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探访1187年哈丁之战古战场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以后,1099年耶路撒冷王国建立,疆域如图一A红色虚线所示,包括如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约旦各一部分。王国成立不久就与西边占据埃及的法蒂玛王朝和东边占据叙利亚和约旦大部的赞吉王朝如三国演义般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其中法蒂玛王朝在长期战争中元气大伤,内部又遇哈里发新丧、宰相谋反而动荡不安,不得已向赞吉请援。1164年,赞吉王朝的萨拉丁(Saladin)受命前往埃及协助法蒂玛王朝作战,取得了多次对十字军的胜利,由此担任了法蒂玛王朝的摄政大臣。几年下来萨拉丁文治武功重振埃及获得了极大威望,在1171年法蒂玛的哈里发驾崩以后顺理成章成为埃及的统领,从属于赞吉王朝的努尔丁。1174年,努尔丁去世,留下的孤儿寡母镇不住宗室,萨拉丁借着勤王靖难之名从开罗起兵前往大马士革,接着凭借政治权谋和自身威望,兵不血刃继承了赞吉王朝的大部分遗产,把王朝的宗室们逼退的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由此建立了领有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大部的王国:阿尤布王朝。

萨拉丁库尔德人出身,领内又有逊尼、什叶之争,而在埃及、叙利亚又都是庙堂上鸠占鹊巢得国,所以在国内实施较为宽容的宗教政策以图国内安定。而对外,北线和东线除了赞吉王朝的旧势力占领的阿勒颇和摩苏尔,敌人还有塞尔柱突厥以及背靠拜占庭的安条克公国­。此外,就是心腹之患耶路撒冷王国。1174年的耶路撒冷王国主少国疑,刚继位的鲍德温四世(BaldwinIV)年仅13岁并且患有麻风病,面对的是一个内部派系林立且矛盾重重的王国(如本土和外来骑士矛盾、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相互倾轧、对萨拉丁鹰派鸽派之争等等)——在萨拉丁看来,这是一个干掉不安分的邻居、夺回圣地、把自己埃及和叙利亚的领土连成一片而让开罗、耶路撒冷、大马士革、麦加都控制在手里的好机会。

如图1A、B所示,耶路撒冷王国西起地中海,北控以色列、黎巴嫩绵延的山地,南抵内盖夫沙漠,东边则是约旦河、死海、阿拉伯沙漠的国境线。考虑到地形和补给问题,萨拉丁大军的进攻路线不外乎三个方向(图1A黑色箭头、图1B白色箭头):1.从埃及出西奈半岛沿着地中海沿岸走加沙走廊进入耶路撒冷西部的农业、商业核心地带;2.由大马士革出发进入戈兰高地跨过约旦河进攻王国的另一个核心地带加利利湖地区;3.从大马士革向南经过更长距离的行军进入死海北部直接攻击耶路撒冷。其中线路1和3都能威胁到耶路撒冷而引出王国主力和与之进行战略决战,避免战争旷日持久而让北方诸敌有机可趁。但是线路1和3同样存在着补给较长而且劳师远征对上敌军以逸待劳的不利因素。而线路2如图1C所示,从大马士革出发到达前沿阵地戈兰高地一路上不仅地势平缓而且线路最短,而从戈兰高地可以居高临下俯视约旦河谷(图1D、E),萨拉丁的大军可以从高地的任意边缘发动进攻。加利利湖和约旦河是耶路撒冷王国的重要淡水资源,周边以拿撒勒(Nazareth)为中心的农业地带支撑着王国北部的诸多海港(图C,从北到南:Sido,Tyre,Acre,Haifa,Caesarea),是王国北边的核心地带。一旦萨拉丁大军威胁到加利利湖,耶路撒冷不能坐视不管,也同样能达到战略决战之目的。倘若在决战中击败十字军,那么王国大部分地区必能传檄而定,也就避免了大军陷入以色列北部山区像拔钉子一般去进攻一座又一座占据天险的要塞,直到后院起火。

点击加载图片

图一.1170-1180中东局势图:耶路撒冷王国与萨拉丁(阿尤布)。A耶路撒冷王国地图:国界红色虚线标出,首都耶路撒冷红色边框标出,Kerak红色方块标出,国境内1177年和1179年战役红色*号标出,大马士革棕黄色边框标出,萨拉丁商队路线蓝色虚线标出,萨拉丁进攻路线黑色箭头标出,雷纳德突袭路线红色箭头标出;B耶路撒冷王国地形图:标注方式同A,战役位置白色*号标出,大马士革白色边框标出,萨拉丁进攻路线白色箭头标出;C耶路撒冷王国北部放大图:王国各城市红色边框标出,1179年战役红色*号标出,大马士革黄色边框标出,约旦河深蓝实线标出,戈兰高地紫色方块标出;D从戈兰高地Nimrod要塞由东向西俯视约旦河谷;E从约旦河谷西部山丘由西向东平视约旦河谷及戈兰高地。

在最初的战争中,萨拉丁于1177年选择了线路1,从老根据地开罗带领26000士兵出发由西进攻耶路撒冷,并且初战告捷在阿什克隆(Ashkelon,图1A加沙地附近红色*号)围困了鲍德温四世,但没想到被鲍德温四世率领骑士突围而出,在耶路撒冷附近的蒙吉萨(Ramla,图1A耶路撒冷西北的红色*号)突袭得手,以少胜多杀得萨拉丁部队溃不成军十不存一,萨拉丁靠着骆驼快才逃回埃及。

然而紧接着两年后1179年4月鲍德温四世在泉水谷之战中试图突袭戈兰高地失败(图1A、C,Tyer东北红色*号),几乎被擒。而萨拉丁凭借此战洗刷了蒙吉萨驼神的耻辱称号,并且携余威在同年攻下了加利利湖北部大门Chastellet要塞(图1A、C,Tyer东南、加利利湖正北红色*号)。此后萨拉丁为北方诸敌所牵扯,与鲍德温四世时战时和,而十字军这边虽有雷纳德(RaynaldofChâtillon)从Kerak(图1A、B死海东南红色实心方块)携带战船长途奔袭红海,并沿海掠夺一度进逼到麦加,但耶路撒冷王国却始终未能扭转战略劣势,而地中海另一头的基督教势力对此也无动于衷。

1183年鲍德温四世病情恶化,领内纷争愈发白热化,直接分裂为对立的两派:以雷蒙德(RaymondIIIofTripoli)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对萨拉丁和解;以雷纳德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对萨拉丁决战。终于在1185年,病入膏肓的鲍德温四世指派雷蒙德为摄政,辅佐自己的幼侄鲍德温五世(Baldwin

V)继位。但年仅9岁的新主在1186年就不明不白地死在Acre,进一步引发了王国的动荡。王国本该由雷蒙德继续摄政直到基督教各路势力在鲍德温四世的两个姐妹中选出一位女王为止,结果姐妹之一西贝拉(Sibylla)的丈夫居伊(GuyofLusignan)获得了雷纳德、圣殿骑士团等力量的支持而夺取了王位。雷蒙德一怒之下离开耶路撒冷回到领地Tiberias(图1C加利利湖西岸城市),王国的主和派式微,雷纳德等主战派更加肆无忌惮地突袭萨拉丁的商队。而萨拉丁在这些年间终于攻占了阿勒颇和摩苏尔,扫清了赞吉王朝的残余势力,这下终于有了借口撕破之前与鲍德温四世签订的合约,一战而解决耶路撒冷王国问题。

1187年初,在雷纳德再次突袭了萨拉丁由开罗到大马士革的商队以后,大战已是不可避免。然而雷蒙德对和谈尚存幻想,而萨拉丁也是利用了他的一厢情愿而在1189年的5月1日派得力助手戈克贝里(Gökböri)在拿撒勒北部的克雷森(Cresson,图2Nazareth北部红色*号,蓝色标注日期0501)突袭了十字军的部队,并击毙了医院骑士团的大团长莫林斯(Moulins)。雷蒙德这才意识到大战不可避免,于是返回耶路撒冷与国王居伊集结部队。与此同时,萨拉丁也于5月30日在戈兰高地南端的Ashtara(图2,蓝色标注日期0530)集结部队——由于北线外敌压力减少,萨拉丁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集结了从埃及到叙利亚整个领内的精锐部队,向加利利湖地区进军。萨拉丁的大军历史记载为2万到4万左右,其中包括1万2千骑兵。部队在6月27日渡过约旦河以后分成三路,右路是萨拉丁的侄子塔齐丁(Taqial-Din),左路是戈克贝里,中路萨拉丁亲自指挥。趁着雷蒙德不在,右路军于6月30日迅速进攻加利利湖西岸重镇泰巴列(Tiberias,图2加利利湖附近红色边框标注)并开始围城。而萨拉丁则带领中路军在泰巴列西边大约10公里外的山丘上安营扎寨,戈克贝里则带领左路军在萨拉丁大营的西部分散开进行侦察、骚扰、破坏等活动。另一方面,十字军终于完成了耶路撒冷和阿卡(Akko,图2地中海红色边框标注)两大主力的集结,驻扎在Saphorie(图2红色圆形,红色标注日期0630),此地距离萨拉丁大营不到20公里。十字军大军包括了居伊带领的王国亲属部队、从Kerak远道而来的雷纳德部队、圣殿骑士团大团长杰勒德(GerardofRidefort)带领的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主力以及随行的阿卡大主教请出的“真十字架”(就是钉耶稣的十字架碎片)、雷蒙德的嫡系部队、贝里安(BeilianofIbeilin)为首的王国贵族的地方部队,总兵力说法不一,大约是2万到3万之间,其中包括1200名骑士、3000披甲武士以及至少15000步兵。

点击加载图片

图二.哈丁之战背景:克雷森之战、泰巴列围城、十字军和萨拉丁双方阵容

这个年代包括萨拉丁在内的大部分撒拉森部队在作战方式上已经突厥化,更加注重部队的机动性和轻巧性并且弓骑兵在部队中占有很高的战术地位;而十字军的甲士和骑士在正面作战上极强,但是机动性不足而且极度依赖补给线(除了雷纳德这个能沿着山地和沙漠长途奔袭红海的怪胎),所以十字军或许能在一些正面作战占到上风,但却很难转化成战略优势反守为攻进攻大马士革。出于这点考虑,雷蒙德在妻子被围困在泰巴列的情况下,依然力主兵团驻扎Saphorie以静制动,等萨拉丁师劳力竭时再行反击——否则行军路上的水源可能已被萨拉丁破坏,且十字军在行军过程中必定会被萨拉丁骚扰,最后在疲惫的行军过后遇上以逸待劳的萨拉丁主力,必将凶多吉少。居伊和大部分十字军最初也认同雷蒙德的方案,但当初把居伊捧上王位的雷纳德和圣殿骑士团强烈主张与萨拉丁决战,并怒斥雷蒙德为叛徒。在十字军如决策层如乌合之众般骂街扯皮之时,萨拉丁决定进一步逼迫十字军作动作,于是在7月2日带领中路军参与了泰巴列的围城,把城内守军压缩到城中最后一座堡垒里(图3A)。泰巴列燃起的烽火在十字军的大营都能看见,居伊最终于决定7月3日进军泰巴列,与萨拉丁决战。而此时,完成了攻城的萨拉丁也从7月3日返回大营(图3A)。

7月3日上午十字军终于从Saphorie出发,其路线和如今以色列境内77号公路大致吻合(图3A、B),行军方队是以雷蒙德的亲信部队为先锋、中间是居伊、雷纳德和贝里昂等的王国部队、殿后的是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的长蛇阵。雷蒙德主场作战且要救援根据地泰巴列,作为先锋行军责无旁贷;由战斗力强大的骑士团部队殿后则是针对萨拉丁常用的包抄后路、切割部队的战术。这一天晴朗而炎热,十字军经过半天行军只完成了Saphorie到Turan不到十公里的行军。在进行简单补水以后,十字军继续东行就遭遇了萨拉丁的轻骑兵沿着两边的山丘居高临下的骚扰(图3A、C、D)。持续地骚扰有效地减慢了十字军本就不快的行军,并且把长蛇阵前中后三部的间距逐渐扩大。雷蒙德主张在夜幕降临之前赶到有水源的地方扎营,而圣殿骑士团则表示已无法继续行军要求就地扎营。居伊同意了圣殿骑士团的建议,决定在一片毫无遮蔽和防御地形的大道上扎营(图3A)。雷蒙德得知以后,勃然大怒,继而哀叹:“王国药丸!”是夜,萨拉丁和戈克贝里的在十字军大营外建立了临时的包围圈,并且轮番通过放火、放箭、假装夜袭、念经等手段骚扰十字军,让其度过一个缺水缺眠的夜晚。这一切,都是为了次日的决战作准备,而决战的地点,就是离十字军大营四公里左右的哈丁(图3A)。

点击加载图片

图三.哈丁之战序幕:十字军行军(Turan通道)以及实地拍摄图。

哈丁,又称哈丁角,是加利利湖西边大约5公里的一处顶部比较平整的山丘(图4A),山丘上下高度差大约为200米(图4B),距泰巴列6公里、加利利湖湖边悬崖Arbel4公里(图4C)。在哈丁角上正北是以色列北部连绵的山区,而南边则和萨拉丁的大营遥相呼应,一起封锁着从Saphorie通往泰巴列最短最平坦最适合大军行军的道路(和77号公路大致吻合,图5A、B)。据历史记载哈丁角上有泉眼,是Turan到泰巴列路上除了萨拉丁大营之外唯一一处水源。如图5A所示哈丁角的大致地貌,我逛了一圈没发现类似古井一样的痕迹。不过地上长满了草和一些稀疏的灌木,而且没多少岩石,考虑到加利利湖一带的在过去的近千年降雨变化不是很大,也许山上曾经有井,不过后来被掩埋了。

点击加载图片

图四.哈丁地理坐标

点击加载图片

图五.哈丁周边地形

7月4日清晨,十字军在经过一个难忘的不眠夜以后,硬着头皮继续向东行军试图获取哈丁的水源。萨拉丁则展开了非常突厥化的战术:戈克贝里的骚扰部队从十字军大营西北侧的山脊上点起烟火,借着风势把烟吹入十字军的阵营,干扰十字军的视线并且让十字军的口渴缺水雪上加霜;当风稍弱的时候,十字军行军路线南侧山脊上的弓骑部队则骑射骚扰本已疲惫不堪的十字军(图6)。反复骚扰下,十字军的阵型彻底被切割成三部:雷蒙德的一部、居伊和雷纳德的一部、贝里昂和骑士团的一部(图6)。萨拉丁部突厥化的进攻让十字军在前往哈丁的路上进一步士气低落,而哈丁角上正是以鹤翼阵展开布成口袋的萨拉丁和塔齐丁主力。雷蒙德见势头不对,带着部队改向北行军脱离了居伊、雷纳德的侧翼,而北边的萨拉丁部队也放开了一条路让雷蒙德撤离战场,改为包抄居伊、雷纳德的后路(图6)。

疲惫、缺水、士气低落、阵型散乱的十字军迎着太阳仰攻占据有利地形并且布下口袋阵的萨拉丁主力,此战已无悬念(图7A、图8A)。饶是如此,或许是出于信仰的力量,绝境中的十字军依旧迸发处惊人的战斗力,甚至一度动摇了萨拉丁部的阵线,给了当时临阵的萨拉丁幼子al-Afdal深刻印象:当法兰克国王撤向山顶时,他的骑士发起猛烈攻击,将穆斯林赶回我父亲的营地。我看到我父亲的脸色变了,他抖着胡子冲上前去大喊:“给这些魔鬼上点对抗!”穆斯林发动反击,击溃了十字军。当我看到他们溃逃时,我兴奋地大叫:“我们赢了!“结果十字军又一次把我们的军队冲击到我父亲站立的地方,我父亲又一次组织反击击退了他们。当我又一次要欢呼胜利时,父亲不耐烦地打断了我:”年轻人不要图样图森破,不把那座营帐(居伊)打破,我们就还没胜利!“最终,营帐被打破了,阿卡大主教战死,真十字架被俘获,居伊和雷纳德也当了俘虏。父亲把头垂向地面,流着泪水向安拉致谢。

点击加载图片

图六.哈丁之战:十字军几乎全军覆没,居伊、贝里昂、杰勒德、雷纳德被俘,雷纳德后被萨拉丁处死,雷蒙德逃离战场。

点击加载图片

图七.哈丁之战古战场地形

点击加载图片

图八.哈丁之战古战场地形2

因为宗教和文化的原因,哈丁之战在历史上极其出名,而萨拉丁这个大半辈子都是在和穆斯林作战的穆斯林,也因这一战的胜利而被视为星月对抗十字的英雄。在当时,这也可算是耶路撒冷王国和阿尤布王朝之间的国运之战。如果十字军不轻举妄动,而是依托小部队的强大战力继续在城堡要塞林立的耶路撒冷王国以逸待劳,萨拉丁恐怕也没有时间和兵力与王国进行长期拉锯战,耶路撒冷王国也许内部依然动荡,但不至于丧失大片领土。萨拉丁在此战中以极小的代价歼灭了十字军主力,在战后不多久就顺利攻克了兵力空虚的耶路撒冷,国都沦陷以后,耶路撒冷王国大部分的领土也都传檄而定,只剩下地中海沿岸的那几座海港城市以及周边一些领地靠着海运的补给勉力支撑到几年后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也就是由英国、法国、神圣罗马帝国组成的阵容最豪华的十字军东征。而那时,萨拉丁也遇上了他军事生涯最难缠的对手,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这场战役在后世也有诸多演绎,包括帝国时代2里萨拉丁的剧情战役,以及著名电影《天国王朝》。我最初就是因为《天国王朝》而对这段历史和这场战役产生很大兴趣,并在十几年后踏足这片古战场。电影里对哈丁之战着墨很少但让我印象深刻,镜头基本上就是四个小片段:十字军内部乌合之众般互相吵架嘲讽;十字军在烈日下缺水行军;萨拉丁大军漫山遍野;哈丁战后穆斯林打扫战场。电影拍摄的地点是摩洛哥撒哈拉沙漠边缘,同时可能也是为了戏剧化表现,电影主要体现十字军失败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类似沙漠一样的环境里行军,而另一原因就是萨拉丁的十万大军(如图补二所示),完全没有体现出萨拉丁的精妙战术。当时观影的我只觉得十字军真是一群蠢货,顶着烈日穿过沙漠以劣势兵力去碰十万大军,完全是自寻死路。

到了以色列工作以后,我数次前往以色列北部旅游,发现这里的自然环境远不是电影所展示的恶劣。自己也试着在烈日下沿着十字军的行军路线徒步,并且最终登上哈丁角,发现虽然天气确实炎热干燥,但自身带有补水的话远不至于一天就山穷水尽。有了这些体验以后,就更加感叹萨拉丁指挥之精妙,行军路线的安排、扎营的位置、埋设包围圈的位置以及最终决战地点的选择都是料敌机先且环环相扣面面俱到,把手里的部队的作战特点发挥到极致,尽了最大程度地在决战之前削弱了十字军(并不仅仅是如电影里所展现的断绝水源)——不然的话,如果只是简单地在泰巴列围点打援,即使萨拉丁的兵力稍微占优,恐怕也打不赢正面作战能力极强的十字军。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当年去陇城看过街亭古战场,那里的地形并不适合打阻击。在我看来诸葛亮的意图是让马谡往陇城更东的张家川行军,占据那边更险要的地势效仿隗嚣来阻击东面来敌。结果没想到张郃行军迅速,抢先进入了张家川,马谡不得已退回陇城变成遭遇战而上山被围兵溃。倘若这一仗改由萨拉丁来打,是不是又能围点打援,在陇城和张家川之间的清水河谷打出一场歼灭战呢?萨拉丁又会选择哪处作为决战地点,之前又会通过什么手段削弱敌军呢?想想指挥了哈丁之战如此经典战例的萨拉丁在世界军事史上仍算不上最顶尖的人物,网上肆意点评历史人物时我不由得又多了一分敬畏。

点击加载图片

图补一.相关风景照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时下,我们无不注意到,正式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多少王朝盛衰兴亡,此兴彼落

牛啊楼主

天国王朝,史诗片最后的巅峰

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

老喵教授?[十面埋伏!耶路撒冷王国是如何神奇的输掉了哈丁之战—伊斯兰传奇英雄萨拉丁的故事(4)-哔哩哔哩]https://b23.tv/Drx4m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