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河南郏县文庙:魁楼耸立,圣裔重光(下)

对于郏县文庙在明末战乱中被毁之事,清顺治年间,仝廷举所撰《重修郏县儒学记》中亦有记载:“邑之立学旧矣,其沿革具在,往籍可稽也。李自成之乱,焚毁学舍,堂、斋、门、庑,悉为邱墟,仅存一殿,如鲁灵光,然亦颓圮不任风雨已。清兴,草昧天造,谦让不遑。丙戍秋,吾师张石只先生来令是邑。朔且展谒,见故宫庙,辄嚄唶低徊不能去,乃捐俸鸠工,次第修举。”

石榴树的负担

按照仝廷举的所言,文庙火后劫余的情况比张表说得还严重,当时仅余一座殿堂,并且已经不能遮风避雨。顺治三年,仝廷举的老师张石只先生任郏县县令,他不忍看破败的庙学,于是捐款予以修复。如此说来,仅在顺治年间,郏县文庙至少修复了三次。

大成殿侧门

康熙二十八年,金世纯任郏县知县,到任两年后,他又重修了文庙,此事载于耿介所撰《重修文庙记》:“郏邑侯金公,今之有文学而长于政事者也。以贾谊之年,行文翁之化,治郏数载,干材清节,百务修面四境服,而尤加意于学校之教。每朔望调庙,讲约之时;必进诸生而训之以礼,戒之以刑,开之以义利、君子小人之辩,重有德,绌不肖,旌别不淆,土气大振。”

角拱

耿介先夸赞金县令重视教育,他每月要去文庙朝拜两次,同时在县学内给学生们讲解儒家理念。但是:“周览庙学,见其岁久而将颓,规制之卑小而不称,因陋就简,非重道崇儒之意;乃奋然一撤而新之;饬役省工,必坚必好,金碧丹垩,巍乎焕然,至于旧俗所谓文昌之祠,亦易其腐朽而筑其周垣之圮者;方且益广学舍,合其群,优其饩,购书籍,立课程,以长养而教诲之,意骎骎乎其未已也。”

雕龙木柱

文庙因为年久失修,看上去很破败,他觉得这种状况有违崇儒之意,于是集资予以修复。同时,他一并修复了文昌祠,还增加了一些教室,购买了一些书籍让学生们来学习。他的所为让耿介在此《记》中将其大大表扬了一番:“今金侯以文学、政事之才,为师帅于郏,令之所行,如风偃草,示以标准,其谁敢不赴。余是以叹倡率之难,敬服侯兴学育才之雅意,而日望其有成也。积之以岁月,余且见伊洛之学复盛于今日,而郏之士子,必有道德,名节继其乡先达而起如李赞善、王布政,使之声施天壤者矣,则金侯作人之泽,岂不被于无穷哉!”

正门

乾隆年间,知县潘思光对该文庙进行了系统的维修与扩建,因为他懂风水,因此潘县令对文庙内的魁星楼最为着意,该楼又称八卦楼。乾隆二十四年,潘思光修复完八卦楼后,特意写了篇《鼎建郏学文昌阁八卦楼记》,该《记》首先称:“郏县学左魁楼,原建于前明神宗六年。其位巽,其门兑,其制方以长。其成也,岁在戊寅,距今逾四戊寅矣。思光来此,值栋宇蛊坏,觇神像之睽孤,爰稽于众鼎新之。以清俸倡缙绅多士越义民共邪!许之不日而工,用裒乃仍。”
原建于明万历六年,潘县令讲述了该楼所处的八卦方位,乾隆二十三年,他看到楼宇及里面的神像有些破败,于是他捐出俸禄予以修复,当地士绅纷纷响应,使得该楼辉煌再现。

孔子像

潘思光对文昌阁很重视,在建造之时,他特意写了篇《新建郏县学文昌阁上梁文》,此文的后半部分像是儿歌,读上去朗朗上口,此歌总计六首,比如第一首为:
儿郎伟,抛梁东,蓝水紫云秀气通,层甍捧日照黉宫。元灯太乙遥相望,继往开来作圣功。
接下来的几首分别是抛梁西、抛梁南、抛梁北,另外还有抛梁上和抛梁下,关于上的那首:
儿郎伟,抛梁上,景运昌明光万状,斗魁黄润斯文旺。愚庵苍谷此邦人,传语诸生志宜尚。
虽然像是儿歌,但内容却很立志,都是劝导当地的学子们要刻苦读书,以便谋取功名。正因为潘县令对郏县的文教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故《郏县文庙》一书中说他:“此人明通廉惠,勤于政纪,体恤百姓,文思敏捷,尤善阴阳风水之术,深谙营造兴文之道,为我国风水理论研究学术流派——闽派传人之一。”

曾子、孟子

后来郏县文庙在民国年间被改成了郏县第一初中,再后来又演变为城关二中,当时的大成殿是学校的办公室,2002年后,学校退出大成殿等建筑,但文庙左侧的庙学还被占用。后来经过孔令公先生的动员,终于把那一部分腾退了出来。
《郏县文庙》一书中收录了《大河报》所载《河南古代文化地标》一文,该文主要是对孔子第76代孙、郏县文庙博物馆馆长孔令公的采访,文中称郏县派是孔子十大支派之一,目前有六千多人,孔令公乃是郏县名人,社会事务繁忙,被当地人戏称为“县宝”。

子思、颜子

孔令公根据《孔子世谱·河南通谱》讲述了郏县派的来由,他从唐代的孔隧之讲起,他是孔子第35代孙,曾在河南宁陵县任职,后袭封褒圣侯。两代单传,到37代孔齐卿时,调任淄青节度使,孔齐卿有三个儿子:“三子惟时留宁陵看护祖上茔墓。惟时就是38代祖,我们这一支的宗祖。传到46代祖孔文时,他不愿在朝廷为官,就离开宁陵,迁到现在的郏县堂街镇孔湾村,这就是郏县一支的由来。孔文性格孤洁,喜读诗书。他与伊川县大学者程颐、程颗过往甚密,致使‘二程’后代迁郏很多。”
2002年,郏县有关部门要维修保护文庙,孔令公参与了此事,对于当时的情况,该文中描绘说:“文庙泮池院已成杂乱无章的小市场,要拆迁,就得给人家补偿。孔令公没钱,就对拆迁户说:‘你有土改证、土地证不错,但文庙上千年了就是我们的家庙,庙外本来还有100多亩庙租地。历史上是你们的先人一步步侵占我家的领地,这么多年了,又给我们交过什么?’就这样,孔令公顺顺当当地完成了拆迁工作。”

十二哲

因为孔令公熟悉文庙的建制,又懂得古代丈量用的鲁班尺,所以他很容易就确定下了已经被埋在地下的泮池位置:“2002年五六月份,开始修泮池。当时刚刚拆迁完毕,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就地举行了一个开工典礼,古代的泮池在什么地方,没人知道。众目睽睽之下,孔令公用脚‘趋’出一个轮廓,有人在后面用白灰撒线,书记县长执锹象征性地挖了一下,便开工了。工程队的人半信半疑,但挖到两米半深时,古代泮池的基础池壁挖到了。之后,孔令公沿用此法又准确地定出了圣域门、贤关门和围墙的位置。”

另一侧的十二哲

郏县文庙得以修复,后来该文庙升级为国保单位,文中提及:“郏县文庙升‘国保’的过程很戏剧化。当时郏县是为三苏祠申报‘国保’,拍的录像上交代三苏祠的大背景,有文庙几个镜头,这吸引了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郑孝燮(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专家的注意,马上建议,补充文庙申报‘国保’。”
这正说明了影像资料的重要性,因为三苏坟在郏县,当地为其申报国保时拍摄了录像,其中有几个文庙的镜头,由此而引起了相关专家的注意,于是孔令公加班加点填报材料,终于通过了相关评审,使得该文庙成为了国家级文保单位。

大成殿布局

我去探访郏县文庙也与三苏坟有关,那天我与横山小为乘何新年先生的车来到郏县,经何先生介绍,得以认识当地苏轼研究专家萧根胜和刘继增两位先生。瞻仰完三苏坟,在仝军教局长的带领下,一同去参观郏县文庙。
文庙广场侧旁立着孔子像,该像与寻常所见略有不同:孔子左手持竹简,右手食指指天,这让我想到了释迦牟尼出生时的姿态。《大河报》刊发的《河南古代文化地标》中提到2006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了征集孔子标准像的活动,6月13日公布了标准像雕塑初稿征求意见,但孔令公对此不以为然:“标准像就是把唐代吴道子‘孔子行教像’从侧面变成了正面,没啥必要。”

无藻顶

那么郏县文庙的孔子像是怎样的呢?文中说:“郏县文庙的孔子像源自曲阜孔庙的《孔府档案》,是‘孔子燕居像’,两道浓眉下弯,唇上有两撇下弯的胡子,微笑欲语,两颗门牙清晰可见,和苍老肃穆的孔子‘标准像’不一致。”
然眼前所见显然不是文中描绘的样子,我猜测文中应当是指郏县文庙大成殿内的情形,门前的这一尊本自何处,未见介绍资料。

地面磨痕

从侧门进入其中,感觉这里的维修工程还未完工,四围仍然是土地,侧旁堆放着一些还未铺装的草坪。状元桥的建造手法与他处略有不同:下面是砖券,上面是青石护栏。桥下的水已经泛绿,看来这应是死水。
泮池之后路的两侧有刚刚栽种的银杏树,但长势却不喜人,不知是否与北方缺水有关。广场之后是戟门,旁边的配房乃微型消防站,古代砖木结构最怕火,有这样的设施在,可谓防患于未然。
消防站的旁边则为名宦祠,里面供奉着郏县县令冯鲂,晋代郏县县令华谭等人。戟门的右侧为乡贤祠,内供奉着后汉功臣臧宫、铫期等人。说来惭愧,两祠内所列名人,我大多未闻其名,可见自己是何等之寡闻。于此侧旁还看到了四块嵌在墙内的古碑,碑面大多已磨泐,看不清字迹。
戟门之后是主院,大成殿坐北朝南,远观体量不大,殿的左右两侧是两庑,门廊下有一展板,乃是郏县文庙基础设施设计图,看来文庙仍然在完善之中。两庑的山墙用青砖砌就,然其上显现出一些条石的横截面,想来这是当地的特殊建造手法。我在侧墙上还看到一个补了墙洞的痕迹,补洞手法颇为高明,想来是严格的遵守了修旧如旧的原则。

忠义祠

两庑的主体基本是木结构,然木面未着油漆,其中一个房间挂着“书香郏县读书会”的匾额,其门匾则为“道德讲堂”。
大成殿前的丹墀颇为精彩,此石由五块条石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整体上是二龙戏珠,然其所戏之珠看上去像一只巨大的蜘蛛,讲解员向我讲述了传说中的民间故事,但如此刊刻的丹墀石确实是第一次见。然我觉得月台与丹墀之间未能顺畅的连接,这显然是后来放置此处的,讲解员称确实如此。
郏县文庙最精彩之处乃是廊前木柱,木柱满雕龙纹,他地文庙雕龙者大多是石柱,而木柱大多是素柱披灰着漆。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制式,由此引起了专家的注视,方使该文庙升级为国保。
大殿的斗拱也很特别,其正面拱的做法颇像角拱,这些斗拱经过风雨的侵蚀,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包浆,但隐隐可以看出原来是涂彩拱。
步入大成殿,正前方是孔子像,此像感觉是孔子的中年形象,孔子身披黄色斗蓬,坐在水泥台上没有神龛,四配一字排开一边两位,均身披红色斗篷。十二哲则打横坐在两侧,每人披着不同颜色的斗篷,但他们的眉眼并未着彩,想来还未完工。
眼观大成殿的顶棚,上无藻顶,可以直视椽子上的瓦片,横梁上有彩绘的痕迹。这种原汁原味的状态,最令人看的舒服。

读《春秋》

参观完大成殿,接着看了忠义祠,里面端坐着关云长,他正在那里读《春秋》,只是那本书像是今日流行的口袋书,但他同样读得很认真,关平和周仓陪侍两侧。

文庙侧旁正在扩建

民国小楼

我问讲解员县学处在哪里,她说县学还未修复,但已经提上了议程,而后她带领众人从侧旁穿过,这里是一片工地,工地的后方则是一所没人的学校。校园回形楼的中间,有两座古建,感觉是晚清民国间建筑。

被包围的建筑

而后我们又去参观了回形楼,该楼处在一个独立的院落内,仝局长马上派人打开院门。院落侧旁就是那座魁星楼,登上台阶走到楼门前,看到里面供奉着魁星。

文奎楼处在此院落内

开门

魁星楼又叫文奎楼,乃是供奉文昌帝君和魁星之处,文昌帝君乃是天上的星官,由六颗星组成,其位置在魁星之上,道教认为文昌帝君主宰人间功名禄位,故称为文曲星。隋唐开创科举考试,文昌帝君便被士子崇敬,故在庙学之内立魁星阁,当然是希望当地士子能够更多的取得功名。

文奎楼外观

魁星

魁星又称奎星,此星为二十八宿之一,魁星由十六颗星组成,其乃主文运之神。魁星是赤发蓝面的恶鬼形象,他单腿站立在鳌头之上,右手执笔,据说用朱笔点上之上人就能考试中榜,这就是俗语所说的“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看来长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给人带来福祉。
魁星楼院落
而今何新年先生动用这么多朋友让我一睹郏县文庙,同时又得以看到这座奇特的魁星楼,虽然我已不再忙着去应试,但我还是默默地向魁星祷告,希望文运长久。
(0)

相关推荐

  • 河北省最好、最大的文庙---定州文庙

    河北省天杰地灵,名人辈出.有人知道河北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文庙在那里吗?它就在定州.与定州塔遥望相邻. 棂星门 定州文庙又称孔子庙.今位于定州市刀枪街路北.据<定县志>记载.始建于公元8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平顶山郏县文庙

    平顶山郏县文庙位于河南省郏县老城南街中部东侧.距郏县山陕会馆东南2.7公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郏县文庙为五代后周年间孔姓族人在时任县令郭忠恕的全力支持下,捐资创建,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 ...

  • 【孔庙】河南郏县文庙:魁楼耸立,圣裔重光(上)

    关于郏县文庙的沿革史,同治版<郏县志>中称:"(文庙)在城南街,金泰和六年知县张志行重建.明洪武三年,主簿程华甫重建.正统六年,知县李珪修葺,天顺三年,知县铁清增修.国朝顺治五年 ...

  • 【孔庙】河南邓州文庙:金元双碑,耸立门前(上)

    邓州文庙创建于金代,对于该文庙的具体创建时间以及在明代的沿革,乾隆版<邓州志>卷六载:"邓州□学,旧在□城东南隅,始建莫考.金正大元年,节度使知邓州,移剌某重建.元至正□年,州守 ...

  • 【孔庙】河南邓州文庙:金元双碑,耸立门前(下)

    右侧元碑 石牌坊的两侧各建有一座碑券,王校长介绍说这分别是金碑和元碑,回来查史料,她所说的金碑其全称为<大金邓州创建宣圣庙碑>,该碑文乃是出自金代著名文人赵秉文之手.他的文章颂扬了孔子及儒 ...

  • 【孔庙】河南许昌文庙:春秋宏楼,孔庙似附

    我所查得的史料中,许昌文庙相关史料颇不易觅得,仅在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百一十六中,觅得金人许州教授白清臣撰写的<许州重迁宣圣庙记>一篇.该记首先称:"上即位 ...

  • 【孔庙】河南方城文庙:启圣两庑,仍做教室

    2021年3月26日,一早下起了雨,想到日程安排较紧,还是乘刘宛伟先生的车由南阳前往方城寻访文庙.从南阳到方城的高速路有六十多公里,路上车较少.驶出高速路,在路边看到了刘宛伟所找的朋友,与对方寒暄后, ...

  • 【孔庙】河南新蔡文庙:建廊于外,四配失比(上)

    2021年2月26日上午从安徽境内开车北行,前往河南所走的一段路极其破烂,只能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像划船般地一点一点推进,再加上又下着雨,两者之叠合使我的心情颇为焦躁.驶入新蔡县城后,决定先去探看新蔡 ...

  • 【孔庙】河南新蔡文庙:建廊于外,四配失比(下)

    走入院落后,杨凤英先向我介绍棂星门内侧的情形,她说这里原本盖着几间房,前些年整修文庙时才把那些房屋拆掉.当年建房时已经把棂星门内侧的一些构件拆掉了,按其所指,果然看到里外不对称. 文保牌后的简介 新蔡 ...

  • 【孔庙】河南内乡文庙:元代架构,宋风彩枋

    2021年3月25日,在刘宛伟先生的带领下,我们从南阳出发,前往内乡县赵店乡去寻访巫马期遗迹.事先刘先生已经通过朋友找到了赵店乡的黄进饶老师,我们先到赵店乡接上黄老师,而后一同前往袁寨村实地堪察. 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