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六十年前那场人虎之战,两千人落于虎口,三千华南虎遭猎杀
如果生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陕西镇坪猎户周正龙,绝不会用一张年画虎的照片,来冒充华南虎,落得贻笑大方,甚至以他高超的捕猎技术,还可能成为像湖南“打虎王”陈耆芳那样的打虎英雄,受到国家表彰。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建国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重温那场惨烈的人虎之战,来寻求人与自然相亲相杀的根源。
一、虎患频发的原因
事实上,虽然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十几年战火的洗礼,建国之初,我国的野生华南虎数量,仍然还有4000多头,数量比世界上所有其它种类老虎总和都要多。
(曾经遍布各地的华南虎)
当时,南方的湖南、广东、福建、江西等省,虎患频发,仅湖南耒阳县在1952年一年间,就有120多人被下山的老虎咬死,遭掳走的家畜多达上千头,几乎华南虎分布的地区,都有人落于虎口的报告。
一向生活在山中的老虎,开始频繁下山攻击人类,掳食牲畜,这使得人们以为,老虎太多了,胆子越来越大,不进行捕杀难以保证民众的安全。却没有人明白,这场各地频发的虎患,其根源,却是人们对老虎栖息地及食物链的破坏。
(打虎队和抓住的幼虎合影)
土地改革后,各地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大规模开垦山林搞农业种植,使得野猪、野羊等动物的栖息被破坏,这些动物对庄稼的破坏,又招致农民大量捕杀,如此一来,老虎失去食物来源,只能向村庄靠近,捕食家畜伤害人类。
同时,建国之初湖南一些山林地区剿匪活动尚未结束,连天的枪炮声,使得老虎不得不重新寻找栖息地,在经过沿路的村庄时,对人畜造成伤害。
所以,在那个年代,不是老虎变多了,而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它的食物链和栖息地,为了生存,它只能下山和人争夺地盘和资源。
甚至1957年,在湖南通道县高坪村,由于村民们上山捕捉虎崽,引得近百头老虎将村庄团团围住,直到虎崽放出,老虎们将家畜咬死殆尽后,才返回山林的事件。
(打虎队展示战利品)
二、轰轰烈烈的打虎运动
华南虎频频伤人,捕杀农村赖以耕种的牲畜,换来的是军队和民兵的协同围剿。以及政府将华南虎和熊、狼、豹并列为“四害”,开展全民性质的“打虎除豹保平安”活动。各地把打虎上升到剿匪同等高度,誓要把华南虎赶尽杀绝,一场轰轰烈烈的人虎之战正式打响。
从1952年起,全国各地农村的打虎队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仅湖南就有一千多支,华南虎落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随着打虎运动的深入,各地纷纷涌现出无数打虎英雄,比如炎陵县的钟永泰,陷阱诱捕活捉11只老虎,猎杀野猪、山羊4.69万只;同县的陈昌奎先后猎杀12头大虎,仅大儿子出生那天,他就扛回三头大虎。
(民兵打虎队)
而要论打虎最多的,还当属我们开篇说到的耒阳人陈耆芳,他所带的打虎队,从1952年到1959年七年间,就猎杀华南虎达138只,凭着这个战绩,陈耆芳被人誉为“当代武松”,还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被广为宣传。
三、人虎之战,没有胜者
陈耆芳出生在猎人世家,深谙猎虎之道,原本以打猎为生,并不专门打虎。直到1952年,14岁的孙子陈青乃命丧虎口,他才发誓专杀猛虎,虎患不除决不封刀。
当年年底,耒阳在县政府礼堂召开打虎队成立大会,陈耆芳被推举为队长。每名入选打虎队的成员,政府每年发给补助粮食300斤。
(打虎英雄陈耆芳)
在一篇当年的新闻报道中,作者这样称赞陈耆芳的打虎队,“全队消灭虎豹105只,野猪132头,野羊2157只,箭猪203只,狐狸415只,兔子376只,鸟类1612只。打虎队员们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卫了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全国各地的打虎队也不甘落后,从1950年到1960年,整个华南虎分布省份,至少猎杀华南虎3000头以上,其中不乏虎崽及幼虎。
声势浩大的打虎运动,使得丛林深处的老虎受到惊扰,转而更加频繁下山,进入村庄猎食,据统计,1952年到1962年十年间,仅湖南全境,就有2000余人惨落虎口,家畜损失数以万计。
(村民和陈耆芳打死的老虎合影)
枪械和火药的大规模使用,使得这场并不对等的人虎之战,最终使华南虎种群在短短20年内,面临灭顶之灾。
1973年5月,在华南虎数量已经为数不多情况下,农业部仍然允许控制限额捕猎华南虎。1979年,突然意识到华南虎即将灭绝,农业部将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可是为时已晚。据1981年统计,野生华南虎仅存150只到200只之间。
在现代人类向山林进发,扩大生产领地的过程中,历史上一直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华南虎,终于在这场人虎之战中,以野外灭绝的形式,宣告一个物种的即将消失。但这场相杀,注定没有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