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的经验体会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在皮毛与五脏的关系中,与肺关系尤为密切,《黄帝内经》明确提出:“肺主皮毛”、“肺合皮毛”、“肺生皮毛”、“肺应皮毛”。但是临床治疗一些顽固性皮肤病,从肺而治并无良效,笔者老师河南中医学院崔应珉从肾入手,常获良效。现将其思路总结如下。

皮毛与肾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明代医家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言:“肾主水,金实生之,故皮毛生肾。”清·张隐庵谓“皮毛生肾,肺气主于皮毛,因金气而生肾”。医家高士宗说:“皮毛复而所生,故皮毛生肾。”《黄帝内经素问反话》解释为“肺经生肾水,所以皮毛生肾”。《黄帝内经素问译释》释为:“皮毛润泽则又能生养于肾。”历代医家都明确阐明了皮毛与肾脏有密切关系。

其实,皮毛生肾的实质就是肺金与肾水的相生关系。肺肾在经络上有直接的联系,足少阴肾经经脉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肺与肾都参与了水液代谢,肺通调水道,输于膀胱,膀胱经过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将有用的水液布散于全身(包括体表),将无用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麻黄汤能够去除水肿,其原理就在于麻黄的发汗和桂枝的蒸腾气化作用。在维持呼吸方面,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与皮毛的关系还在于皮毛与其他脏器的关系。中医思想的核心就是整体观,皮毛与五脏皆有联系,肾通过与五脏的联系亦与皮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心布于表”,“心主血脉”,心与肾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则人身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表现为互促互助的关系,同时还能共同调节水液代谢。肝主藏血,能够调畅气机和调控血量,气血不足或气滞血瘀,最终会血液运行不畅则会出现皮毛色泽的改变,甚至是皮肤的干枯或坏死,而肾主藏精,精血同源,两者相互资生。

从肾治疗皮肤病

黄褐斑 黄褐斑的产生多因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而成。临床上对于黄褐斑的治疗要么疏肝理气,要么活血化瘀,但疗效常不尽人意。崔应珉治疗此病常加上桑叶、桑白皮这些肺经药,并根据月经周期,加入一些补肾调经的药物,如在月经之前加入菟丝子、鹿角霜,在月经到来之后加入女贞子、枸杞子、黄精等滋补肾阴的药物,其效显著。

脱发 “肾主骨生髓,主藏精,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而“精血同源”,如果肾精不足,阴虚火旺,则会出现头发变白或者脱落,此时当补肾。但是对脂溢性脱发,通常认为油脂的产生是因为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聚,甚至变为湿热,因而常常顾及补肾阴药物的滋腻之性而弃之不用。事实上,这种情况的产生,其本质还是津液的代谢失常,通过补肾就是来调整津液代谢的。“肾主水”,津液滋养皮肤的生理功能有赖于肾的气化作用。尽管津液的化生输布是一个复杂过程,是许多脏腑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但其中是以肾为主。正如《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灵枢·本脏篇》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也。”在三焦和膀胱的配合下,肾之气化保持了体内水液代谢的动态平衡。如果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所以临床上崔应珉坚持用七宝美髯丹来保证疗效,并少佐陈皮或砂仁等理气之品以避其滋腻碍胃之嫌。

弥漫性硬皮病 弥漫性硬皮病属中医皮痹范围,其证既在痹证之列,其因自不越乎风、寒、湿三者,其病机根本则在脾肾阳虚,卫气不固,腠理不密,分肉失却温煦,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客于肌肤之间,化为寒痰浊血,流注肤腠脉胳,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涩,发为皮痹;久之寒湿合风邪内侵,累及脏腑,发为脏腑之痹。所以弥漫性硬皮病也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对于该病的认识和治疗,临床上常常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有时也能起到疗效。但是崔应珉认为本病的发生根本在于肾阳的不足,所以应该不但加入补肾的药物,还应当加重补肾的药物。可选肉桂、附子、山萸肉、熟地,更增温补肾阳之力。“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对于虚损证,“肾为五脏之本”。

银屑病 银屑病中医称“白疕”、“松皮癣”、“白壳疮”等,其病因主要由于体内血热偏盛,日久蕴结化毒,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病。另外,外界的一些致病因素如感受外邪,或进食鱼虾海味、辛辣刺激之品,或精神刺激、心理因素等常能诱发或加重病情。临床上治疗大法不外凉血活血,袪风止痒,或用消风散加减,或用四物汤加减,间或有效,但是银屑病的治疗并非朝夕之功,常常是反反复复,几年甚至几十年难以治愈,瘙痒难忍,白屑如雪,层层堆积,此乃久病及肾,肾阴亏虚,内燥为甚,所以崔应珉治疗此病加入首乌、熟地等大补肾阴之品。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突然发作或迅速消退的白色或浅色局限性风团块,周围绕以红晕,且有瘙痒或烧灼感。因皮肤发痒,形如麻疹或大如豆瓣,成块成片,遇风易发,故称“风疹块”,因时隐时现,又名“瘾疹”。本病多因禀赋不耐,气血虚弱,腠理空虚,卫气失固,或胃肠积热,复感风寒、风热、风湿之邪,郁于皮毛腠理之间,使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通发,亦有因某些食物、药物、异味、虫积、感染等因素诱发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多与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有关,本病反复缠绵,因此我们在治疗时除了汤药中加用补肾抗过敏之品外,应注重改变患者的体质,可以嘱咐患者平时服用冬虫夏草,以补肺肾之气,提高免疫力,若因经济条件有限,可改服胎宝胶囊,其主要成分就是紫河车,此乃血肉有情之品,补肾纳气,大补精血,久服可改善体质。

肾与皮毛在生理上有密切关系,在病理上也相互联系。在生理上,一方面肾阴、肾阳通过脏腑经络供给皮肤营养和能量,使皮毛温暖、柔润而富有光泽,发挥其生理功能;另一方面,皮毛良好的卫外功能,既能保证肾阴肾阳的能量不致外泄,又可阻止外邪侵入而使肾阴肾阳较好地发挥其生理功能。在病理上,因肾阴肾阳的虚衰而使皮肤失其生理功能,使皮肤变得冰凉、萎缩、硬化、干燥、色素沉着等,而且其司开合的功能也丧失,使外邪长驱直入。现代医学认为,中医学的“肾”与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有关,免疫功能的低下常可引起过敏性皮肤病,而一些久治不愈的皮肤病也常导致“肾”的病变。在临床上发现,肾虚是许多皮肤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

在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皮毛与肾的关系,不忘补肾,这样可以有效缩短疾病的病程,收获良效。

古人讲“见皮休治皮”。皮肤病的发作部位在皮肤,但根本原因却是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失衡。若执着于治疗皮肤,是治标未治本。

★以下用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一些心得

  • 一、皮肤病与“汗”的关系:

若长期不出汗,容易出现各种皮肤病,比如:牛皮癣、荨麻疹等等。因汗出不畅,阳气郁于皮下,郁则为火,火扰则痒,烧灼则为白屑。

  • 二、治病要求本,不一定必需治疗标症:

皮肤病的病因是由于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失衡,只要把握了这一治疗思路,不必拘泥于症状,通过矫枉失衡,皮肤病亦可治愈

  • 三、麻黄在治疗皮肤病上的应用:

麻黄宣肺走表,故可治荨麻疹、牛皮癣等皮肤病。如近年有人报道用麻黄治疗顽癣42例:麻黄15克,加清水一小碗,武火煎沸五分钟,分两次温服,连续服十剂,全部痊愈。

慢性荨麻疹、银屑病、湿疹等皮肤瘙痒类疾病,其病机多由风邪客于腠理不散,郁遏不得汗出,或郁而化火,若伏于皮下,发为痒疹诸患。善治者用麻黄发泄郁热,透散邪毒,则邪去痒止,而久病可愈。

为医者当重视麻黄,对于一些久年皮肤病或能开一思路。

  • 四、针刺治疗皮肤病:

针灸治疗皮肤病的思路:一则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常针大陵、劳宫、内关诸穴;二则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常取血海、三阴交、曲池、膈俞等,能凉血养血;三则皮肤病多属风邪为患,故针风池、风府、风市以祛风。

因毫针刺入肌肤,即可引动经气,绕于针下,经气一到,则诸阴邪病浊自退。凡皮肢上出现的各种反应物,如瘢痕、白斑、湿疹、红疹、痒疹、红点、黑斑、黄褐斑、色素沉着以及皮下脂肪瘤等等,亦可在局部针刺或围针,久久针之,使元气宣通,有助于祛除其病症。

此外,凡属火郁之病,都可刺络放血。常用放血部位包括曲泽、尺泽、大椎、委中、膈俞、耳尖等。或用皮肤针扣刺,或三棱针点刺,或刺后拔罐。用刺血疗法治疗各种皮肤病,疗效可靠。

  • 五、艾灸治疗皮肤病:

艾灸能温阳,也能散火。温阳则中阳充足;散火则火邪外散,因此灸法能治皮肤病。由此推之,诸疮疹毒痒皆可局部施灸,或直接灸,或隔蒜灸。

例如:湿疹可用艾条灸曲池、血海。

  • 六、刮痧治疗皮肤病:

湿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皮肤过敏反应等等,常规取穴或用药的基础上,配合膀胱经大刮痧。从风池开始沿膀胱经一路向下,刮到委中、昆仑,刮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反应。具体病情不同,出痧的部位亦不相同。

采用刮痧综合治疗皮肤病可以提高有效率。

  • 七、皮肤病与排邪反应的关系:

皮肤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排邪反应。比如,湿疹经治疗后,往往大便中会出现泡沫状或鼻涕状物,这是湿毒被正气化解后自大便排出;血虚血燥引起的痒疹经治疗后,皮肤会出现新的红疹,或者出现轻微的咳嗽,这是邪气自肺卫向外透出的反应。此时不可滥用止咳药,亦不可再用抗过敏以及激素类乳膏。

有的皮肤病非常难治,这往往是脏腑的排邪反应。此类皮肤病也不该治,一旦治愈,等于封闭了排邪的通道,邪毒内返脏腑,为害最烈。

临床发现,周身有各种皮癣(包括牛皮癣、脚气等),或湿疹,或疮疡的人往往不会生肿瘤、水肿、臌胀等病症。分析其原因,这些癣疹疮等往往是五脏六腑郁滞的毒邪向外排出的窗口。毒邪不尽,皮肤病总是难愈。

病家及医者都应当重视观察皮肤上出现的各种排邪反应,特别是大病重病在正确治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此类反应。

  • 八、皮肤病的忌口与生活调理:

忌食异种蛋白:牛奶、燕窝、蚕蛹、鱼虾、蚌蛤、昆虫等食物,也包括动物的头肉、蹄肉以及平时少吃的野生动物的肉。

忌食高蛋白食物:奶、畜肉、禽肉、蛋类、鱼、虾等,又有大豆,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豆类以及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食物。

忌食动风之物,因其会促进发热动风:牛肉、羊肉、公鸡、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虾、螃蟹、无鳞鱼、鹅蛋、鸭蛋等肉蛋类食品。

忌食辛香发散之物:韭菜、香菜、茴香、葱、姜、蒜、调味品中的花椒、胡椒、酒酿、酒类、蚕蛹等。

生活中应规避风寒,否则,寒气或内攻或外袭,则营卫失调,毛孔闭塞,邪无以出而致病情缠绵。

皮肤病是小病,若见痒治痒,见皮治皮,图标而忘本,或过于重视激素、抗过敏类药物,即会有损于肺肝肾,滞碍于二便排解浊毒,易导致变证多端。且此类药物多损伤人体正气,为解皮肤之疾而损人体之正气未免以小失大之举。

湿毒疮,相当于现代医学湿疹、皮炎的范畴,是临证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的皮肤病。

本病具有多形损害(血疹、水疮、糜烂、结痂、苔藓样改变),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

男女老幼均可罹患,可泛发全身,又可局限于某些部位。

祖国医学依据其发病部位和性质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

如周身起红粟粒点疹,瘙痒无度者,名为“粟疮”;小疱簇集,抓破之后,血水浸淫成片者,名“浸淫疮”;皮疹初厚,抓破之后渗血者,名“血风疮”;

发于手背者称为“病疮”;发于脐部者称为“脐疮”;延及膝弯、足背者,名“四弯风”;生于腿应者名“疯疽”;生于阴囊者名“肾囊风”;生于头部、颈后,胸、臀部以及全身名“周身性湿毒”等;

另外婴儿湿疹称“胎敛疮”。

本病的主要病因属于内有温热火毒蕴伏,外受风邪侵入,腠理不固,而致风、湿、热客入肌肤而成。

若反复发作,迁延日久,风湿热郁而化火,则伤阴耗气,肌肤失养,造成皮肤不同感染,皮疹瘙痒等而成慢性难于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变态反应所致。

内在方面,如消化不良,某些食物的过敏,肠寄生虫感染等,外在方面,与毛织品、肥皂、花粉及某些粉尘的接触等有关。

此外,还与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以及感染病灶等有关。

本病的临证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即急性期可出现潮红、丘疹、水疱、脓胞、渗出、结痂。

慢性期可出现鳞屑、苔藓化等损害,皮损有融合及渗出的倾向。

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分述如下。

一、湿热型

急性炎症,皮肤潮红、肿胀、糜烂、渗液、结痴、浸淫成片、瘙痒,常伴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润、苔黄腻、脉滑数等。

宜清热祛风,利湿止痒为主,常用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及二妙散等加减。

二、风热型

当急性炎症渗液减少、红肿减轻、皮损潮红而浸润并见鳞屑,舌质红、苔白、脉浮数等。

宜疏风清热利湿,常用消风散。

三、血虚风燥型

当病情反复,病程较长,皮损色暗淡,浸润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缓,濡细或沉细无力等。

宜养血祛风为主,常用四物消风汤,当归饮子、千金首乌汤等加减。

四、脾虚型

皮损微红,浸润,反复发作,病情顽固,抓之糜烂,渗液,结痂,常伴怠倦乏力,纳欠或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腻,脉濡细无力。

宜健脾利湿为主,用除湿胃苓汤、参苓白术散加减等。

另外,临证上尚有大量外治方法,如:

一、急性湿疹

中药外洗或湿敷(用于有糜烂渗液的皮损),常用黄柏、地榆、青橄榄、茶叶、五倍子煎水,3%硼酸溶液,1:4000呋喃西林溶液等;

外涂少许油剂,如氧化锌油、二妙散油(用于湿敷之间歇期)及粉水剂,如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石珍散。

二、慢性湿疹

中药外敷、外洗、外涂软膏、外用霜剂、糊剂。

常用如黑豆馏细膏、吴茱萸膏、硫磺膏等;亦可用热烘、烟熏、局部封闭、针刺等疗法。

三、婴儿湿疹

宜选择性质温和的药物,有渗液者宜湿敷,无渗液者常用六一散、二妙散等。

常用湿疹散:大黄3g,炒黄柏10g,川黄连4g,苍术5g,地肤子4g,花椒2g,紫草4g,甘草3g,地龙3g,蟾酥0.3g

蛇黄散:蛇床子60g,黄柏60g,赤石脂30g,寒水石30g

注意:湿热易于伤阴(液),病易复发。

病例举隅: 沈某某,男,58岁。

全身上下反复发作湿毒疹三年多,证见全身上下十余处湿毒疹,皮肤潮红、肿胀、糜烂、渗液,伴瘙痒,便秘,小便短赤。舌质红润,苔黄腻,脉滑数。

宜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为主,自拟清热除湿解毒汤治疗。

方药:金银花30g,黄连6g,丹皮15g,赤芍15g,茵陈30g,土茯苓30g,白鲜皮30g,全虫15g,蜈蚣3条,僵蚕15g,苦参15g,蝉衣10g,苡仁24g

一日一剂,连服七剂,痊愈。

治疗小儿顽固性皮疹的外洗方

一、药物组成

寒水石300~ 1000g,黄柏30g,川黄连6g,苦参30g,青蒿30g,大青叶30g,地肤子30,蛇床子30g

二、煎用法

取自来水2000毫升浸泡药物,直火浓煎,取汁500毫升,用棉签蘸药汁擦洗患处。

三、方义分析

王氏治疗小儿顽固性皮疹外洗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之功。

寒水石,性大寒,具有清热泻火、缓解赤热疼痛之功,针对小儿为纯阳之体,阳热证居多而设,为方中君药;

黄柏、川黄连、苦参均为苦寒之品,能协助君药,以增强清热泻火解毒之力,同时苦能燥湿,又能直接祛除顽固性皮疹的湿邪致病因素;

黄柏作用部位偏于下焦,川黄连偏于中上焦,苦参能泻心经、小肠之火,三者同用则三焦皆顾;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青蒿凉血,主疥瘙痂痒,恶疮,两者均入血分,而搜血分之邪热,与黄柏、川黄连、苦参并为臣药;

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燥湿止痒,针对顽固性皮疹瘙痒难忍而设,共为佐助药。

综观全方,具有用药精专,直达病所,三焦兼顾,气血同治的特点,适于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

中医在大学的附属医院,还有诊所,包括综合医院,干法差别还是挺大的。中医就像一粒种子,在不同的环境里边开出来的花长出来的果是不太一样的。我也是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毕业前其实也算是中西医结合的培养方式,但是来到综合医院的中医科以后,慢慢的就改成纯中医了。因为我们这边看病经常是二道贩子,病人很多都是从西医那边过来的,首先可能西药他不让你开,或者吃西药效果不好才来找你,他的需求是你怎么能用中医把他现代医学解决不好的问题解决了,所以我们在综合医院实际上是感受不到太多的中西医结合,实际是中西医之间一个赤裸裸的竞争,就是一个病,如果西医能解决,是没有任何理由让病人来吃中药的。

我们在综合医院中医科,就好像少林寺里边修了个武当派,两边的路子完全不一样。比如我们讲一些中医的理论,一些传统的东西,基本上是没有太多受众的。很多病人来了其实都是西医已经诊断好了,来了可能就问大夫,我就是这个病,已经诊断好了,要么就西药效果不好,要么就是西医那边没有太多办法了,中医能不能治?经常是你治完了,他还要回西医去确认一下,看这个治的怎么样。实际上就是从诊断到疗效的判断上都是西医在做,其实我们中医就是干中间治疗的活,这个就比较难,难的地方就是说你是被动的,你就跟西医在一条跑道上,大家起跑线一样了。好处就是西医帮着你诊断,帮着你随访,你治的什么病,人家给你诊断的很清楚,治没治好很清楚,治不好我们知道中医没治好,治好了也知道这可能就是中药起的作用。咱们在临床上谁对中医要求最严格,其实就是西医,要说服西医,中医的治疗疗效是很难的。你说中医能治什么病,西医大夫马上就会问,有没有证据?是不是安慰剂?是不是自愈的?治愈率有多少,不由自主的就跟你上升到这种随机对照实验的这种要求,尤其在综合医院,越是顶级的综合医院,西医的话语权越强,像我们医院西医可能是绝对的话语权,所以跟他们不打交道是不可能的,是难以避免的。怎么交流呢?其实我们也困惑过很长时间。后来想首先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一样的,就是我们治的是同一个人,同一种病,比如说都是湿疹或者都是特应性皮炎,无非是你那么理解,我这么理解。第二个治疗方法虽然不同,但疗效是共同的,中医治好了或者缓解了,西医那边看也应该是缓解了,包括复查化验指标,也应该是好转了。不能够说中医治好了,西医看来说根本没好。上工治未病,我们干的都是下工的活,都是治已病。不管是什么病,不管重的轻的,各种科室的,我们都尽量的保留证据,比如说有影像学的资料,有实验室的指标,甚至有照片,都一点点积累。从个案开始,先回答西医这个病我们能不能治,然后再队列的随访,我们再解释治愈率的问题,一点点跟他们交流,一点点的开始这些合作。

今天就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综合医院一些皮肤病在中医科的治疗,其实综合医院的中医科,什么病都碰得到,内外妇儿的,急诊、监护的、会诊,包括我们自己门诊,很多病种都遇得到,很像中医全科大夫,但是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大夫来了之后,多多少少都会看点皮肤病。因为中医治疗皮肤病确实是有办法,某些方面确实还是有优势,而且皮肤病大多数长在外边,治疗有没有效相对容易判断,也比较容易得到病人包括西医的认可,所以今天我就介绍一下跟我们医院西医合作的比较多的这种皮肤病,但是治疗的病种有限,病例也是有限,而且在治疗上基本只有口服的汤药,因为西医院没有什么中医的院内制剂,中药外用药基本是没有,不足是对于皮肤病来说,我们半条腿走路,好处就是没有外用药,我就知道汤药治疗过程中,我们自己的天花板在哪,能治成什么样。

首先介绍一个口腔扁平苔藓的病例,我们中医科跟口腔科合作治疗扁平苔藓已经将近10年了,西药治疗就是免疫抑制剂,或者激素,治疗周期很长,效果也不太好,有的病人很容易复发,口腔科医生就问有些效果不好的,能不能推荐过来吃中药?开始我们可能就是试着来,治疗一段时间,口腔科大夫就来找我了,说戴大夫,咱们能不能方子不要变,不要再辩证了。我说为什么?他说我都观察了,你们就有一类方子效果最好,然后他发了张表给我,他观察了33个连续就诊的病人,观察了半年,脱落了8个,他说25个基本在半年时间内都恢复了。当时他手写的观察表,后来治疗方案就基本定下来了,然后实际上这种病人到我们这来,然后用上中药,口腔科来随访,到现在什么时候中药减量、什么时候停药,实际上都是口腔科根据他们看到皮损的情况,口腔苔藓的情况,然后他们说可以减量了,可以停药了,然后我们再调整药量。因为口腔内的照片基本是他们在拍,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给北医八年制同学讲课的时候,听说中医能治扁平苔藓,有的同学说老家有个阿姨下唇糜烂了将近半年,嘴都张不开,也做了一堆检查,也在口腔医院看过,说想过来试试。我们建议是先去我们医院口腔黏膜科确诊是扁平苔藓,再过来吃中药。口腔科看完了说确实是,就把这个病人推荐过来,这个病人是一个外地的病人,随访不方便,我们就把处方给他了,让他带回去吃,他可能定期随诊,又有本院的家属,他就把照片发过来,大概治疗是从2019年6月到了11月,吃了几个月的药,停药后随访了一个月。我把他随访的照片跟病历我发上来。因为大部分的口腔扁平苔藓都是长在口腔内,这个病人长在外面,所以我们拍照拍起来也比较方便,他自己就能拍。服药大概是4个月左右,再缓慢减量,从6月份到11月份。

扁平苔藓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口腔科大夫这个方法给我很多启发,为什么从他的角度能总结出来,能找到每一类方药或者比较有效,因为真正有效的东西,很多西医大夫也很感兴趣,我觉得他这个方法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所以我治疗很多病人也开始都随访,这样从有效率上,我也能不能自己先发现这个问题。比如说像特应性皮炎,也是皮肤科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疾病,尤其是我们医院,我们中医科接诊的往往是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病人,因为首发的一般很少上我们这来,要么是皮科请会诊,要么就是皮科用了西药效果不好,有时候转过来让我们用中药治疗。我们接诊应该是大概有10个这种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病人,九例缓解了,但是脱失了一例,估计是效果不太好。我把其中两个比较有意思的介绍一下。

第一个病人是老年女性,四肢皮疹伴瘙痒20年,也是特应性皮炎。在三院住过两回,吃中药吃过两年,加重之后又住到了我们院皮肤科,但是皮肤科可能常规的药物用上之后,皮疹缓解不了,就请我们中医会诊。这个病人是我随访时间最长的病人,大概从口服药开始在门诊治疗,到停药后观察随访,大概到现在应该是有三年的时间了。这个病人从一些抗组胺药、免疫制剂到激素可能都已经应用上了,但她病情就是相对比较顽固。皮肤科就请我们会诊一次之后,服药一周,她皮损明显的薄了,然后皮肤科大夫就建议她中药治疗,服用了几个月的中药,疗效明显。这些照片从头到尾应该是时间跨度有将近三年,通过这个病人我感觉中药可能对控制这种特应性皮炎,远期疗效还是不错的。

第二例病人也是一个特应性皮炎的病人,西药效果不太理想,然后从皮肤科转到我们这来,他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通过中药的治疗,不仅特应性皮炎症状逐渐缓解,血液里边的嗜酸细胞也通过运用中药在逐渐下降,因为他常年的嗜酸细胞处于一个增高的水平。这个病人服用中药之前嗜酸粒细胞是5.07,比例是36.2,随着治疗,大概服药时间应该是两个多月,他身上皮疹在好转,同时嗜酸细胞也逐步的下降,后来中药可能逐渐的减量维持,慢慢到停药,我们远期随访也随访到了2020年的1月份,遗憾的是嗜酸细胞始终没有回到正常,但是相对还是比较平稳,皮损控制的还是比较好。

我们还经常治疗痤疮,跟皮肤科也有一些合作,当然轻度的痤疮可能转过来的比较少,经常都是重度的痤疮,有的经过治疗之后也是疗效不太好的,可能就想试试中药。我们痤疮治疗大概70多例,无效的加脱失的有20例,痤疮中医治疗还算凑合。我也是简单介绍几个从皮肤科给我们转过来的比较顽固的痤疮,这是一个20多岁小伙子,在皮肤科治疗大概将近两年,外用的口服的试了个遍,最后口服泰尔斯皮疹没有明显改善。我们皮科大夫在食堂跟我碰着了,就说这个小伙子痤疮没好,又失恋了,有一些轻生的表现,说你们中医能不能帮帮忙,然后就把这个病给我们转下来了。这个病人下来前后大概吃了半年中药,面部的痤疮逐渐的消退,最后治疗的结果还是比较好。我发现西医大夫推荐过的病人依从性都是非常好,西医大夫说话都是非常管用的。

还有类似的我再贴一个,也是类似的情况,也是皮肤科转下来的,也是服用中药之后痤疮消退的比较好,有的照片可能是病人拍的,有的是学生拍的,拍照技术可能不够专业。从痤疮这个角度我们跟皮肤科还是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基本上人家自己能解决的中度以下的痤疮病人就不会上我们这来,基本我们合作的就是这种重度的痤疮。

然后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经常接诊的感染性的皮肤疾病,比如像丹毒或者疖肿。可能现在因为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善,中医很多重点不再关注这种感染性疾病了。主要针对像湿疹,荨麻疹这一类疾病,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现在医疗包括外科的方法,包括抗生素的应用,实际上是导致了中医治疗这种感染性皮肤病的市场受到了冲击,很多病人可能首选现在不需要再口服汤药,他吃几天抗生素,可能感染就下去了。但是实际上在临床当中就有不少这样的病人,应用抗生素之后,丹毒改善不了,总会有这样的病人来寻求中医药的治疗,也给了我们单独用中药来治疗这些病人的机会。

像这个病人是80多岁的老先生,也是丹毒,在我们医院外科进行治疗,主要是抗炎,然后大概一个多月,他下肢丹毒的感染情况始终改善不了,最后就找我们中医来了,主要是口服汤剂的治疗,大概也是吃了一两个月,丹毒慢慢才消下去。

还有一个像这种下肢红肿疼痛了三个月,也是丹毒的病人,他外用药,抗感染的都用过,下肢的丹毒改善不了,本来是上我们病房来住院,治疗这种比较顽固的丹毒。我们也主要是中药的汤药给予治疗。这个治疗起效比较快,应该是5天左右,然后下肢的红肿疼痛基本就消退了。还有一些像皮科的颜面部丹毒,如果抗感染效果不好,也会请中医会诊,病人住院后也是标准西医的治疗方式,但是就疼痛特别剧烈,症状缓解的并不好。然后加上中药治疗颜面部的丹毒,我们也是用普济消毒饮,临床上看效果其实是很好的,他大概吃了5天,这个病人就出院了,面部的红肿红斑基本就消退了。

还有一部分经常从皮肤科转来的病人就是脂溢性皮炎患者,也是西药效果不好,这部分病人也会下来寻求中医的帮助。脂溢性皮炎我们治疗照片留的好,很多病人治疗前后包括长期的随访,我们记录可能保留的比较完整。这是个中年的男性,鼻侧的红斑有三年,然后胸部开始出现了红色的红斑,大概有6个月,皮肤科治疗6个月下不去,然后就吃点中药试试。他胸口的照片基本是每1~2个星期自己拍一次,大概也是几个月之后,逐渐的我们看出来它慢慢能够消退,最后一张是停药一个月之后再随访的,还比较平稳,没有复发。通过这个病人我感觉好多中医老先生讲的,有的中药要持续地应用,量变到质变,对有的疾病可能就得比较有耐心。

脱发也是我们经常跟皮肤科有交流的一个病种,有的效果不好的也会转下来,包括雄激素脱发了,一些顽固性的斑秃了,一些焦虑脱发。这是个雄激素脱发的病人,50岁的女性,用药也是三个月左右,她发量明显的能够增多,但是她中药后来停了之后,我一随访慢慢又掉了。

第二个病人是一个斑秃的病人,他片状脱发,斑秃的比较厉害,大概三个月他头发不长,然后就过来试试中医。这个病人吃完中药大概两周到三周,然后头发就长起来了。这个病人脱发之前忘了拍照,所以拍的是他长起来之后,凡是头上白头发的地方,都是新长出来的头发。他应该是当时脱的面积比较大,但是他挺奇怪的,以前都是黑头发,但是这次长出来全是白的。我们有同学就说可能是不是中药催的太急了,所以长出来的都是白的。

我们现在治斑秃,首乌还在用,因为说首乌有肝毒性,所以我也不敢用太多,一般就6~10克的首乌。我所有治脱发,用了首乌的病人,一般2周到4周之后我都让他复查生化,目前还真没有一例有肝损害的病人,但是我们这扁平苔藓曾经出现过一例严重的肝损害,几乎同样的方子,很奇怪别的人吃完都没事儿,就一个病人,老年女性,还是本院退休的,也是口腔科介绍过来,吃中药,没吃几周,转氨酶700多,就住到肝病科了,但是好在她通过治疗指标正常了,没有造成永久的肝损害。所以其实治皮肤病我也挺害怕,就怕用药你可能量也不是特别大,就遇到了那种特别敏感的,出现肝损或者肾损就挺不好解释的。

最后就是荨麻疹,我们接的比较多,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因为急性的好多可能在皮肤科看,也有急性的改善不好的到我们这来。慢性荨麻疹我以前觉得我还治的挺好的,但是我在系统里捋了一下,可能一共看了30多个,随访之后19个有效,无效加脱失的12个,而且这19个里边还有几例急性荨麻疹,所以慢性荨麻疹能改善,或者是能治愈的可能也就一半,可能有时候一半都不到。

下面讲讲我的困惑,作为一个中医在西医院工作,面临一些冲击和困惑都是在所难免的。最近我们消化科的一个教授给我打电话,说有个病人溃疡性结肠炎反反复复两年,在他们西医那里治疗,反复发作,每次复查肠镜的情况一年比一年重,说这次复查发现溃疡的结肠完全长好了,溃疡面完全长好了。他很奇怪,问这个病人,病人说吃了8个月的中药。这个大夫说我以前从来不知道或者不信你们中医能治溃结,但是这个病人我自己全都看到了。他说治疗溃结的西药就这几种,他有一部分比例病人效果确实不好。不管中医怎么认识中药,怎么解释寒热温凉,怎么解释四气五味。我们西医认为既然是汤药起效,那里边可能有个起效的成分,或者起效的物质,那么这个起效的东西就应该有重复性,你能不能弄个相对固定的方案,治疗一下试试,我们把这种西药效果不好都给你们转下来。然后消化科就给我们转了18个病人下来,西药效果不好的,都把中药吃上了。我感觉确实效果还不错,也是基本相同的方案。前面大概有三四个病人,已经时间到了,比如说到了4个月,到了半年,复查肠镜都恢复的不错。比如说第一个病人,我们本院退休的一个老爷子,溃结有四五年了。从16年开始每年一个肠镜,到了19年,已经是溃疡性结肠炎,累及直肠、乙状结肠、阑尾周围,活动性病变较上次加重,越来越重,他中间西药一直在用,这种病人就被推下来,开始吃中药。用了4个月,4个月到半年左右,他再复查肠镜,肠粘膜就基本恢复得非常好。第二个病人在复兴医院做了肠镜,把病理送到我们医院来,也是溃疡性结肠炎,他不是那么重,就让他单纯口服中药治疗,吃了大概4个来月,然后他在我们院里复查肠镜。肠镜大夫说你来查什么?他说我来查溃结,大夫说我基本就没看着。第三个病人也是一位老年男性,也是消化科转下来的,在19年查的是一个重度的溃疡性结肠炎,服用中药之后,溃疡也是明显的一个好转。

就是说这些病例给我的冲击,就是为什么中药方剂到西医这块就不需要辩证论治了,而且它就有重复性了。辨证论治跟不辨证论治,咱们有效率究竟能差多少?为什么总是西医先发现这些重复性的有效的东西,而不是我们先发现,甚至有西医大夫问我说,他说像正态分布一样,西医主要针对中间的95%,那么两端的我们采取个体化的治疗,他说你们经常变化用药,你们会不会都开出来特效药了?你换个病人你一变药,会不会错失这个机会,就明明你已经找到了,你可能自己都开出来特效的方药,但是你发现不了。就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青蒿素跟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这些为什么不能我们中医自己先发现,我们理论是对规律的总结,如果理论跟实践有脱节,只能说明理论总结的不好。当我们西医大夫跟我开玩笑说,你们中医是经验医学,我就说经验医学哪儿不好呢?这个经验我如果能有效率100%,那这个经验医学在临床上对病人来说,肯定是有它的道理,只是说我们现在还总结的不好。第二点我在西医院发现,其实西医也不是只有随机对照实验的报道,其实西医的个案报道有很多。为什么西医的个案报道出来,质疑声就很少。我们中医报告个案就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后来我感觉我们中医的案例报道,实际上真的是有点落后于时代。现在信息化的社会,我们好多个案报道跟50年前没有啥区别,就是特别粗糙,背景的信息交代,环境都太简略了,结尾一句诸症缓解。就是我们有时候现在来实习的学生,转完西医科室再回来我们中医这块,这种案例对他们都比较难说服,我们可能需要努力,才能跟上现在的这些需求。还有在西医院我感受咱们好多方面确实是不太关注有效率的问题,都是讲个案,这其实给交流和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比如中医治疗银屑病,可能外面讲5种方法,每个方法你看都有效,但是我知道其中肯定疗效率有差异,有可能有的有效率90%,有的10%,但是从现在我们中医的交流的局面来看,你基本分不出来,可能就是咱们中医这种交流的方法,或者需要改进一下,这样对于我们中医整体水平提高,能够更好一些。

(0)

相关推荐

  • 二妙散加减治疗腰突症

    jeaky200483 非常好的医学资源网站,像这样免费的医学网站不多了,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无私奉献!! 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本人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曾在中医院骨科及手外科工作,现在基层医院工作,除产科 ...

  • 戴中:聊聊综合医院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我们的体验和困惑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开放  共享  积极  共赢 每周一 12:00 追更新 · 右上请标星 及时见 · 右下点在看 讲者介绍: 戴中,男,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 ...

  • 中医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的案例分享

    zhangchang7212021-04-22 06:49:52 案例简要 此案为一顽固性皮肤病者,既有皮炎,还有寻麻疹.20余年,皮肤瘙痒.阵发性风团.多发局灶性皮损伴脱屑,反复发作.可谓痛苦异常. ...

  • ▲▲用中医治疗癌症8条经验体会

    ​     介绍我医20多年用中医治疗癌症的经验总结,每条都重要,第七条尤其重要. 01.癌症病人舌苔大部分是薄白,舌质淡.其它的腻苔,黄腻苔,光剥苔很少见. 02.癌症病人:九成是大便干.大便稀的比 ...

  • 许铣调理心身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经验

    介绍许铣主任诊治皮肤病患者时重视调理其心身状态,从而治愈一些顽固性皮肤病的临床思路和体会. 其中,注重调理心.肝两脏的气血阴阳,是治疗难治和顽固性皮肤病的重要思路....

  • 读书笔记:程晓霞中医治疗老年肾衰竭的经验

    今天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中,超过40%患有慢性肾病.老年人的肾功能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一般而言,40岁以后流入肾脏的血液会逐渐减少,且每10 ...

  • 中医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的经验分享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坐骨结节滑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体质瘦弱而久坐工作的中老年人,由于长期的臀部磨擦挤压及经久劳损而引起局部炎症,故又称"纺织臀"或坐骨臀肌滑囊炎.在中医 ...

  • 中医治疗400种病经验秘方

    至道汇推荐搜索 荨麻疹 病名:霍乱 验方治疗:欧阳琦经验方-八味香薷饮 黄连6克,香薷6克,石菖蒲10克,佩兰9克,木瓜12克,陈皮6克,扁豆10克,厚朴19克,茯苓10克,甘草5克,行军散3克(兑) ...

  • 中医治疗痹症临床用药经验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之为病,气血闭阻,肝肾受损,脾胃不和.病机复杂,病程缠绵,治疗颇为棘手.本文拟就王祖雄.张伯臾.朱良春.李济仁.周仲瑛.董建华.娄多峰.鲁贤昌等当代名老中医痹症临床用药经验 ...

  • 中医治疗腰痛的经验

    腰痛是指一侧或两侧部疼痛而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内经>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备矣".说明腰痛与肾有着密切关系. 腰痛可见于许多疾病,如肾脏病.腰部肌肉 ...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咽炎的体会

    I摘要:咽喉痛楚,不论新旧,只要服清凉无效或加重,或用抗生素3天以上无效者,虽无明显虚寒证可辨,皆以麻黄附子细辛汤试探之,服后咽部不适稍有加重者,则改弦易辙,另寻他法:若效,即投麻黄附子细辛汤,数剂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