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痰热蕴肺,阳气暴脱型肺痈)

中医起源于急救医学,自古因虫兽咬伤、跌仆损伤、金刃刀伤、食物中毒、难产婴夭等,渐而产生急救医学。中医急诊急救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中医生存的底线。数千年来拯救民众于危急病之中,确保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十九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医急诊之学逐渐湮没而无人问津,似有趋向自生自灭之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医院校无中医急诊学课程,中医医院亦无急诊科和急诊医生,一是因为中医界尚未完全从民族虚无主义阴影中解脱出来,二是彼时尚缺乏急诊急救的中医师资力量。二十世纪末,中医界方醒悟中医尚有急诊急救之瑰宝,中医院校及医院相继开设中医急诊学和设立中医急诊科,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甘肃名医李顺保先生的主持下,编撰了《古代中医急救医书全集》(学苑出版社,2011年)、《中医急诊临床实用手册》(学苑出版社,2014年)、《中医急危重难医案选注》(学苑出版社,2016年),三本中医急诊急救类医籍,希冀对中医急救医学的发展作出绵薄之贡献。
23
高热(感染性疾病)
痰热蕴肺,阳气暴脱型肺痈(肺炎)

痰热蕴肺,阳气暴脱型肺痈(肺炎)

患者,男,26岁,民工,1996年2月5日急诊。1周来咽痛、咳嗽、咳痰,间有畏寒发热,未予治疗。3天前发热、咳嗽加重伴胸痛1天,来院急诊。查体:T:39.8℃,心率:116次/分,血压:7.5/5kPa。神情淡漠,气促,28次/分,右下肺闻及湿性啰音,叩诊音浊,有明显叩痛,血常规示:白细胞12.4×109/L,中性粒细胞0.85,胸片示:右下肺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中医四诊合参:四肢厥冷,气促汗出,脉细微,舌红苔黄腻。证属痰热蕴肺,邪毒内陷,阳气暴脱。急以救逆固脱、清肺泄热,取艾条灸关元,以穿琥宁、鱼腥草注射液各10支,静脉滴注。艾灸10分钟后,血压缓升到10/6kPa,30分钟后,血压维持到12/8kPa,四肢微温。改用电针取关元、足三里穴留针,60分钟内,血压继续保持12/8kPa,停针观察血压未见明显下降,维持在11.5/7.5kPa。3小时候后血压又复降到8/6kPa,再次艾灸关元,并加用参附注射液40ml静脉推注,100ml静脉滴注,15分钟后血压升到14/9.5kPa,四肢转温,继以静脉用药,24小时后撤除参附注射液,血压依然稳定在13.5/9kPa,以穿琥宁、鱼腥草注射液治疗1周,复查血常规正常,胸片示右下肺炎吸收。

按:患者虽年轻但劳力过度、延久不治,邪毒内陷,阻遏阳气而呈厥脱重症,取针灸疗法历来是中医救治危重症手段之一。《扁鹊心书》云:“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临床用之确实有效。根据现代研究,艾灸和针刺关元有改善血流动力学,防止缺氧加重,延缓休克的发展。但由于该患者厥脱重而单以艾灸、针刺,未能长效救厥固脱,再以参附和间歇艾灸关元,厥脱重症于24小时得以纠正,疗效显著。

(方正龙.知常达变辨证救治厥脱重症三则[J].中国中医急症,1996,5(4):176. )

评:关元,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主治中风脱症,晕厥,休克等。参附汤有回阳、益气、固脱之功,常用于元气大亏、阳气暴脱的危急重症。现代研究表明,参附汤具有延长动物耐缺氧时间、保护心肌、增加冠脉流量、抗心律失常、抗休克、抗脂质过氧化及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所以针刺关元及参附静滴是中医急救中的重要方法。

(田旭东)
(本文选自李顺保 主 编《中医急危重病医案选注》学苑出版社出版.  2016.3)
《中医急危重病医案选注》
目    录
第一章 高热(感染性疾病)
肺热郁闭、气津两伤、夹痰夹水夹瘀型高热神昏(超级细菌感染)………(1)
热毒炽盛、气血两燔(金葡菌肺炎并败血症)……………………………(4)
火热炽盛、内扰心神型高热神昏(急性上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并感染
性休克)…………………………(6)
邪伏少阳胆腑型高热(不明原因高热)……………………………………(8)
暑入阳明、气阴两伤型暑温(败血症)……………………………………(9)
暑热蒙窍、气营两燔型暑温重证(流行性乙型脑炎)……………………(10)
湿遏热伏型暑温(高热惊厥)……………………………………………(12)
气阴两虚、湿遏热伏型高热昏沉(亚急性败血症)……………………(13)
脾虚湿遏、湿重于热型暑温(高热抽搐)………………………………(15)
毒邪内炽、伤营入血型痈脓(副大肠杆菌感染败血症)………………(17)
毒热内盛、阴阳欲脱型厥脱(出血热并感染性休克)…………………(18)
阴阳不济,阳气外脱型脱症(感染性休克)……………………………(22)
气阴两虚、湿毒蕴结三焦型内伤发热(亚败血症)……………………(23)
阳明病经证型发热(感染性休克)………………………………………(25)
风温犯肺,痰热结胸型感冒(重症感冒)………………………………(28)
痰瘀内阻,气阴两伤型风温(非典型性肺炎)…………………………(30)
邪伏膜原型湿温(肠伤寒)………………………………………………(33)
湿遏热伏型湿温(流行性感冒) …………………………………………(35)
热极生风、痰迷心窍型高热惊风(病毒性脑炎)………………………(37)
热邪炽盛,灼伤肝阴型痉病(散发性脑炎)……………………………(38)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头痛(结核性脑膜炎)…………………………(39)
邪热袭肺、气虚亡阳型脱证(老年性肺炎并感染性休克)……………(41)
邪热入里、热入心包型风温(肺炎)……………………………………(43)
痰热壅肺、表里同病型肺痈(老年肺炎合并心衰)……………………(44)
湿热内蕴型肺痈(肺部感染并感染性休克)……………………………(46)
热毒鸱张、正气已亏型肺痈(金葡菌肺炎并脓毒败血症)……………(48)
腑实壅滞、肺失宣降型肺痈(肺炎合并心衰)…………………………(51)
风热犯肺型肺痈(老年性肺炎)…………………………………………(52)
阳明热证、气阴两伤型肺痈(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54)
痰热蕴肺,阳气暴脱型肺痈(肺炎)………………………………………(55)
温邪化火,火毒逼迫气管型高热(病毒性肺炎)………………………(57)
风邪外束,内热炽盛型咳喘(大叶性肺炎)……………………………(58)
脾肾两虚,痰热内蕴型咳嗽(肺脓疡)…………………………………(59)
痰热壅肺、清肃失权型肺痈(肺部感染)………………………………(62)
(0)

相关推荐

  • 清骨散治疗白血病

    piao-peng 本人治疗过三例白血病,初诊第一例时印象最深刻的是患者手足心热,当时脑子里灵光乍显,清骨散跳入脑海,如是采用此方加减.患儿服用半月,血常规均调到正常,当地三甲医院血液科说,如果此结果 ...

  • 肺腑之言

    前阵子看了一位小学生 说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起因是19年2月因腺病毒感染于某医院住院治疗,经ICU积极治疗两月转普通病房半月出院.   听到腺病毒的时候 我脑子里就咯噔一下   这个病名我太熟悉了 当 ...

  • 老年肺炎合并心衰(痰热壅肺、表里同病型肺痈)

    中医起源于急救医学,自古因虫兽咬伤.跌仆损伤.金刃刀伤.食物中毒.难产婴夭等,渐而产生急救医学.中医急诊急救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中医生存的底线.数千年来拯救民众于危急病之中,确保中华 ...

  • 【欧阳锜:清肺解毒汤-各型肺炎、肺脓疡、肺癌等,证属痰热蕴肺】

    清肺解毒汤 [组成]瓜蒌皮10g,紫菀12g,臭牡丹15g,鱼腥草15g,葶苈子10g,薏苡仁15g,甘草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清肺化痰,肃肺解毒. [主治]各型肺炎 ...

  • 小儿肺炎 痰热闭肺型

    车前子     莱菔子      葶苈子        前胡          蓝星       瓜蒌       海蛤粉

  • 【孙宏新:二金合欢皮汤-肺部感染、痰热蕴肺证】

    孙宏新,1969年出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参与多项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主持省级科研攻关项目3项:获2 ...

  • 探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发布时间:2017/9/27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作者:刘敏[导读] 探讨并分析观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望奎县中医院  1521 ...

  • 支气管扩张症(痰热壅肺型)治疗方

    [症状]咳嗽,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口苦口干,胸胁隐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凉血止血. [方药]<千金>苇茎汤加减. [组成]芦根30克 冬瓜仁15克 桃仁12克 生 ...

  • 支气管哮喘{热哮(痰热壅肺)型}治疗方

    [症状]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不恶寒.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 ...

  • 支气管炎(痰热郁肺型)治疗方

    [症状]咳嗽气急,痰多黏稠色黄,咯痰不爽,口干便秘.舌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 [组成]桑白皮10克   黄芩12克   山栀10克   浙贝9克    ...

  • 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治疗方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痰多色白,咯痰釉稠,胸闷脘痞,纳差腹胀.舌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组成]半夏9克   茯苓12克     陈皮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