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缘何是一位“风筝大师”?
曹雪芹的一生除了完成了享誉国内外伟大的文学名著《红楼梦》以外,另一部珍贵著作那就是佚著《废艺斋集稿》。其中,第二册题为《南鹞北鸢考工志》,他和风筝的渊源在历史上屡有记载。
曹雪芹从幼年开始就喜欢做风筝、放风筝。据传曹家佣人中有位姓刘的花匠,会糊几十种风筝,于是曹雪芹很快也学会了做风筝,而且对南方和北方的各种风筝都很熟悉。到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此时15岁的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据史料记载,曹雪芹曾在京城广武门外,作过精彩的风筝放飞表演,只见风筝在空中上下翻滚,如飞燕穿梭,趣味盎然,引来许多人驻足观赏。人称“曹氏风筝”,在乾隆年间曾被誉为京城“四大流派”风筝之一,与当时著名的“哈氏风筝”、“ 金氏风筝”、“马氏风筝”齐名。他还写下放风筝诗:
“兔起鹘落似燕隼,上击下翻复盘旋。
最是多情双飞燕,左扑右闪逗云间。”
这两句放风筝诗写的很美,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著名的美女赵飞燕,据传说身轻如燕,可以在鼓上翩翩起舞。曹雪芹不但制作风筝技艺高超,而且也是放风筝的行家里手。
他的好朋友敦敏,就曾目睹过他放风筝的风采。在一次风筝盛会之后,敦敏写了一篇《瓶湖懋斋记盛》,其中的小序写道:“观其御风施放之奇,心手相应,变化万千;风鸢听命乎百仞之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壁上观者,心为物役,乍惊乍喜,纯然童子之心,忘情忧乐,不复知老之将至矣。”从中可见,曹雪芹不仅看得出风向,还预测其日下午有风,而他起放风筝技巧之高,使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异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当时,执掌皇家画苑的名士董邦达目睹并读了他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书稿后,极为称赞,欣然为该书写了序。书中详细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阐述了风筝起放的原理。其中的《肥燕扎糊诀》写得更是生动形象,可操作性强。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就有一段放风筝的描写:“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绳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放风筝的“放”,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放飞。一只好的风筝不仅扎糊绘画要好,还得经得起放飞的检验,表现出远观效果。所以说在放飞上也要有一定的技巧。
其实古人放风筝不单单是为了取乐,还有一个主要目的,是把风筝放掉,取其吉祥意,叫“放晦气”。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林黛玉不妨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林黛玉多愁多病,众人都劝她借助放风筝把晦气放了,将病根儿带走,病就好了。
那么,曹雪芹这位诗文俱佳的文学家,怎么会想到写这样一部工艺专著呢?
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的自序中是这样写的,他的老朋友于景廉,当兵伤足,无以为生。年关已至,家中三天未见吃食,儿女啼哭。饿得头晕眼花的于景廉来到了曹雪芹家中。兄弟二人一见面他便抱头痛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梦阮兄,实不相瞒,家里已经三日揭不开锅了。这隆冬腊月,可怜我一家老少,妻子儿女,又冷又饿,让我这个做父亲的生不如死啊。
曹雪芹听罢,望着于景廉,只有心里陪着他悄然落泪。如今的曹雪芹,早己不能和同日而语。依目前的经济条件和家境而言,别说帮别人啦,就连他自己都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他来曹雪芹处借贷时无意间提及,京城的公子哥们买只风筝的钱,就够他一家老小好几个月的生计了。曹雪芹一向精于此道,就扎了几个给于景廉,叫他拿去卖卖看。除夕那天,于景廉牵着驴,满载时蔬酒肉前来道谢,原来风筝高价售空。曹雪芹由此想到,如果将扎风筝的手艺传授给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让他们皆可自食其力,岂不更好?于是,曹雪芹著成《废艺斋集稿》八卷,记录了身有残疾者用以谋生的各种手艺。
《废艺斋集稿》是一部记载我国工艺技术性的作品。曹雪芹作为文学大家,在自己穷困潦倒之际,仍能想着更多的穷苦百姓,尽其所能帮扶他们解脱困苦。在命运的重创下,一腔苦水一腔泪的曹雪芹,还能想他人之所想,以己之力最大限度的去帮衬他人。这将是何种精神?何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