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320第四季4,安顺
第二天,2021年9月29日,贵阳到安顺,103公里
拐上320国道后,逆行一小段,回到正确的车道上,不久到大西镇。《黔游日记》在石子哨后提到的几个路名,依次为水桥屯、中火铺和杨家关,我猜测水桥屯当为天龙屯堡,中火铺相当于大西镇,杨家关今天还在,位于七眼桥铁路车站北。但徐霞客记录的里程对不上,可能有笔误或者记忆错误。
根据《大明一统志》记载,明代贵州地方主要由土司统辖,明朝廷仅沿滇黔大道二旁有实际的控制权。在贵阳以西,安顺与晴隆之间,曾设有三卫三州,早期各有分地,卫城都在北,州城都在南。到明代中期,州卫同城,说是以文辖武,徐霞客认为是借武卫文。
安顺州,治所原在今安顺市西秀区东境。成化中(1465-1487年)移与普定卫同城,治今安顺城区。万历三十年(1602年)升为安顺军民府,统辖贵州西部的大片地区。原先的安顺州城后来叫旧州镇。
过杨家关后有石佛寺,位于七眼桥镇时家屯村一侧,明清时位于阿若铺(今二铺)通往安顺府城的古驿道旁。东进西出的旅人路过这里,常驻足小息。民国之后,另修贵阳至安顺公路过七眼桥,驿道荒废,石佛寺就此冷落下来,渐至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我们在二铺场村口休息,买了几个桔子吃,正好在高架桥下的通道处,环境有点脏乱。顺着那个牌坊往里,应该能到石佛寺。
前面经过苗岭屯堡古镇,看着是近些年的杰作。
古镇前的广场上有一幅明代屯堡路线图,也就是傅友德进军云贵的路线图。看起来,当时明军分二路进军,主力由凤阳府经九江、长沙、常德府,进入贵州司,沿滇黔驿道抵达曲靖;另一路由施州府经重庆府进入川南,沿川滇驿道抵达曲靖。二路大军回合后,在曲靖的白石江击败云南元军。
古镇四周有很多山岭,不知道苗岭是指这一列山脉,还是紧靠古镇的那一座?
再往西三公里,遇到“马踏飞燕”的中国旅游标志,标注后面一列东西向的小山岭,把道路分为二支,往西南的是黄果树大道(G320),我们走向西的迎晖大道(S102)进入安顺市区。
这儿就是头铺村,从普定卫城东来的第一个递铺。徐霞客从石佛寺一路南行而来,在头铺“又南二里,西入山坳。逾之,出其西,又南行三里,过一堡,又二里上陇,入普定北门。”显然当年没有迎晖大道对应的道路。按照徐霞客对里程的记载,明代一铺的距离在10里到20里之间。
一路穿过安顺城区,路上车流量挺大,正是放学的时间,我估计很大一部分的车子都是去接娃的。
骑到东门桥停下来,这儿是明代普定卫城的东门,安顺的老城区应该在这座桥的西边,现在属于安顺开发区。徐霞客从北门进城后,发现“普定城垣峻整,街衢宏阔。南半里,有桥。又南半里,有层楼跨街,市集甚盛。”
1992年3月,比尔.波特来到安顺时,安顺市区可能还在偏西的普定老城区。他说安顺“只是省里一个偏僻落后的城市”,这“并不是有意贬低它”,相反他“有意在偏僻的地方享受一下在省城没有享受到的东西”。于是他在“一连串似乎无穷无尽的小巷”中穿行。他提到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公交车的城市”,现在肯定改善了一些,老婆在汽车站下车后,就是坐公交车去酒店的。
比尔“在城里的文庙再次驻足,庙里两根石柱上的雕龙很漂亮,翻修部分的木工活很精湛,工人也相当友好”。很可惜我们没有拐去文庙看一眼,顺着东门桥下的小河往北二百多米就是文庙,那条河再向北一点汇入虹山湖,向南不知流向何处,我也搞不清楚它最终属于哪个水系。
比尔说“安顺这个地方一定要走着慢慢看,各条街道都有着迷宫般的露天市场,我担心可能会迷路,但是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二层楼的木建筑,我可以不时地张望一下老城南头的石塔从而找到方向。”
比尔说的石塔叫安顺白塔,在一座小山顶上,大约高10米,以白色花岗岩建成,塔体六面,当时还没有上到山顶的路,“根据当地有关资料记载,石塔是一个和尚于1326年建造的,1851年重建。”
现在的安顺自然没有什么二层楼的木建筑,当我向南张望,试图找到白塔时,被林立的高楼挡住视线。有一位行人向我们打听去某个小区的路,我用百度地图帮他找到路线,后来发现那个小区就在白塔下面,早知道我们应该和他一起过去的。
向西约1公里是西水路,前身大概是普定卫城的西城河,这就是该城曾经的规模。然后抵达今天的酒店,全季酒店安顺开发区店。前台介绍马路对面的一家本地饭店,但饭店老板娘认为我们吃不惯本地菜,不太愿意接待。我们只好在美团的引导下,步行1公里到花园路和星光路口的贵桌饭店,品尝了一顿新派贵州菜,包括一份凉拌折耳根,王祝芦是第一次吃。
第一天骑行100公里,感觉挺轻松,我们知道后面几天会有山路,但没有意识到,今天是这次骑行贵州境内唯一平坦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