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村庄之马厂

马厂村位于旧保满路南防洪堤以东,相传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率领部队在这一带扎营,此地为军队种草养马之所,因此得名马厂。附近的蛮子营,南章,北章等几个村名的来历都与马厂相同,想必这个传说是有历史根据的。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防备北元的反扑,派他几个有才干的儿子镇守北方诸塞,称为塞王,拥有护卫军和镇守军,其中燕王朱棣驻守北平,拥兵十万,势力最为强大。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帝为摆脱塞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就开始消藩,朱棣则以尊祖训诛奸臣为名在北平起兵,称“靖难”。建文帝派出长兴侯侯耿炳,大将军李景隆,大同帅房昭,都督平安前后率军百万镇压朱棣。燕王朱棣在河北与南军进行了四年的拉锯战方打垮建文帝的军队,并于建文四年攻入南京。建文帝最终或死或逃,下落不明,朱棣即皇帝位,这就是明成祖,年号永乐,永乐十九年明成祖将首都由南京迁置北平,降旨改北平为北京。

经过元末农民大起义,徐达,常遇春北伐元朝,更以靖难之役朱棣与南军的博杀尤为惨烈。河北大多数百姓在朱棣与南军的战争中受正统观念的影响,往往站队南方一侧,保定地区许多地方都流传着明朝初年红虫吃人的故事,其实就是燕王朱棣的军队(头扎红巾)杀戮百姓的一种晦涩的隐喻说法。加之战争以后的次生灾害瘟疫爆发,水灾,蝗灾的肆意横行,河北之地已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十室九空了。朱棣定都北京后,为加强京畿安全,充实北部边防和增加赋税收入开始了由山西填充河北的永乐大移民,保定周围差不多一半的村庄都说自己是小兴州或洪洞大槐树的移民后代。

马厂村还有值得书写的一笔是在1956年保定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建立西郊工业区的规划中。据《保定文史资料选辑》第九期,张文玲所著的《保定西郊工业区的兴建》一文中所载:1956年4月国家建委组织电力工业部,纺织工业部经过勘探,测绘,钻探后,除原定的国营保定造纸厂外,又决定在保定建立保定热电厂,人造纤维厂(现保定化纤厂),联合棉纺织厂(现保定第一棉纺厂),随后列车电业管理局选址清水河两岸建立保定电力修造厂……保定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在西郊建立新工业区……规划中明确指出,先在马厂,七里店两处建立两个工人镇,然后以两个镇和京广铁路为起点,同时向东西两个方向纵横发展。逐渐将西郊建成保定工业基地,此规划经国家城市建设部和苏联专家沙里舍夫提出意见修改后,组织实施。

历史发展的轨迹波谲云诡,60年一个甲子,60年弹指一挥间,假如马厂村60年前赶上了国家工业化的这趟班车,……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城中村改造,复兴路西延,马厂村整体拆迁,相信马厂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