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福音!深圳将推行强制休假制度,元芳你怎么看?
朋友小李最近状态挺不好,30岁的年纪看起来都好像40岁,本就不太多的头发也越来越稀疏。
我知道他一定是又连续高强度加班了。
小李毕业五年,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目前就职于创业型互联网企业,他日常的工作强度甚至都超过了996的节奏,早上8点多上班,晚上基本上都需要10点多才下班,周末两天基本上最多只能有一天可以休息。
我问他:“难道你们公司就没有年休假么?”
小李无奈地说:“有是有,但为了完成任务根本不可能去休啊!”
我很理解小李的困扰,他并不喜欢这样持续高强度的加班,但为了年轻时多赚钱买房,也只有硬着头皮干。
就在前不久,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深圳市出台了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提出推行强制休假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这部法规据悉将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
对于深圳这样的举措,我认为显然是非常正向的,可以引导用人单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安排员工的必要休息时间,尤其是对小李这样脑力负荷较大的员工,强制休息能避免人体机能过度损耗给身心造成伤害。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该法规如何面向广大中小民营企业落地执行确实也是个难点。例如推广强制休假后,有的企业就是不执行,可能内部也没有员工出来举报,这时候第三方如何有效监管和督促执行也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今年11月初,武汉一位95后的程序员深夜在餐厅吃饭,与家人通话过程中情绪崩溃,餐厅师傅见状,便用两个鸡蛋和一根火腿肠弄了100分的爱心餐来鼓励他。
这个时代,成年人的职场没有容易二字,许多人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身心得不到放松,把一切都背负在身上的时候,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网络上曾有个关于“职场社畜”的段子:
“没有加班报酬不说,每个月不敢生病,不敢请假,不敢迟到,更不敢提任何的福利,只能默默接受公司的一切安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支付房租、水电费和吃穿日常。”
这句话听着令人心酸,我想这也是为何最近“打工人”这个词语那么走红的深层次原因吧!
不想加班,又不得不接受加班,害怕失去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当代打工人的现状。
日剧《我,准时下班》中的女主人公,曾经就是一个非常努力刻苦的上班族。老板要求的事情从来不敢怠慢,整天忙得天昏地暗,饭都顾不上吃一口。
最后她因为劳累过度晕倒在了大街上。
离职后,她重新开始找工作,唯一的要求就是:我可以准时下班。
无节制的高强度加班,看起来是一种奋斗者精神,其实透支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并以心理压力为代价。
也许今天的职场年轻人不是被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打倒,而是被夜以继日地加班逐渐吞噬了健康。
站在企业的角度看,让员工更多地加班确实可以带来更多的成果产出,但是假如给的薪资不到位、文化不走心,最终也会让自己的雇主形象遭受打击。
真正优秀的管理者,是可以通人性,可以把握自然规律,给自己的员工留点充电休息的时间,让他们做得更有效率,工作也更有幸福感。
写在最后
或许身处这样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我们无法改变打工人的身份,但是相信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效率,让自己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同时能拥有一定的休闲时间,平衡好生涯的不同角色。
总之,不管企业怎么做,我们不能把命运都寄托在外部环境身上,而忽略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加油吧,各位打工人,朝着你的人生目标,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