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母亲(回忆录) | 作者 王守安
缅怀母亲(回忆录)
王守安
2020年6月2日是母亲逝世15周年纪念日,写一篇迟到的纪念文章,献给伟大而又平凡的母亲 樊华魁女士。
母亲自幼 爱党、爱国、爱民族、爱故乡 。抗战时期,她受外祖父抗日思想的影响,十二岁时便在全村率先报名参加抗日童子军(儿童团),作为一个女孩子,当时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抗战胜利后参加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前身为中国民主青年团);1947年与我父亲结婚后,担任大王庄村妇联主任,为故乡的土地改革、互助组与合作社建设付出了血汗。母亲一生心系故乡,即使后来进了城,也念念不忘故乡。去世时唯一的遗嘱,就是希望能安葬在故乡的大公河旁。我是1949年出生的,儿时的许多记忆都深深镌刻在脑海里。多少次,在母亲哼唱的儿歌里进入梦乡;多少次,梦醒来看到母亲在煤油灯下为儿制衣;母亲盘膝摇着自制的纺车发出的嗡嗡声,母亲在自家农田拉犁耕种时倔强的身影,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但下面这几件事,却是我记忆尤深的……
一回是大约3岁多刚记事时,父亲在刚成立不久的开封市政府工作,我和母亲在老家小村生活。一天半夜里醒来不见了母亲,而自己被反锁在老屋中。农村的夜是漆黑的,没电,而我又不会点煤油灯。当时,刚解放不久,豫北大平原不太平,阶级敌人报复红色政权,暗杀村干部时有发生。母亲做为村新政权的妇联主任,也时常受到危险的威胁。正当我惶恐万分之际,母亲回来了。她肩上跨着一支步枪,斜背着子弹带,扎着牛皮带,腰里还掖着一颗手榴弹。嘿,那个威武劲儿,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后来,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是和民兵队去抓了两名从外乡流窜来的坏分子。由于在抓捕过程中,母亲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受到了县、乡政府的表扬,那天在村里的打麦场上开大会,县里的领导亲自给母亲戴上了大红花。那件事后不久,我和母亲到开封和父亲团聚。后来父亲调到郑州建设省府工地,我们又随着到了郑州。
母亲是个孝女。外祖父外祖母一家在1960年为避免被饿死下了关东,落户在吉林省白城地区洮安县一个叫那金的小村里。那里土地多,人是饿不死,就是亲人难相见。河南到吉林要花几百元钱,那可是个大数目,一家人不吃不喝也得攒两年。外祖父来信说:叶落归根,死后很想和外祖母合葬在故乡的土地上。母亲记住了。60年代末,外祖母先走了,葬在吉林的黑土地上。70年代初,外祖父去西安看我舅舅,心脏病突发,也逝去了。母亲把外祖父的骨灰从陕西迎回娘家老屋后,带着多年来省吃俭用的几百元去了吉林。三个半月后,满脸疲劳、又黑又瘦的母亲回到了故乡。一副扁担两只筐,一头挑着我的外祖母、她的亲娘的遗骨,一头是衣服被子水瓶干粮,回到了她的娘家,把二老合葬在了一起、合葬到了故乡的土地上。至于她是如何挑着一具遗骨回来的,路上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她没给任何人说。只是在二老入土时,听她喃喃说:“爹呀!娘呀!您二老如愿了,恁闺女可是用了半条命呀!”再后来,听父亲说:母亲总共走了5000多里的路,一步步把外祖母的遗骨从位于吉林的最北部的那金村挑回来的,因为所有的车都不愿载她;旅途中她夜夜露宿路边街头桥下,没住过一次旅店,因为所有旅店不让她住.......外祖父母的事办完了以后,母亲又以最快的速度,三个月间,帮老实得像头牛一样的舅舅从吉林迁回了户口,盖了三间瓦房,成了家......那期间,她既是房屋设计,又是盖房指挥,还是搬砖和泥的民工。直到现在我还纳闷,凭母亲当时那肝病初愈的身体,那羸弱的不到九十斤的身子骨,却能把外祖母的遗骨从五千里以外挑回来和外祖父合葬,又帮自己的兄弟成家立业,她不是凭的一腔孝心又是什么呢?
反思自己,对父母家庭倒也能尽到责任。1968年刚工作时,我的工资是每月33元,我除了吃饭每月都给母亲寄10元;1974年,我的工资是每月48元,我给母亲寄15元,尽管那时我已经娶妻生子,但给母亲寄钱似乎已成习惯。大概就是我寄的钱给母亲日后去吉林尽孝攒盘缠做了些贡献吧。我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就是回家的次数太少了。每想起每次到家时母亲灿烂的笑容,每想起每次离家时母亲眼眶中的泪花和风中飘拂的白发,我就一阵阵心酸。
想起母亲,要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了。所以,一篇文章开笔就收不住。母亲是一位顾大局识大体,集忠孝仁义爱于一身的母亲,是一位鞠躬尽瘁、吃苦耐劳、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母亲。照父亲的话说:“她的一生除了辛劳,没有享过一天福!她的心中装着所有人,唯独没有她自己!”——这就是我的母亲,我的让我每每羞惭无比、再难以报答的亲娘。
【诗人简介】王守安,河南滑县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经济专家,研究员,作家,诗人,文学与书画评论家。现为河南省品牌联盟主席团主席,河南省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兼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文学创作成果斐然,以安歌、田雪为笔名,在省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文学与书画评论、报告文学等1500余篇,出版《岁月里流淌的歌》《红水河的歌》等诗集、散文集10部。经济管理著述颇丰,发表经济管理论文(著)135篇(部),其中35篇(部)获部省级以上奖励。曾获中国十年改革创新奖、机械部管理创新奖。河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