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巴格达犹太社群的音乐视域(一) ——《以色列传讯报》(1938~1941)初步研究
作者:汤亚汀
内容提要:文章是对上海巴格达犹太人报刊《以色列传讯报》的初步研究,专注于1938年10月至1941年10月这一时段。作者将其所刊文章分作四大类研究,即:国际乐讯与音乐文论;上海租界跨社群的犹太音乐活动;德奥犹太难民参与的宗教仪式音乐表演;德奥难民在租界的欧洲艺术音乐活动。文章旨在通过以上研究探讨巴格达犹太人反映在其媒体上的音乐视域;进一步补充完善上海犹太人音乐生活的全景景观;以巴格达犹太人的视角来看德奥犹太难民的音乐生活。
关键词:民族性;宗教性;政治性;精英性;双重身份认同
原载于《音乐艺术》2018年第3期
上海巴格达犹太社群概况
开封犹太社区衰亡后约两个世纪,鸦片战争以后,“五口通商”之一的上海出现了一个新犹太社群。1845年,伊拉克犹太富商、后来加入英国国籍的大卫·沙逊(David Sassoon)来到上海,代表他的家族在印度孟买的总部,在这里开设新的业务,如鸦片和丝绸生意,以及后来的金融业和地产业。印度-中东犹太人的到来,即上海的巴格达犹太人——他们自称塞法迪犹太人(原泛指从西班牙被驱逐出去而流散全世界的犹太族群,而俄罗斯和欧洲难民则属于另一个族群即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社群最终形成。
这一社群到20世纪初仅有500人,1930年代鼎盛期也仅700人。人口虽少但在上海经济上(有时也在政治上)的能量很大。这些富商——除了沙逊外,还有安诺德(Arnhold)、埃兹拉(Ezra),以及后来崛起的嘉道理(一译卡杜里,Kadoorie)、哈同(Hardoon)等家族,他们左右着上海的经济,直至1939年二战前夕才将资产转移海外或香港。
双重身份认同:以犹太教会堂/租界为中心 他们热心于犹太教活动,沙逊还是上海塞法迪犹太社区的领袖;同时该社群成员大多加入英国国籍,沙逊、哈同又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董事,故具有双重身份,他们的世俗活动则认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西方社群,如参加英国总会,以显示自己的西方精英而非犹太身份。他们的子女上租界学校,讲英语,学芭蕾,听西方古典音乐。他们属于商界人士,没有自己的文艺团体。他们在上海是边缘西方人。
这个社区,虽然人员松散,却能够坚持传统的信仰习俗,遵守安息日仪式和所有的民族节日,并按照传统交纳什一税——即将个人收入十分之一交于教会。最早在1880年代,他们建造了埃尔会堂(在今北京东路外滩,一说福州路),他们之中的正统派人士于1898年建立了舍里特·以色列会堂(在今长治路)。1920年代,沙逊和哈同分别出资建立了拉结和阿哈龙会堂(前者在今陕西北路,后者在今湖州路)。20世纪初又开始建立犹太学校。1923年,希尔施·拉比(Rabbi W.Hirsch)离开后,一切宗教仪式仪规都直接听从来自巴格达的指令。(关于上海巴格达犹太社群的宗教仪式,可参见《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犹太音乐/中国”条目,2000)
上海巴格达犹太人虽属犹太教正统派,但在拉结会堂(今陕西北路500号)的仪式音乐,除了用传统的应答咏唱(responsorial chant)外,还用德国阿什肯纳兹犹太教改革派借自基督教新教的分声部合唱、甚至用管风琴伴奏。唱诗班和管风琴,当时虽然很激进,但那是为了吸引年轻人参加仪式。[i](关于该社群的宗教活动,详见汤亚汀《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ii])
《以色列传讯报》:概况与办报宗旨
《以色列传讯报》(Israeli Messenger)是上海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犹太英文报刊,中文又称《以色列信使报》或《犹太月报》,由塞法迪犹太富商兼学者沙乐门(S.J. Solomon)的门生尼希姆·埃兹拉·卞雅悯(N. Ezra Benjamin)创办并任主编直至其1936年逝世,从1904年到1941年,除去当中1910~1917年一度停刊,前后出版年限共长达30年。该报属于卞雅悯创立的上海塞法迪犹太人复国会(Shanghai Zionist Association,即SZA,以创始人之名俗称“埃兹拉”/Ezra/)的官方报刊,代表了东亚英籍犹太人的权威观点和立场,宣称其办报宗旨是奉行传统的犹太教教义和复国主义思想,反对纳粹的种族论和反犹主义。这家报纸以“传统犹太教和犹太民族主义的大无畏精神的阐述者”而自豪,也是“上海犹太复国会和犹太民族中国基金会的喉舌。”[iii]主要报道上海、中国乃至世界各犹太社群的活动,包括文化和音乐生活,涉及犹太人的历史、宗教、习俗、节日和事件等。也报道本地、国内以及国际一般新闻。其影响力遍及全国,乃至东亚,甚至世界。
有关中国或上海犹太人的政论文章 据统计,该报在1938年10月至1941年10月短短的三年内,所发表的涉及犹太社群的社会-政治性的部分文章,反映了该报如上所述的政治倾向。
· “犹太人在中国”(论述开封、哈尔滨、天津、上海各时期的犹太社群,1940.6.14)
· “开封犹太社群”(日期逸失)
· “谴责纳粹'水晶之夜’暴行”(1938.12.16)
· “云南:10万犹太人新的'应许之地’”(上海有人建议犹太难民向云南移民的计划, 1939.7.14)
· “拉都路新会堂的意义”(地址在今襄阳南路)(1941.4.9)
· 德奥犹太难民抵达上海及为其捐款的广告与报道多篇
· 德奥犹太难民的报刊《黄报》和《上海犹太早报》问世 (1939.6.9)
· “日本不反犹太”(日犹关系评论,1939.6.9)等
研究巴格达犹太社群音乐文化的意义
对该社群的总体研究已是汗牛充栋,但对其音乐文化——主要是宗教仪式音乐及其音乐观念——却是空白。由于鲜有这方面的第一、二手资料,拙著《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2007)也只能在第二章辟出一小节描述该社群宗教仪式音乐的点滴碎片,而这一社群对整个上海音乐文化的贡献、其音乐视域及意义则依然未知。
将《以色列传讯报》作为个案研究,有助于了解20世纪前半叶这一重要的犹太社群——除了商业外——对音乐文化持何种观念,以及对上海多元文化作出了哪些贡献。同时也将完善上海犹太流散社群的音乐文化史乃至上海犹太人的文化史。
本文专注于该报1938年10月至1941年10月这一时段,即1938年11月德国纳粹“水晶之夜”大规模反犹运动前夕,直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引发太平洋战争乃至二战全面爆发的前夕;而1941年10月也是《以色列传讯报》停刊的时间节点。
以上时段恰逢中东欧犹太难民大批涌入上海,故以这一报刊资料作为切入点,与笔者之前研究时所收集到的上海犹太人尤其是德奥犹太人的资料,恰恰形成了一种互动比较的互文性,可以探讨巴格达犹太人同其他犹太社群的关系尤其是对其音乐文化的态度。也可以了解巴格达犹太社群的报刊传媒是如何反映德奥犹太社群、俄罗斯犹太社群的音乐文化的。这样的互文视角也许有可能形成一幅比较全面的上海犹太文化史,也可能对上海租界文化史作出有益的补充。
有关音乐方面报道的总体印象
这三年反映巴格达犹太社群音乐观念、报道犹太社群的音乐生活的篇幅不多,主要集中于如下几类内容:
· 国际乐讯与音乐文论
· 对租界白俄犹太社群或跨社群音乐生活的报道
· 简讯一:对塞法迪社区内德奥难民宗教仪式音乐的报道——“社交与人物”(Social and Personal)栏目
· 简讯二:对德奥难民世俗音乐的报道——“社交与人物”栏目
01
国际音乐生活长篇报道或文论
弘扬犹太传统的长文:专论如比较音乐学柏林学派著名的巴勒斯坦德裔犹太学者罗伯特·拉赫曼(Robert Lachmann,1892~1939)的重头文章《论保存东方音乐》(“Preserving Oriental Music”)。(1940.12.20)1933年,拉赫曼由于其犹太血统而被纳粹免去柏林国立图书馆音乐部馆员一职,1935年受巴勒斯坦邀请接掌希伯来大学东方音乐档案馆馆长职位,负责近东音乐与歌曲(尤其是以口传传统而保留下来的)的研究,收集并录制有关当地表演者的文字和音响资料、记谱,分析并出版;本文所称的东方音乐(或近东音乐,指地中海东岸,包括西南亚、阿拉伯半岛、北非)其中的犹太音乐包括:也门、库尔德、北非、巴比伦、来自印度的“以色列之子”(以色列后代);也包括基督教东方音乐:(埃及)柯普特和阿美尼亚。本文主要观点:应该在周边的阿拉伯音乐背景下研究东方音乐;还须通过现存口传传统研究东方音乐的历史。
这一方面其他的重要文章如:《现代音乐中的犹太元素》(1938.10.18);《现代犹太音乐》(“现代”,亦包含了欧洲音乐及其影响)(1940.3.20);《犹太羊角号》(1941.9.19)。
有关欧洲艺术音乐生活的报道:当代犹太钢琴大师《施纳贝尔的伦敦独奏会》 (1939.2.17);《在巴勒斯坦演出当代英国作曲家埃尔加和戴留斯的作品》(1939.5.5);《巴勒斯坦的管弦乐队》(1939.12.8);犹太作曲家“布鲁赫”(1940.2.16);当代犹太小提琴大师“埃尔曼”(1940.9.27)和 “海菲茨”(1941.10.17)。涉及政治的反纳粹文章:《犹太叛徒瓦格纳》(1939.11.10);《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指挥巴勒斯坦交响乐团音乐会以抗议纳粹》(1941.9.19);《被纳粹禁演的音乐家名单》(1938.10.18)。最后一篇所列“禁演”名单如下:
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小提琴家克莱斯勒,海菲茨,梅纽因,胡贝尔曼,作曲家克热内克,马勒,韦伯,斯特拉文斯基,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布鲁诺·瓦尔特。
其中除罗伯逊是黑人,克热内克,韦伯,托斯卡尼尼都是纯种“雅利安”白人。
上述文章表现出强烈维护、传承犹太传统文化的立场,即民族身份认同感,而在犹太音乐方面也比较强调现代性即西方的影响;这从其艺术上所持精英立场能看出来,文章报道的都是世界级的欧美音乐大师,且多是犹太族裔,体现了常见的犹太二元性的认同,即犹太性加欧洲性;同时也认同其宗主国英国的精英文化与艺术(如对英国当代大作曲家埃尔加和戴留斯作品演出的特别报道)。此外,还具有鲜明的反纳粹的政治立场。
注释:
[i] 简介参见唐培杰、许步曾等:《上海犹太人》,上海三联书店,1992。刘欣欣,刘学清,《哈尔滨西洋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ii] 参见唐培杰、许步曾等:《上海犹太人》,上海三联书店,1992。
[iii] 参见汤亚汀:《帝国飞散变奏曲:上海工部局乐队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iv] 参见汤亚汀:《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v] 同[iv] 。
[vi] 同[iv] ,第69~70页。
[vii] 汤亚汀:《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各章的宗教仪式音乐部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