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故事】唐生智在永州的那些事,很少人知道
【永州故事】唐生智在永州的那些事,很少人知道
陈瑜
话说唐生智南京保卫战以后,亦或是自感抗战不力而致南京大屠杀的内疚,亦或是父亲的病逝,1938年离开军界政界,回到了老家东安。
(一)倾家办学校
1938年12月,唐生智父亲唐承绪病逝,遵先父遗嘱,在住宅旁边辟地一百余亩,准备兴建大型书院。书院定名为耀祥书院,取唐承绪字号“耀先”和唐生智小名“祥桂”之首字合成。唐生智推学识渊博之顾伯叙为院长,自任董事长。后来,推顾为董事长,唐自任校长。唐生智与顾伯叙确定了“树人第一,植道德为大本”和“提倡固有文化,培养社会中坚人士”的办学宗旨,以蒋百里早年送给他的“好学、力行、知耻”六字为校训。
唐生智考虑到建校需较长时间,便采取了边建校边办学的办法,于1939年春,招收了先修班。为了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加快建校速度,唐生智利用他的影响,聘请张治中等军政要员、社会名流为该校董事或名誉董事。当时,名誉董事张治中、李品仙、董事冯天柱和刘兴等人,都资助了不少钱物,连孔祥熙也捐赠了一批图书。唐生智为了办学,走亲访友,四处张罗,甚至劝儿女亲家捐助办学。其亲家李济生,是当地有名的富户,但为人吝啬,对唐倾家办学不以为然。一日,唐生智派人前往求援,李说:“请转告总监,我没有钱!”来人本着唐生智的意图,对其晓之以理:“捐款办学,是为乡里办好事,学生学成之后,是会感激你的。这比修路架桥更为好些。你是远近闻名的地方大户,在这方面作出榜样来,总监是会感谢你的。不然,我实在不好复命。”李济生掂量到这番话的份量,知来者不善,便极不情愿地答应捐献五百元大洋和一百多立方米木材,口中仍不断嘀咕,“敲竹杠!真是敲竹杠!”
经过四处“化缘”,耀祥书院校舍终于在1939年底破土动工。奠基石上刻有“景行斯韧”四个大字,至今犹存。唐生智为了将校舍建好,几乎是倾家荡产。他不但将青岛、长沙、永州、冷水滩等地的房产变卖,以修建校舍、添置设备和图书仪器,而且,将月潭、南冲等地近五百亩租田和常德的门板洲、高粱洲等五处近千亩湖田以及九家湖田近三百六十亩的全部田租,捐献给学校作为教育基金;又从彭家冲农场造纸余利中,每年划拨二十万给学校做经费。唐生智还将自己家中的一栋两层楼房拆掉,把砖瓦木材用于建校。唐生智的夫人霍福光(霍是在唐第二次下野流亡香港、东南亚时与唐结婚的)也将自己积蓄多年的金银首饰,捐献出来,以支持办学。到1940年,校舍初具规模。原在校外寄居的师生,陆续迁入书院。在1943年以前,书院共招收了三个先修班,学生百余人。先修一班学生具有高中文化,先修二、三班学生只有初中水平。
(二)中共联络点
中共湖南省工委即派地下党员、湖南大学学生张华廉(后改名张凡)来到东安协助开展工作,找到唐生智,唐生智很爽快的接纳张凡,并安排担任历史教员,并介绍一批进步学生与他认识。张凡在唐生智的关照下,很顺利地举办社会发展史学习班,讲解社会形势和革命主张,在张凡的努力下,一批进步学生发展成了地下党员和地下团员。同时带领进步学生接触周边的一些进步的外围组织,如农会、小教联、妇联等。开展发动农民、组织农会、联系地下武装力量、了解敌情、策反地方部队等工作。这样一来,耀祥中学便成了唐生智联络进步力量的中心。
当时,华南人民解放军祁、邵、衡边区纵队也把耀祥中学当作一个联络点,由胡继豪负责。通过胡继豪的活动,该校为纵队输送了十多名学生到零陵杨村甸一带开展社会活动,进行减租减息和支前工作。
在唐生智的支持下,胡继豪、胡学雄等人在赵家井、竹木町一带组建了独立中队,收缴了大井头、西家桥、鹿马桥和伍家桥等地的地主武装,壮大了纵队的力量。后来该纵队在黄陂桥打了一仗,阵亡四十二人,被俘一百零八人,司令员吕慎希望唐生智帮助他营救被俘的同志,并进驻东安黄泥洞一带休整。唐生智随即到花桥,派张凡找吕慎商量,将该部与莫新春部、雷攻部联合起来,成立总指挥部,实行统一指挥,打击桂系白军。这一些举动引起了白崇禧的怀疑,白崇禧派人加强了对唐生智的监视,唐家附近经常有特务活动,并跟踪去唐家的客人。一次,陈安球、陈一凡等人去唐家联络,唐生智的秘书唐春林和副官周仁发现有特务跟踪,便要客人从后山翻走,分散行动。接着,他们又组织三人将两个盯梢的特务抓到后山处死了。
(三)助推湖南和平起义
当唐生智在湘南发展进步势力、集结地方武装、准备应变的时候,程潜在地下党和各界进步人士的支持下,紧锣密鼓地筹划起义。1949年7月,李觉又到了邵阳,将唐生智的旧部、也曾给李觉当过高级参谋的廖若谷接去东安,帮助唐生智开展工作。
刘寿祺奉湖南省工委之命前往东安。刘寿祺与唐生智谈了两天,首先向唐介绍了长沙和全省的形势,刘寿祺还传达了省工委的意见,希望唐生智执行5月间在邵阳与他商定的计划,组织地方武装,切断湘桂线,阻止白崇禧部窜回广西,以便解放军到湘南时,把白军主力消灭在这一地区。唐生智表示完全同意省工委的意见,并向刘寿祺介绍了他回东安以来组织地方武装的情况,他已将东安地方武装雷攻的保安团布置在东安县西北方向以阻击从邵阳来窜之白军,并相机向东和向南截断湘桂线,配合各部队阻止白军的退路,使解放军能将白军主力歼灭在这一带。
8月4日,程潜、陈明仁领衔发表了由三十七名将领签名的起义通电,宣布正式脱离国民党广州政府。第二天,发表了由唐生智领衔,有本省耆宿仇鳌、曹典球、周震鳞等和周斓、周鳌山、方鼎英、席楚霖、冯天柱、邓介松、李觉、唐生明、唐哲明、雷飚、刘公武、陈云章、周翊襄等各界人士共一百〇四人列名的通电,响应程、陈和平起义,呼吁西南各省立即采取一致行动,以完成全国解放事业。
(四)主修湘桂铁路
北伐前夕,桂系军阀白崇禧派人联系唐生智,提议修建一条桂林通往衡阳的铁路,湘桂结盟,互相策应,唐将军当即表示同意。
1927年,唐生智抗赵(赵恒惕)驱吴(吴佩孚)成功,代理湖南省长,主持湖南军政,修建铁路的事再次被提上日程。白崇禧到长沙与唐生智商讨修铁路事宜,对于资金、测量、施工等具体事情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对于铁路的命名却发生了分歧。白崇禧认为,北伐军沿桂林北上,经往衡阳,按起始习惯应叫“桂湘线”;而唐生智则认为,我国先前修建的铁路,命名都是以靠近京城的地点为起点,如北京到张家口就叫“京张线”,衡阳较桂林距离京城近,应叫“湘桂线”。俩人各不相让,争执不下。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各自强调的理由只不过是借口,而突出自己、彰显权威才是真正的目的。
命名一事暂时解决不了,唐生智陪同白崇去岳麓山拜谒“同盟会”创始人之一黄兴墓陵。在岳麓庙小憩时,同前往的陈铭枢提议,在庙里抽签由菩萨决定铁路的命名,俩人答应了。岳麓庙主持觉能和尚拿过片竹签,一面写上“湘桂线”,一面写上“桂湘线”,将竹签抛向空中,竹签落地后向上的一面正是“湘桂线”。天意如此,俩人不再争执,“湘桂”铁路命名就此决定。当初铁路勘测设计,由铁路工程师彭先进(零陵人)负责主抓。经勘察从冷水滩抵广西有两套方案,一方案由东安到广西,一方案由零陵到广西。从勘察的实情来看,由东安到广西比由零陵到广西地质条件要好。东安方向地质稳固,不需过河:从零陵方向,地质不稳定,要过黄沙河。从造价来说,零陵方向大大超过东安方向。加之由零陵到广西原有条公路可通,而东安无公路通广西,采取从东安入桂方案更为可取。
然而,当时驻扎在零陵(永州)的部队长官将戊生为零陵人,为方便家乡,与彭先进一道极力主张由零陵入广西。省政府采纳了彭先进的设计方案,决定铁路从零陵入广西。铁路动工不到半个月,东安百姓写信给唐耀先(唐生智之父)要求他将铁路一事告知唐生智。
当时,唐生智正在武汉,听闻此事后立即赶回东安,亲自到铁路勘测现场了解情况,在摸清真实情况后,向湖南省政府陈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省政府派人调查后,决定“湘桂铁路”改由东安入广西,并对弄虚作假、不坚守职业道德的彭先进作出了处理。
(五)招收义子
1939年,因日寇入侵中华大地诸多家庭流离失所,不少儿童成孤儿,流落街头无家还。由国民政府救济机构和慈善组织设立教养院或保育院,在各省地从事难童救济工作,收留无家可归的孩童来抚养,取名叫做教养院。当时直辖市武昌、汉口两市有一所三百余难童的教养院,收留教养刚一年时光,因日寇沿平汉铁路大举侵逼,该教养院从武汉折迁至湖南东安大井头,利用一户农家做难院。难童小的只几岁,最大不过十二三岁,国难当头,物资匮乏,孩童甚是可怜。
唐将军得知此事,召集全家商议,决定为国家和民族分承部分责任从中收义子,并接到到家中来教管。于是,唐将军就指派耀祥山庄的山长顾伯叙全权负责,并一同来到教养院。当时教养院里负责人见唐将军前来收养义子,心里甚喜;立即召集难童们列队在院落坪地,听任唐总监(南京保卫战前,唐曾任军事训练总监兼任军法执行总监)来挑选。唐吩咐顾伯叙察看难童们的身材、相貌,遵照东安应水流域的风俗,特别仔细察看了他们的天门(相面术语,即前额)宽不宽;最后选出身康体健貌不凡的难童十一个,随之将他们带回东山町耀祥山庄。
带回山庄后,唐将军指定管账聘请楚祥舜先生,专职来照管这十一个难童的衣食住行。遵循家乡东安应水流域的风俗,顾伯叙选择农历己卯年(1939)的某一黄道吉日艳阳天,由唐生智总监以及相关家眷兵丁将十一个孩童由东山町经芦洪司过杨梅山、小沙子铺、八角丘到达黄泥洞现枧冲的兴隆寺。在大雄宝殿里面进行庄严的收义子仪式,大家虔诚的面对主佛像,跟着住持——佛学大师顾伯叙念咒作揖正式宣布收义子。唐宣布孩童们原来姓氏不改变,只是遵循唐家的族谱辈分(…本—自—生—仁—善—良—垂…)取“仁”字为孩童们姓名的第二个字;第三字按年龄由大到小的顺序如此排列:宜—宇—宏—寰—宁—宝—宽—宣—守—定—安,十一个字全排完每字都有宝盖头,预示日后成圣贤。
收为义子的难童们,先住总监的公馆——树德山庄;当时耀祥学校正在建设中,待教室修好后,他们搬入学校。
这十一个义子在唐生智将军的关爱下学做人,学文化, 学农艺,搞科研;他们先在耀祥学校邻墙的小学就读,该校系唐生智四弟唐生明创办耀祥小学堂。孩童们小学读完后入中学,接着进入高中班。后来有些由唐将军的推荐考入黄埔军校各分校的,也有的考入大学进入社会各阶的,个个成为栋梁材,报效祖国成忠贤。义子们特别恩铭唐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