悲鸣之声。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今谓马悲鸣为嘶也。”徐灏《段注笺》:“口部无嘶字,此即是也。”
(马嘶)
本义之外,(上斯下言)还有其他用法:(1)声振。《玉篇·言部》:“(上斯下言),声振也。”(2)呻。《玉篇·言部》:“(上斯下言),呻也。”(3)善。卷子本《玉篇·言部》:“(上斯下言),《字书》一曰善。”这些用法,典籍均未见应用实例。
(二)sī。读音出自《集韵》。用法有二:(1)谅。《玉篇·言部》:“(上斯下言),谅也。”(2)同“嘶”。声音沙哑。《正字通·言部》:“(上斯下言),与嘶通。”其实这就是上面所说的通马嘶,即马的悲鸣。
“(上斯下言)”的小篆写法如图:
(<上斯下言>的小篆写法)
3、訧。读yóu。《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訧,罪也。从言,尤声。《周书》曰:'报以庶訧。”形声字。本义是罪过;过失。同“尤”。这里的《周书》指《尚书·吕刑》,“报以庶訧”就是按照庶人的罪过来判决。
《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意思就是:我思念亡故的贤妻,可以使我平时减少过失。
(《诗·邶风·绿衣》诗意)
元稹《阳城驿》:“遂令不言者,反以言为訧。”用的也是訧的本义。
“訧”的小篆写法如图:
(訧的小篆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