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故事】中山大学抗战时期在罗定
1938年10月,为躲避日本侵略军铁蹄的蹂躏,保存力量,支持民族持久抗战,中山大学以及广州的一些高校和中学,纷纷向内陆迁移。
迁往哪里可以继续办学呢?中山大学选择偏僻的罗定作为迁移安置地。罗定在抗战时战略位置很重要,是广东南路与广西、云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即使日本侵略军封锁肇庆峡,罗定仍然可以去西南大后方。况且,罗定也是很多地方维持生命的物资,如食盐等的补给地。随着各大都市的沦陷,交通受阻,火柴和照明用的煤油来源日渐缺乏,而罗定全县有百余家火柴厂生产火柴,罗定素龙下峒村村民梁清泉发明用松脂提炼代替煤油,解决夜间照明的问题。
中山大学档案馆保存的关于中山大学迁往罗定办学的调研报告
《国立中山大学佈告》山字第703号
1938年10月19日至21日,中山大学师生分批乘船往罗定。他们带着1185箱物资。这批物资是师生们在危难中抢运出来的,仅占当时全部校产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图书,和农学院丁颖、梁光商、张伟勋等教授负责运送的石牌稻作试验总场的数百个水稻品种种子和甘薯种苗。中山大学的人员和物资抵达罗定后,负责学校迁移和安置的人在罗定福安当铺办公,办理学校搬迁、安置事情。学校分部门、分学院安置在罗定的多个地方:学校总办事处,即校领导的办公地点在罗定城北牖明学校(牖明学校是时任县长辛星桥为董事长的公益性私立学校,原址即罗定学宫旁的原罗城北区小学);农、法、医三学院安置在罗定城内的罗定学宫、罗定中学、民众教育馆和榃卜等地;研究院、文学院、师范学院和图书馆安置在罗镜镇;理、工两学院安置在大湾镇;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安置在罗定县城泷江河对岸的塔溪乡。
中山大学抗战时期在罗定的办学地点——罗定学宫
随中山大学迁来罗定的,还有一批进步教授和校友,如黄焕秋、俞福亲、萧隽英、董爽秋和何思敬等。其中:黄焕秋,1933年就读中山大学文学院教育系,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在罗定和韶关(曲江)地区开展党建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山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党委书记等职务。俞福亲1935年就参加中山大学的“突进社”,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七·七”事变前,被中共广州市委派往参加国民党妇女会,负责对国民党妇女界上层的统战工作,1938年以战时工作队派驻罗定。萧隽英,广东大埔人,是邹鲁校长的同乡,1925年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系,回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在课堂上讲授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等著作,筹办“新宇宙月刊”、“群声报”、“大众生路”等刊物,宣传抗日救国,支援学生进步运动。董爽秋,1927年以柏林中国留学生代表身份出席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反帝大同盟国际代表大会,1930年任中山大学生物学教授,是罗定籍中山大学学生陈本昌的老师。何思敬,1927年在中山大学任法学院教授、副院长。1932年,他倾囊捐款支持十九路军抗日,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中山大学任教时,是罗定籍中山大学学生焦寿卿的老师。1938年何思敬从罗定转赴延安,任延安军政大学教授,法学院法律系主任等职务。
中山大学这些进步的教授和校友来到罗定,引领罗定的中学生抗日救亡的热情和爱国行动。1938年年底,400名中山大学师生集中在罗定县城中山酒店开会,商讨成立“中山大学三罗同学会”(三罗是指罗定、郁南、云浮),中共罗定县中心党支部宣传委员黄焕秋、青妇委员俞福亲出席会议,萧隽英、董爽秋、何思敬到会。会议决定成立“中山大学三罗同学会”,组织三罗籍中山大学学生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选举黄焕秋、俞福亲、谭朗昭、陈本昌、焦寿卿为同学会负责人,部署组织青年学生赴罗定的泗纶、罗镜及县城周边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宣传工作。“中山大学三罗同学会”基本为中共罗定县中心支部的外围组织。三罗同学会还积极组稿、捐资协办《三罗日报》,日报的组织发行工作由黄焕秋和有国民党员、共产党员双重身份、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回罗定中学任教的谭朗昭负责,俞福亲、陈本昌、焦寿卿负责报纸的编审工作,大沥社教实验区的女同志和胡克劢、辛绍卿负责校对,请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题写报头,社址设于罗定中学校内,由汇合书画印务店的张一鸣、陈公朗、吕友等承印,陈炳欣、萧锐负责发行工作。《三罗日报》前期由昌记栈小店协助印刷发行,1939年2月昌记栈被日军飞机轰炸后,《三罗日报》的印刷发行全由汇合书画印务店负责。《三罗日报》为16开版,重要节日、纪念日增出8开版,主要在三罗地区发行,也发至西江地区其他县、市,发行量1千多份,每份每月只收订报费国币4角,团体、学校订户仅收半费,办报经费由抗日救亡团体和社会开明人士捐助。《三罗日报》的办报宗旨是:宣传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以唤起民众战胜困难、争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信心。《三罗日报》以《新华日报》、《解放》等报刊的消息为转载的主要内容,中山大学通讯社也积极供稿,成为西江和南江流域最有影响的一份报纸,得到中共西江特委的赞誉与重视。特委书记刘田夫、宣传部长梁威林常常给予指导,并为该报撰稿。
继1938年12月成立“中山大学三罗同学会”后,中共罗定县中心支部受中山大学抗日先锋队的启发,策划筹建罗定县青年抗敌同志会(简称“青抗会”)。“青抗会”的立案,由有国民党员身份的谭朗昭和陈本昌负责。立案后,“青抗会”取得合法地位。“青抗会”既是青年团体,又是抗日团体,虽然在国民政府备了案,但工作是独立的。“青抗会”的会址,最先设在泷江医院对面的西华公司,后移到罗定县城内南关庙。“青抗会”的活动经费,多为会员缴纳的会费,如有急需则靠募捐或向政府申请。“青抗会”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开展戏剧、文学、图画、音乐等活动,创办流动识字班、民众夜校,组织慰劳队慰劳前方抗日将士,慰问受伤人员与出征军人家属,协助和发动救护、消防、征募等工作,发展分会,办理机关团体抗敌救亡事宜,进行军事训练,大力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青抗会”的活动形式,主要有文艺演出、义卖募捐、救护慰劳、文化教育、抗日演讲等。“青抗会”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县城,其次是农村。“青抗会”成立后,发展很快,青年骨干不断在斗争中涌现,有不少人在1939年间先后参加中共地下党,在学运中发挥骨干作用,有的还投身游击队,去接受更为艰苦、更有意义的使命。
中山大学师生从大城市广州迁到山区罗定县后,要适应山区小城的生活。法学院有一位教授回忆抗战在罗定的生活时写道:初来乍到,发现罗定县有非常稀奇的事:第一件是厕所都是高楼,高达一二丈,毫无粪气,非常卫生;第二件是看不到报纸。当时有一同学带了一个最原始的收音机,我会速记,由我每夜收听整理成小新闻,印发各院系。当时法学院院长黄元彬因事未到院,院务由几个知名教授范扬、漆淇生(漆是名教授,我听过他的课,印象不错。他的夫人黎缇维是我预科时同级同学,是个诗人,我对她有好感)和老教授薛祀光、郭冠杰等主持。漆淇生还到我的住处慰问我说:“你的简报虽然很小,但对我们很有帮助,希望你继续办下去。”
中山大学迁来罗定时,罗定只受到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轰炸,而没有日军入境,是避战乱的好地方,因此很多百姓也走难到罗定。罗定的人口,抗战前统计是31万人,抗战期间超过50万人。偏僻的县城,一下子增加那么多人,罗定原有的生活配套设施没有跟上。例如汇款,罗定只有一台电报汇款机,难以胜任各路人员的电汇。收不到电汇,生活都成问题。就在中山大学准备复课时,忽然接到来电,以罗定汇款不便和经常受到日本侵略军飞机的轰炸干扰、人心不定、无法上课等原因,中山大学决定另觅桂、滇两省迁校,又择定广西龙州区凭祥、上金、宁明各县为校址。1938年11月中山大学计划由罗定迁广西龙州。岂知在筹备启运的时候,又接来电,说日军计划在广西北海登陆,接近龙州,迅速迁往滇省等。因此,在1939年1月和2月,中山大学又改计划,从龙州乘越滇铁路赴滇,并择定澄江为校址。
罗定档案馆保存的关于中山大学财产寄存在罗定的档案记录
中山大学离开罗定时,因为不能带走所有的物资,有的物资如法学院的图书等转交给罗定民众教育馆等单位寄存。1949年11月中山大学派人到罗定清点,把所有物资都详列清单,正式办理向罗定民众教育馆移交的手续。
参考文献:
1. 《罗定民国春秋》(稿),陈大远编著。
2. 《中共罗定地方史》(第一卷),中共罗定市委党史研究室编,2004年6月。
3. 《龙乡夜话》陈大远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 《中山大学编年史:1924—2004》,易汉文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中山大学史稿(1924—1949)》,黄义祥编,中山大学出版1999年版。
6. 《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吕雅璐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感谢中山大学档案馆和罗定市社科联、罗定市博物馆提供资料
本文作者:中山大学图书馆彭绮文
(文章转自方志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