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在头条上提问:三观不同的夫妻该不该离婚,那些三观不合还能和谐相处的伴侣都做对了什么?确实,夫妻相处真的没有那么简单,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何况是朝夕相处的人。
种种行为习惯和信念的不同,都会让我们觉得和对方是“三观不合”的。看了一些人的回答,赞成应该离婚的言语犀利,似乎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赞成不该离婚的引用各种事例,将话说得圆满。这给我一个感觉,前者是生硬的,后者是圆润的,就像夫妻相处之道,不同的“道”一定会推演出不同的相处状态。其中一个回答我很赞同,没有所谓的三观不合,夫妻本是个共同体。好的夫妻,就是在相处中,在情绪、行为和习惯、甚至个人成长等方面,逐渐趋于一致。我曾听一个很好的朋友说,她在结婚以前从来不骂粗话,但是丈夫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骂起人来一套一套的。刚开始她很吃惊,也很生气,后来可能自己骨子里也有与生俱来的要强性格,她也很自然地开始骂人。她骂起人来更狠,因为她文学水平高,她会将粗话和典故合起来骂,引得丈夫只能回敬她一句“最毒女人心”。当然,一个人好的行为习惯,也会带动另一个人的好行为习惯。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一直让人称羡。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愿意为对方改变,成为习惯共同体。
钱钟书在文学上是一个天才,但是在生活中将他称为“低能儿”一点都不夸张,他不但左右手不分,甚至连鞋带都系不紧,做饭烧火划火柴都要研究半天……
身为名门淑女的杨绛,对此没有一句怪罪的话,为了保证钱钟书的营养,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开始学着做家务做饭,后来竟也变成了行家里手,样样做得利索。
在杨绛的带动下,每次出去买菜的时候,钱钟书也会提着篮子跟在后面,帮杨绛拿菜,状态不错的时候还顺带着帮腔杨绛砍价。
后来,还学会了划火柴,烤面包,热牛奶,煮鸡蛋,冲香浓的红茶。养成了坚持为杨绛做早餐的习惯。
这样的生活用杨绛的话来说:“我们在一起就是冒险,搬家是冒险,自理伙食是冒险,能吃上红烧肉就是冒险成功。”
所谓好的习惯共同体,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在共同的习惯中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共同习惯的养成,是一点点渗透的缓慢过程。但情绪上的互相影响,只发生在一瞬间。情绪本身具有传染性,夫妻之间朝夕相处,很容易被对方情绪所影响。试想如果一方本身情绪不好,回来还要面对愁眉不展的对方,两人的相处自然轻松不到哪去。而且很多时候,越是亲密的人越是容易认同对方的投射。例如,丈夫最害怕别人瞧不起他不会挣钱,当妻子抱怨家庭开销不够用时,她只是希望大家都可以节省一点,或者她自己也在焦虑孩子太小无法外出工作。但在丈夫听起来那抱怨特别刺耳,他开始发脾气,骂妻子嫌贫爱富。妻子起初还会目瞪口呆,但是慢慢的她会想:“原来这是男人挣钱太少的原因!”这样她开始真的会瞧不起丈夫。至此丈夫已成功地将妻子变成了一个“我不希望你如此对我,你偏如此对我”的人。在这个事例中,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谁无辜或有罪,只因双方关系紧密,在情绪上相互投射和影响,才导致了矛盾的发生。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反作用力。就是说,你用什么样的行为和态度对待他人,他人也会用什么样的行为和态度来对待你。情绪上也是如此,一个人爱发脾气,对方只好学会发更大的脾气才能抗衡。只有两人都在用积极情绪互动时,关系才能更好地流动。我在参加心理学培训时曾听老师讲过一个极其搞笑的故事:学员小A非常崇拜某老师,只要是某老师说过的话,她都很认同。于是她在跟老公的谈话当中经常有这样的句式:某某老师说了,你应该这样做……后来这位老公就发飙了,直言道:“你以后去跟某某老师生活吧!”小A的问题在于,一直把自己摆在“对的”那个位置上,并因此时常感到委屈和抱怨。这对另一方来说是莫大的压力,他要么攻击,要么回避,双方间充斥着巨大的张力。如果其中一方占据高位而对对方进行说教,就会很容易招致对方的反抗、厌恶,甚至被动攻击,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我看过很多夫妻,在共同成长方面,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人开始读书,另一个人至少也会注意到书的存在;一个人开始学英语,另一个人也会懂得英语的重要性。闺蜜在孩子入幼儿园之后,马不停蹄地捡起了她自己的专业,她想的很简单,她只不过想找个对口的工作赶紧融到人群中去,在家里带孩子实在是太单调了。结果在她勤奋的学习中,她老公紧接着就被她认真的态度吸引了,很自觉地把自己余下的一级建筑师考完了。要知道,为了让他认真对待这件事,闺蜜在当初耗费了多少口舌!所以你看,不论是情绪、行为习惯,还是哪方面的觉醒或学习,根本没有所谓的“三观不合”。夫妻间没有绝对的独立,双方一直在互相影响,一方的情绪和态度可能会引起另一方行为的改变,另一方的行为可能又会反过来引发这一方更激烈的情绪。这中间没有对错之分,也不应该有对错之分,双方要做的是尽可能去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怎么发生的,什么才是更好的解决办法”。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什么样的丈夫就有什么样的妻子,你的妻子似水井,你在水中可照出自己,对你的妻子来说也是同样的。”丈夫与妻子本就是“共同体”,没有谁和谁的三观天生就百分百契合,而不契合的那部分正是我们自己需要觉察且改变的。当自己改变的时候,对方也就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