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集福,你需要这个
中医学苑
春节临近,你集齐几套五福了?
今年的集福好像特别容易,据说分分钟就好几万人集齐了,那一连扫了5张和谐福的我,就有点让人想不通了。
中药中有一味大概适合现在的我。
它就是,莱菔。
来福来福,听着就吉利。
据《本草图经》载:
芜菁及芦菔,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南北皆通有之。芜菁即蔓菁也,芦菔即下莱菔(音卜),今俗呼萝卜是也。此二菜北土种之尤多。芜菁四时仍有,春食苗,夏食心,亦谓之苔子,秋食茎,冬食根。河朔尤多种,亦可以备饥岁。
这不就是萝卜吗?!
别急,《本草图经》中还说:
菜中之最有益者惟此耳。
常食之,通中益气,令人肥健。
《嘉话录》云:诸葛亮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即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斸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博乎。
刘禹锡曰:信矣。三蜀江陵之人,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是也。其实夏秋熟时采之。仙方亦单服。用水煮三过 [过:《大观》作“遍”,《政和》作“过”],令苦味尽,曝干,捣筛,水服二钱匕,日三。久增服,可以辟谷。
今天的芜菁跟萝卜是两种东西,它们同属于十字花科,芜菁成熟后肉质比较松软,可作为主食食用,所以《本草图经》说它“可以备饥岁”。而萝卜脆嫩多汁,具有“化痰消积、止渴宽中”的作用。
不过两者在药用价值上有相近之处,均能宽中下气,利湿解毒。
(芜菁)又治 [又治:《大观》无此二字]发黄,下小肠药用之。
又主青盲。崔元亮《海上方》云:但瞳子不坏者,疗十得九愈。蔓菁子六升,一物蒸之,看气遍,合甑下,以釜中热汤淋之,乃暴令干,还淋,如是三遍,即取杵筛为末。食上清酒服二寸匕,日再。涂面膏亦有用者。
又疗乳痈痛寒热者。取蔓菁根并叶,净择去土,不用水洗,以盐捣敷乳上,热即换,不过三、五易之,即差。冬月无叶,但空用根,亦可,切须避风耳。南人取北种种之,初年相类,至二、三岁则变为菘矣。
莱菔功用亦同,然力猛更出其右。断下方亦用其根,烧熟入药。尤能制面毒。昔有婆罗门僧东来,见食麦面者,云此大热,何以食之。又见食中有芦菔,云赖有此以解其性,自此相传,食面必啖芦菔。凡人饮食过度饱,宜生嚼之,佳。子,研水服,吐风涎甚效。此有大、小二种:大者肉坚,宜蒸食;小者白而脆,宜生啖。
《尔雅》所谓葖,芦肥。郭璞云:紫花菘也。俗呼温菘。似芜菁,大根。一名葖,俗呼雹突。然则紫花菘、温菘,皆南人所呼也。吴人呼楚菘,广南人呼秦菘。河朔芦菔极有大者,其说旧矣,而江南有国时有,得安州、洪州、信阳者甚大,重至五、六斤,或近一秤,亦一时种莳之力也。又今医以治消渴,其方:出了子萝卜三枚,净洗,薄切,曝干,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 [二:《大观》作“三”,《政和》作“二”]钱,煎猪肉汤澄清调下,食后临卧,日三服,渐增至三钱,差。
除此之外,莱菔更成为春节集福必备良药。
好了,我先啃个萝卜,再去扫福,相信必能集齐全套。
要是还不齐,就再啃一个。
图文并茂 考证详明
李时珍力赞的本草经
火速扫码获取
据说关注本号的人都能五福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