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的碉楼让清军损兵折将,那上面果真视野开阔,适合人居住吗

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您要问什么最具特色,那一定非房屋建筑莫属,比如湘西苗族的吊脚楼,福建土家族的土楼,还有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不过最令人惊奇的还是四川藏族的碉楼。现如今,大大小小的碉楼遍布在四川阿坝地区,外地人都说碉楼视野开阔适合居住,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编不得不给您说一下大小金川之战,因为是这场战役成就了碉楼的美名。清乾隆年间,四川大小金川地区发生多次叛乱,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安稳秩序,于是乾隆皇帝决心出兵大小金川平乱。公元1747年,乾隆派川陕总督张广泗入川,结果无功而返,后又派四川提督岳钟琪讨伐金川,但是也未能彻底解决叛乱问题。一直到公元1776年,金川之役才完全结束,是清朝历史上最艰难的战役,前后历经30年,累计派兵60万,投入7000万两白银。

然而,大小金川只不过是西南的一隅,区区弹丸之地也不过5万多人口。既然如此,为何清朝大军难以攻下呢?其实原因也有很多:第一,乾隆时期国泰安康,很多将领都没有经历实战,所以初上战场毫无经验,只能吃败仗了。第二,大小金川地区虽然面积很小,但是山坡陡峭地势险要,一般平原地区的士兵入川之后肯定不适应这样的环境。第三,大小金川碉楼林立,这些碉楼对清军来说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钢铁战士,它们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清军削尖了脑袋也进不去。

在大小金川之战前,中原地区的人根本不知道有碉楼这种建筑,就连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都连连称道。有意思的是,清军为了攻克碉楼,还在北京城外修建了几座类似的碉楼让士兵训练,由此也让碉楼声名鹊起,成为后来的一种时髦建筑。

碉楼历史悠久,如今已经无法再探寻它的起源,不过最早的记载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即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历史学家表示,邛笼就是碉楼的原型,现在西南地区还将石屋称之为邛笼。在《隋书· 附国传》中,有对碉楼详细描述:每级丈余,以木隔之…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贼盗。

建造碉楼的主要材料就是石块,参和黄泥和木板累积而成,从最早的四角碉楼,演变现在的六角,八角,甚至是十二角碉楼,而且高度从几米,到十几米和几十米都有。当地居民表示,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碉楼,因为碉楼除了是防御工事之外,也一个是家庭财富和社会的地位象征,所以营造碉楼也算是一件面子工程。在川西地区,很多游客看到碉楼都不禁赞叹,但同时也很纳闷为什么他们不住在碉楼里面呢?一开始小编也很纳闷,后来问了一些当地村民才明白:

首先,碉楼的入口很高,它不同于我们中原地区的房屋,门就在地面上。因为碉楼的属性是军事防御工事,所以地面不设置门,从而在高于地面3-5米的碉楼墙壁上开口,人如果想进入碉楼的内部就必须搭独木梯。另外,用独木梯爬上来之后,还要将梯子提上来搭在碉楼内部,否则其他人会沿着梯子爬进去。因此,碉楼上下太困难,对生活来说极为不便。

其次,碉楼内部空间狭小,一般只有十几个平方,有的甚至连一张床都放不下。因此,如果人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狭小的空间里面,要不了多久就会感到压抑和烦躁,对内心也是一种极大的煎熬。最大的问题是,碉楼内部用水不方便,甚至上个厕所都费劲,还弄得一屋子都是味道。总而言之,碉楼是很好地防御工事,但不是最佳的生活场所,所以无人居住。

最后,碉楼的石块垒砌的,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通风性,内部不干燥,也不潮湿,在夏天是很好地纳凉场所。然而,一到冬季寒潮来袭的时候,碉楼就成了冰窖字,晚上在里面根本不保暖,盖上好几床厚棉被都无济于事。另外,也无法生火取暖,因此碉楼通风性很好,一堆木材根本不禁烧,一会就燃烧地干干净净,最关键是地还存不住暖气,让人直哆嗦。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