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丨如何解读文人画与院体画的差异
·宋朝皇帝宋徽宗 赵佶
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
宋人院体画是中国古代宫延画的顶峰,而且是古代艺术史上的高峰之一。宋人院体画从北宋到南宋(公元960-1279)三百余年间,一直呈上升之势,技巧愈加脱俗。
今天当我们面对宋人院体画时仍然不能不为之动容。
宋人院体画对物象的细腻刻画,由于有了诗意的注入,立即有了灵魂、有了新的生命、有了刻画的宗旨,变得鲜活起来;作为一种风格一直延续至今;而且作为承先启后一个重要环节,宋人院体画为古代绘画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瑞鹤图》宋赵佶绢本设色纵51厘米横138.27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在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 门上方彩云缭绕, 神态各异的丹顶鹤翱翔盘旋, 空中仿佛回荡着悦耳动听的仙鹤齐鸣的声音。宋徽宗的书法风格挺健秀丽, 称瘦金体, 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此画就有宋徽宗的瘦金书题诗并记:“清晓觚棱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似拟碧鸾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徘徊嘹吠当丹关,故使憧憧庶俗知。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
·《腊梅山禽图》宋赵佶绢本设色纵82.8厘米横52.8厘米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一株腊梅枝干略弯而劲挺直往上伸,极富弹性,互相交错而有变化。枝头几点黄梅开放,似乎有阵阵清香袭来。腊梅枝头上的一对山雀相互依偎均向着左侧画面,将观者视线引向画外。刻画工整细致,富有生活情趣。腊梅枝干以劲细墨笔钩勒,再用水墨渲染;山雀、萱草均用水墨画出。笔墨的细粗、干湿配合协调和谐。左下有画家以瘦金书的题诗一首:“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芙蓉锦鸡图》宋赵佶绢本设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占据《芙蓉锦鸡图》画面主要位置的是秋天不怕霜冻的木芙蓉和枝上停留的美丽的锦鸡。各种景物的布局宾主分明,疏密有致。芙蓉花的妩媚鲜艳,秋菊的萧疏挺立,蝴蝶的翩翩起舞,也都刻画得生动传神,极富真实感。画的右上方有赵佶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这便点明了此画通过描绘五彩斑斓的锦鸡,是为了颂扬它们具有的儒家五种伦理品德—文、武、勇、仁、信。造型精致,设色浓丽,晕染细腻,也传达出皇家的雍容富贵气派。
·《花篮图》宋李嵩绢本设色纵26.1厘米横2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嵩,中国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上半叶。他少时曾为木工,后成为画院画家李从训的养子,成为“画院待诏”。绘画上得其亲授,擅长人物、道释,尤精于界画。李嵩在花鸟画上也有不俗的实力和功力。此《花篮图》就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花鸟画精品,画上钤有“神品”等多方收藏印章。
·《果熟来禽图》 宋林椿绢本设色纵26.9厘米横2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林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工画花鸟,淳熙年间曾经任画院待诏,金带。《果熟来禽图》画面构图采取稳定的三角形,从左端上部四分之一处到右下角,被一枝优美饱满的檎果所占据。树叶错落有致,连阴、阳面、叶柄转承等细节都一一罗列。果枝上栖息着一只小雀,其视线向着右上方,似有飞跃之意。小鸟可谓画中的点睛之笔,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此画的款识仅有“林椿”二字,没有作者印章。
·《葡萄草虫图》宋林椿
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见《虚斋名画录》)。上有林椿题名。《图绘宝鉴》云:林椿,钱塘人。工画花鸟翎毛,师赵昌,敷色轻淡,深得造化之妙。淳熙年(1174—1189)画院待诏。赐金带。
·《狸奴小影图》宋李迪绢本设色纵23.5厘米横24.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迪是南宋画家中最能工画走兽的,他最善于捕捉小动物刹那间的生动表情和特定行为动作。《狸奴小影图》描绘了一只娇小灵动的狸猫的形象。画中的狸猫双目圆瞪,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某个对象,身姿娇柔可爱,尤其是细部的刻画,可体现李迪在状写物象时的深厚功底和独到的观察力。此画笔法生动,粗中有细,工笔细致中还带有些许的粗率,是一幅生动写实的绘画精品。
·《禽浴图》宋李迪绢本设色纵24.7厘米横24.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构图简洁,仅绘一禽一木盆,然丝毫不觉画面单调,反而很是整体严密。画中小鸟采取的是李迪一贯的俯视之态,跃跃欲试的生动姿态尽现眼前,很富生机和活力。画法也细腻工整,秀丽巧密。
·《桃花山鸟图》宋佚名绢本设色纵23.8厘米横24.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采用双钩填彩法,用线工整挺秀、生动流畅、柔中带刚,画家追求的不是线的形式变化,而是对质感的表达。花瓣密集写实,鸟的羽毛细而柔,尾羽敷红色,有透明感。画面色彩雅致,鲜花轻敷淡染,一点也不矫揉造作。
·《秋葵图》宋佚名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6.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无署名,南宋人作。写秋葵一枝,工笔勾勒填彩,花瓣用粉细勾,叶用重绿,姿韵生动,重彩渲染,布局严谨。两朵开着的花与疏疏的叶子,充分表现出秋葵的神态,是南宋写生佳作。
·《山茶霁雪图》 宋佚名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24.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上无款。画面画山茶一枝,由左上角向对角斜出,舒其柔条,生发青空。画家不取静观之势,而是从动态中来描摹物态,可谓匠心独运。山茶花叶娇艳,临风轻举。尤其突出的是花瓣花叶上残余的霁雪,那种即将消融的白色与红色的花瓣、深绿的花叶构成一种色彩的绚烂和对比。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
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
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文人画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
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
他们眼中的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梅,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洁身自好;竹,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孤标傲骨;山水、渔隐则不问世事,淡漠名利。
文人画重墨趣,运用墨的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这些在绘画作品当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强烈的主观意识,都是文人画的精髓。
·《南枝春早图》王冕立轴绢本墨笔 151.4×52.2cm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枝早春图》:此幅墨梅老干新枝,昂扬向上,豪放不羁,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画中以“飞白法”画枝干,兼有书法笔意,运笔风神峭拔,挺劲潇洒,自下而上,一气呵成。画细梢或如铁鞭鹤膝,或如弓梢钓竿,俱气足力满、顿挫有韵。王冕一改扬咎之等画梅旧法,以枝多花繁为一大特色。此图中枝繁花茂,但繁而不乱,疏密有绪,圈花点蕊,别出新意,显示了枝干劲俊、千花万蕊、天真烂漫、生机盎然的艺术效果。
·《潇湘竹石图》苏轼,纵28厘米,横105.6厘米,绢本,水墨,中国美术馆收藏
《潇湘竹石图》构图奇特,匠心独运,长卷式构图,高度的艺术概括使画面充满张力,使人在“窄窄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这是以竹石寄托文人精神情怀的中国文人画典范之作。
·《 荷花图》陈淳 手卷水墨纸本壬寅(1542年)作
中国画,尤其是陈淳一路的写意画,使用纸和使用绢的方法有相当的差别,像陈淳洒落写意作风的画家,适宜于在纸上一挥而就,此卷花卉的材料无疑对作品的价值增色不少。另外,花卉手卷,在陈淳的绘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尤其是那类亦画亦题的长卷形式,是在陈淳手上得以完善、完美。陈淳是一位诗、书、画全才,手卷这种形式,可以充分显示作者诗、书、画三个方面的修养和水准,亦便于作者诸多方面的比较,品味和联想,这是文人展示多方面才华的一个最佳园地。
·《行书珊瑚帖》宋代 米芾 纸本墨迹 纵26.6厘米 横47.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珊瑚帖》的书写材料很特殊,竹纸,浅黄色,纸上竹纤维较多。据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用竹纸书写的作品。该帖释文为:“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珊瑚一枝(画珊瑚笔架一座,旁书“金坐”二字)。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鹊华秋色图》赵孟頫 图卷,纸本,设色画。纵:28.4 厘米,横:90.2 厘米
此幅向为画史上认定为文人画风式青绿设色山水。两座主峰以花青杂以石青,呈深蓝色。这与州渚的浅\淡、树叶的各种深浅不一的青色,成同色调的变化;斜坡、近水边处,染赭,屋顶、树干、树叶又以红、黄、赭。这些暖色系的颜色,与花青正形成色彩学上补色作用法。运用得非常恰当。
·《望富春山居图》黄公望纸本,水墨。
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墨梅图》王冕立轴纸本墨设色纵68厘米横2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墨梅图》:此图梅枝倒挂,枝条生长茂盛,伸展交错,呈四出之势。枝头缀满花朵,或含苞欲放,或初绽花蕾,或盛开怒放,或残美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画中一改宋人画梅“疏枝浅蕊”之法而以繁花万枝,千丛万簇胜出,更显风神绰约。用笔挺劲有力。行枝连续如弯弓秋月,圈花“一笔两顿挫”,简洁畅利。笔法洒脱,繁花似锦,无妩媚纤弱之态,反显清贞孤傲的气概,显示出画家不凡的创造能力。图中自题诗五首,雄奇跌宕,直摅性灵,使画品、诗品、人品融为一体。
其他人还看
059:懂了宋画,你就了解了国画的半壁江山
122:他什么事都做得好,就是不会做皇帝
123:古代007,《韩熙载夜宴图》背后的阴谋和丑闻
回复完整数字获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