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专栏】汲县师范毕业30年:永难忘却的记忆!
进入1987年的4月,汲县师范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到毕业倒计时。全班毕业相,志趣相同的同学之间的合影也是肯定不可少的。同学之间的毕业赠言在此时就成了同学之间的主要功课。赠言是五花八门。有调侃,有诉说,还有诤言,但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热忱的鼓励,美好的憧憬。十八九岁的热血青年,都恨不得把心中隐藏很久的凌云壮志发表出来。
33年了,再次翻出我珍藏的蓝色毕业纪念册,耐不住的喜悦,难以诉说的感动。师生情,同窗谊纷至沓来,一起涌上心头。那是我永难忘却的记忆呀!
纪念册的扉页引用的是田汉《毕业歌》中的诗句“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祖国栋梁”。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150班五十八名毕业生凭着执着的信念和飞扬的热血,成了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为无数个农村家庭点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无论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快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无间的友情。”这是普希金的诗句。人间至纯至净的情感莫过于同学之情了。“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诗仙李白以自己传奇的经历诠释了友情的珍贵和伟大。纪念册中那一句句情真意切的心灵私语,总让人泪满青衫。那一个个或灵活娟秀或飘逸洒脱的字体,也总勾起我们那青涩有甜蜜的回忆。
班主任张元庆老师的细心和严谨总让人暖意浓浓。不知从谁那知道了我的乳名,为我专门写了一首七律赠诗:和舟风雨君尚小/嘉勇气敢撑篙/老练纵横高一手/幼顽噫嘻骂三遭/竭诚努力心可鉴/细心体谅气常消/今日送君驾长风/万里涛头可弄潮。最后落款为书赠振江同学。每看到此,我的心总如饮甘醴,情难自已。在漫长的教学工作中,有时想慵懒懈怠,张老师的赠言就蓦地浮现在我的脑海,催我进步,不忘万里涛头弄潮。德高望重,幽默可亲的段佩荃老师在给我的赠言中言辞恳切:天真固然可爱,但是否也包含着幼稚。
生活固然美好,但人生的道路并不少都是那么宽阔、平坦和笔直。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要真正的做出点成绩,既不能靠一时的冲动,更不能靠侥幸,而要靠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奋斗几十年一直以至终生。质朴的语言,真诚的嘱托无不显现出一位老教师不遗余力,提携后生的高尚情怀。先生之德,山高水长。今我已过知命之年,早已不是33年前的那位天真的青葱少年,但读到两位老师的赠言,不禁心潮澎湃,感动万千。
58名同学留言中,不管程玉芳的“都言别中有泪,我愿别中有愿”,李蓉的“一轮春月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还是张新婷的“让痛苦随着漆黑的夜一同溜走”,臧华的“别际有感道不出。斯坦代抒在上头”.......都慰藉着我的心灵,净化着魂魄,催人清发。
谷中业的“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王彦辉的“愿我们携手走向明天”,徐伟的“真空凌霜,高风跨俗”,张素琴的“不要悲观,因为曙光在前”,刘军海的“痛苦的离别,不如快乐的分手”,马林利的“为我们姊妹般的情谊,共饮离别酒”......太多太多,总让我回到那个令人振奋的八十年代,这是我们一代中师生失去的芳华。有时尤为值得珍惜的美好岁月。
合上毕业纪念册,我的心穿越时空,又回到了1987年春风吹来的四月。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 ,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年轻的朋友们来相会》的旋律在我心底唱起。33年来,远在他乡的150班老同学们,你们可一切安好!
作者简介:苍雪无语:原名寇振朝,河南省新乡延津县丰庄镇后王庄学校教师。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懵懵懂懂的来到这个世界,不经意地走过了简单而侥幸的童年,七岁踏入学堂诵读诗书文章,十五岁纯粹少年求学于师范校园,十八岁热血青年无悬念地成为人师,至而今已三十三载。不惧人生之萧索,不改红尘之洒脱,我心追我梦,我文抒我情。愿与灵犀相通的有缘人,共听高山流水,笑观细雨清风。
致敬芳华已逝的一代中师生!
推荐几篇90年代的中师生写的故事:
☀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英语学习|儿童文学|教育教学;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ID:Yf131125;
收稿邮箱:
zhongshisheng2018@163.com
稿酬说明:
请联系微信(Yf131125)领取。具体参见本刊《征稿启事》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民权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