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徐明:当代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领军人
徐明
徐明,一个在写实主义油画道路上跋涉的人。他用近似固执的信念,创作出一批又一批作品。
1990年,首届贵州油画大展,曾西圣、徐明、陶风、刘海滨、欧志伟、张健
他生于贵州,长于贵州,贵州少数民族特殊的环境自然而然地哺育了这方水土和人民,也使徐明在绘画上有着理性的思考方式。
认识徐明的人都说他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广东是文化底蕴深厚,油画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2005年,徐明怀着对伟人孙中山的敬仰从贵州来到孙中山的故乡中山,开头的五年,美术界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绘画和思考。
徐明在工作室
恰恰相反,这种静的环境成就了他静的心态:不悲不喜,不争不吵。在徐明看来,真正激起心灵涟漪的石子是绘画本身,而不是喧嚣的外部世界。
写实派画作不只需要画家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地观察,更需要画家极大的耐心。徐明从事油画创作已有二十余年,一直潜心研究古典写实油画,以简约洗练的人物肖像在当代中国写实主义画家中独树一帜。
徐明在工作室
其虚实相生的写意手法,神秘空灵的意境和大胆留白的畅想,都成功地表达了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和对自我存在的思考。
一种隽永的静谧感、一种神秘的延伸感,这是徐明的油画作品给人最深刻的感受。最具代表意义的是他的人物画,以肖像为原点,用简约洗练概括的思维和虚实相生的写意手法予以呈现,其神秘空灵的意境和大胆的留白带给人们畅想的空间,成功地表达了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和思考。
或许是因为长于黔东南,徐明对高山苗族汉子和苗女有着天然的关注情节,苗族汉子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是他思考的重点,而苗女的纯粹和自然之美更是他笔下的着迷之处。
徐明写实主义油画忧郁的色调,曾一度受到川美“怀斯风”的影响,他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在运用灰调子的基础上,在油画本体语言的探索上下足了功夫。
徐明自画像
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油画作为一种绘画媒介,承载着画家的梦想。真实与虚幻是它的一双翅膀,缺一不可。只有把油画本体语言与艺术幻想相结合,才具备存在的价值和飞翔的能力。”
在不同造型、环境下,徐明对油画“本体”进行不同的阐释。他用双眼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一画下来。《窗外》《小美》等,澄澈的目光、细微的内心波澜,让人过目不忘。
徐明苗女系列作品
从“苗女系列”“椅子的记忆”“纸飞机系列”,到静物系列、风景系列,都能看出徐明的艺术态度和人生追求。他油画中幽邃静默的境界,不仅有着意境氛围的着力渲染,更多得益于他淡泊宁静、远离凡尘的气象。
徐明在工作室与朋友们合影
徐明坚持写实主义绘画道路,他有自己的观点。他不想取悦或忽悠任何人,他的绘画探索和思考,只是力争观众在他的作品前,能享受到画面上各种色彩之间相互融合之后的微妙变化,以及这些图像传达给观众的心灵感受和思考。
他说,有这样的过程足矣,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修炼,才会真正体会所谓的“艺术”与“本体”。
徐明在工作室与朋友们合影
他的“纸飞机”系列以身边女性为模特和创作原型,同时对熟悉的事物进行了陌生化的处理。画面表述的更多是当下,是一个现代都市人对城市的恐惧或者在城市生活中对爱的拷问。
在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女性身上,他的心灵空间得以展现,顺利打破了因为一个模特带来的惯性创作困境。
汪洋等领导参观徐明的画室
徐明曾系统学习过漆画,对漆画这种材质的神秘性感兴趣。他喜欢漆画自带的丰富肌理。画油画时,布面上偶然或必然出现的肌理效果常常让他十分兴奋。
他也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巧妙地嫁接了漆画的这些特质,与油画本体语言相结合,使得画面在神秘感方面得以延伸,耐人寻味。
徐明在工作室与朋友们合影
徐明特别创作的“江南水乡”系列,是以水墨江南为代表的风景写生作品,体现出徐明油画创作的另外一面。在这一系列中,徐明大胆吸收了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某些特征,利用绿色和黑白灰的穿插,弱化了色彩,强化了画面缥缈、空灵的意境。
画面中没有追求太多的体积和块面,色彩间过渡微妙丰富而又不露声色,而这种含蓄、向内的表达与中国画“墨”的性质是契合的,与江南的诗意与本质是一脉相承的。
艺术履历
2010年:油画作品《正午》参加贵州美术作品展并获铜奖,并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山东美术馆收藏);油画作品《我的学校》参加广东美术作品展;油画作品《正午》参加贵州美术作品展并获铜奖;漆画作《巢》应德国官方邀请于法兰克福展出;油画作品《正午二》参加 “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
徐明在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