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大学 你该收获什么

走过大学你该收获什么?

刘国明

自古至今,大学校园曾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圣地。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该怎样度过?是沉浸在五彩光环中享受胜利的欢歌,还是把大学作为新的起点扬帆远航?同样是走过大学,你想要收获什么?

积累知识,处处留心皆学问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读书。大学的学习,主要包括课堂学习、实验操作、图书馆学习、互联网学习等方式。要提高课堂听课效果,潜心向老师学习,师生互动是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的最好方法。到图书馆博览群书,可以最大限度地开阔视野。1918年,毛泽东得到了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在阅览室管理15种中外报纸,毛泽东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每天可以进行大量阅读。他回忆这段经历时说:“一到了图书馆,就像牛进了菜园,拚命地吃!”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书始终不离毛泽东的左右。一代伟人,胸怀大志,博览群书的精神,无不激励着我们发奋读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到互联网上学习,广泛涉猎各个领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最新动态。笔者在与大学生的交谈中发现,现代大学生普遍重视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他们认识到利用互联网学习可以实现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社会竞争力。

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人李开复在谈找工作时说,一是永远不要停止学习,二是和你专业有关的技术一定要会使用,三是要挑一个好老板,一个你能够学习的环境,最好找一个愿意培养员工的企业。自学能力是保证一个人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微软公司曾做过统计,在每一名员工的知识贮备中,只有大约10%的部分是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其他都是进入微软后学习得来的。美国人类资源研究所心理学家赫伯特·格乔伊曾说:“未来的文盲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要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接受最新学术成果,说不准哪场报告会、哪本书的某个观点就会改变你的一生。

培养能力,命运由自己主宰

  最近,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对北京、上海116家用人单位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最看重的因素依次为:社会实践和实习兼职情况,专业,毕业院校,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性格、爱好、特长。从近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单位招人更注重的是工作能力,所以在大学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加强各种技能的训练。

一项面向浙江省14所不同类型大学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学习情况整体上处于理性发展的状态,学生学习重心倾向于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着力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现代教育的目的,已由过去的谋生、就业、传授知识和培训技能,转变为培养和发展各种能力。教育不仅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能力,是为了做事。做事能力的培养包括许多方面。在校期间,很多学生选择适当课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课余时间的文体活动,在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也锻炼了组织能力,与同学结下了更深厚的友谊,许多政治家都是业余文体活动的爱好者和组织者。近年,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组织机构也在不断壮大,有志青年都要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锻炼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人格历练,从提高素质做起

  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强大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需要集团的合作和诚信的作风去维系。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香港巨富李嘉诚,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特别注意人格与品性的培养。他的两个儿子在八九岁时,李嘉诚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学习父亲“不赚钱”、以诚信取胜的学问。后来,两个人以优异的成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想在父亲的公司里干一番事业,但被李嘉诚毅然拒绝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吧。”兄弟俩于是去了加拿大,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把房地产公司和一家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非常有名的商界精英。

  人格的历练,需要社会实践和较长时间的锻炼。责任意识、能力培养、人格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在大学期间,要树立诚信意识,这是一切合作的出发点。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交友的起码知识,也是做人的首要问题。要善于在同学中建立友情,在共同的生活、学习中互相帮助、沟通情感,这将是你一生中无尽的财富。要具备完美人格,需要长期的修养和不间断的磨炼,养成与人相处、和谐共事的良好心态,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

学好知识,做好学问,是对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培养能力,增长才干,是社会工作的迫切需要;锤炼人格,学会做人,是大学的最终目标。做到了这三点,你就为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准备。正如有位家长说的:“我送孩子来上大学,首先让他成人,让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才是成材,将来能够尽他的能力为社会做些事情。如果只是出来混时光、虚度岁月,我宁肯不让他出来上学。”

《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22日第6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