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眼中的帝国兴衰(三)——两宋

小炒注:“其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温家宝

集权财政制度的涅槃重生

宋是一个让人恨铁不成钢的朝代,它经济繁荣,却积贫积弱,将一副好牌打烂。而这一切,都能在财政上找到原因。

为彻底解决地方割据,宋朝实行中央养兵和官员互相制衡,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官员俸禄让宋朝喘不过气。两次财政改革,分别从减少支出和扩充收入着手,均告失败,宋朝财政走投无路,奔向了通货膨胀这个深渊。

为便于阅读,我将第三周期分成上下两篇。上篇写隋唐,本篇写两宋

五代十国

1

商品经济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与以往不同的是,政治上虽然分裂,但经济上联系频繁

一大批出身于庶族的藩将成为这一时期统治阶级的主流,各国的帝王大多出身于下层人士,将相大臣也大多出身微寒。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科举制的兴起以及唐朝民间经济的繁荣,大批庶族地主涌现,五代十国时期继续了这种趋势。

庶族地主出身平民,大多靠商业发家,在观念上更加务实,不受儒家经济观念的束缚,不相信君权神授,只相信实实在在的势力。因此,相比于前代的重农抑商,五代十国的统治阶级开始重视商业,通过商税强化政权,尽管战乱频繁,但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2

后周世宗改革

北宋承袭后周。后周(951-960年)是五代十国最后一个朝代,由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

954年,著名的周世宗柴荣继位,立即着手进行经济改革:

1、土地改革,学习北魏的均田制,把中原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

2、税收改革,取消所有权贵的免税特权,不管你是谁,你只要占有土地就必须向朝廷纳税,包括孔子后裔;

3、仿照唐武宗灭佛,废除寺院3万多所,新增良田万顷,迫使6万多名僧侣大批还俗,收购民间佛像铜器铸钱。

改革之后,后周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成为五代十国中最强,先后击溃南唐、后蜀,占领富庶之地江浙和四川,使后周的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公元959年,柴荣英年早逝,在位才5年,年仅46。柴荣的早逝给了赵匡胤登上最高权力的机会。

不堪重负的北宋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以政变的形式建立北宋。唐朝解决了世族门阀问题,却留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1

解决地方割据,财政之伤

针对节度使问题,宋太祖的办法简单直接:收缴兵权,中央养兵,弃府兵制用募兵制。全靠中央拨款

针对权力集中问题,各级政府财权、军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皆由中央任命。因此,北宋创设了最复杂的官僚制度,官员互相牵制,各级政府盘根错节。

从此,地方势力再也没有能力挑战中央,北宋之后的封建王朝,中国再也没有发生地方挑战中央的事件。由此也带来财政上的一大问题,养兵要用钱,公务员也得花钱。

北宋养兵120万,创历史之最,军费一度占到财政收入的80%以上。关于北宋军费开支之巨大,宋仁宗时的大臣蔡襄曾提到:

“禁军一兵之费,一岁约费钱五十千文。厢军一岁费钱为三十千文,通一百一十八万余人,一岁约费四千八百万缗。”

这还只是士兵的工资,不包括前线支出、军官俸禄等费用。加总起来,达到6000万贯。如遇到战争,费用又得增加千万巨。

北宋在编官员2.5万名,疆域更大的唐朝从没超过2万,地方吏员二三十万名,科举取士人数是唐的5倍。俸禄支出1200万贯

军队和官员的支出就已经是7200万贯。这还不包括基建、皇室开支。

2

严苛的财政制度

农业税上,北宋沿袭唐德宗的“两税法”,承认土地私有制,按土地面积定额征税,一般每亩收1斗(12.5斤,引进水稻,亩产300斤左右),江南等地每亩收3斗,两税收入2000万-3000万贯之间;政府养兵,没有了兵役,但还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北宋农民的税负并不轻。农业税总共在5000万贯-7000万贯之间。

商业税上,宋朝鼓励商业发展,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宋仁宗在一道诏书中称:“商贾不通,财用自困。”,工商税率比较低,2%-3%之间,商税最初500万左右,中期保持在1000万左右。低税率成就了宋朝经济的繁荣,但民间商业集中在利润微薄的产业中下游,如服装、玩具等。

国营专卖上,宋朝的国营专卖比汉唐都要严酷,专营的领域更广,囊括了盐、酒、铁、茶、香料、醋等上游产业,并且制定严酷的法律禁止民间涉入,更是加强了对专营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管理。专营收入达到4000万贯,是晚唐税收总额的两倍。这种政策间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本质原因,后面再表

北宋初期财政总收入是7000万贯至8000万贯,中后期的财政总收入在1.2亿贯至1.5亿贯之间,峰值是1.6亿贯,远超前朝

北宋一改历代王朝开国的轻徭薄赋传统,从一开始就是重税,远超汉唐,这就使得北宋财政没有多少腾挪的空间。

在鼓励商业上,宋朝远不如唐,政府占据上游重要产业,只将下游薄利行业留给了民间。宋朝的商业繁荣,与政府关系不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规律使然。

3

范仲淹改革,缩减开支

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1040年),北宋对西夏开战,仅陕西一带的战前开支为2000万贯,开战后疯长到3300多万贯。土地兼并的严重激发了民变,有文献记载的起义就有三四十起。北宋的财政问题凸显。

公元1044年,宋仁宗启用范仲淹进行改革,试图进行财政收缩。

针对冗兵,范仲淹提出恢复府兵制,寓兵于农;

针对冗员,范仲淹改革考核体系,淘汰官员,仿照唐初实行公廨田;

针对收入,范仲淹提出重视农业,轻徭薄赋。

范仲淹改革的实质是儒家的小农经济,减少政府支出,减少农民负担,但对土地兼并视而不见。整个官僚反抗范仲淹改革,一年以后,改革无力推进,范仲淹心灰意冷,远走陕西。

范仲淹改革之所以失败,在于以他抱守的儒家经济为理论基础的改革是不切实际的。

他的脱离实际在军事改革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直接由募兵制改回府兵制,宋仁宗断然拒绝

在政治体制上,更改法令,精简官僚,初衷是好的,但改革者并未掌握实权,只依靠皇帝强行推进改革,如此冒进,只会招来强烈的反抗,儒家这种幼稚的改革变表现,前有王莽改制,后有戊戌变法。

在改革思想上,小农经济已经落伍了,跟不上商业发展的时代潮流。

很明显,作为儒家代表的范仲淹,其改革相当保守,依然是儒家倡导的“以农为本、轻徭薄赋、为官清廉”那三板斧,只字未提商业。两千多年来,儒家学派在政治和文化上颇有建树,在经济上愚昧保守,几无贡献。

4

盐钞养兵,古代版房地产

范仲淹改革难以推进,军费问题依然困扰着宋仁宗。公元1044年,宋仁宗推出盐钞。

盐钞是北宋的创新,商人先向官府交一笔钱,换取凭证,这张凭证就叫“盐钞”,商人凭盐钞到指定机构支取食盐,再到指定边关地点销售,商人自己负责运输。

盐钞的实行,不仅给宋仁宗带来了700万贯左右的财政收入,还为政府节省了500万-700万贯的额外开支,满足了80%的边关军事开支。

很像现在的土地垄断,盐钞就是政府画押的土地证,商人先缴纳土地出让金,拿到土地证,然后建房子销售,商人自己负责建设。地价占到房地产收入的1/3,这还不包括各类房地产税目、土地抵押收益及背后的利益输送。政府仅靠卖地就能获得一半的财政收入。

北宋那时还没有出现纸币,由于盐钞的良好信誉,后来盐钞逐渐货币化,成为交换媒介。盐钞是建立在人们对盐的正常需求上的,发行过量,就会形成泡沫,一地鸡毛。

政府抑制不住敛财的冲动,发行了大量的盐钞,远超实际需求,在1073年,民间实际盐需求是43万席,而陕西边关发行的盐钞就超过了90万席,盐钞越来越不值钱,最后无法实行了。想一想,这跟房地产多么像

5

王安石变法,强势的国营政策

宋仁宗死后不久,宋神宗上位,面对刻不容缓的财政危机,公元1069年,启用王安石开始敛财的改革。

当时还发生了王安石与司马光激烈辩论,极类似《财政眼中的帝国兴衰(二)——秦汉》里的盐铁论。

儒家代表的司马光依然是儒家经济那老一套,认为政府应该节省开支,以农为本,不要随意从民间搜刮;王安石认为政府正常开支不应缩减,利用政府力量搞活经济,从而增加财政收入,“民不益赋而国用饶”。

在理论上,无疑王安石更先进,但在中央集权制下,一起做饼往往就演变成了分饼大战。皇帝肯定赞同王安石的开源政策。

三年间,市易法、青苗法、方田税法、农田水利法等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陆续推出,将基建、金融、商品买卖等全部由国家掌控。俨然一副计划经济的样子。

王安石变法与范仲淹变法都没有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给底层人民带来好处,反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但变法实实在在增加了财政收入,缓解了财政紧张。免疫法创收400万,青苗法创收300万,市易法创收100万,其他的贡献微乎其微。

改革者足够决绝,也掌握了政治权力,但王安石变法依然很快被废除,变法失败原因众说纷纭,甚至有人神化他,说他的改革过于前卫,超越千年,但真实原因就一个

开国实行的严酷国营政策已透支民间财富潜力,此时的改革实际上是与既得利益者争利,当既得利益者把自身损失转嫁给底层平民时,改革同时面临着两个庞大阶级的阻挡,无法形成新的利益阶层,这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王朝财政体制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中国再也没有整体性配套改革。为了维稳,中央政府变得趋于保守,不复汉唐雄风。后人对他的推崇与怀恋,实际上是一种对国家变革的渴望

但是,王安石变法既不先进,也不前卫,不过是封建王朝国进民退的又一次上演罢了,与桑弘羊、刘宴并无本质区别。

以后来人的眼光来看,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对中国本是一次难得的转型机会。北宋民间经济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范仲淹和王安石变法的迅速失败,意味着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国家财政步入死局,单纯的财政制度改革已无法挽救中国封建社会的命运,拥抱工商业,国家经济整体的改革,才是更好的出路。

虽说资本主义对于封建主义来说,是洪水猛兽,会湮没封建主义,但北宋要想自救,还是得沿着资本主义经济这条路线走下去。因为资本主义的商业是包税和自治的,不花费朝廷一文而自治自建,还包缴纳赋税。商业税收的潜力是农业税收无法比拟的。很遗憾,北宋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宋以后的明清,则直接倒退回了农业经济,与世界潮流越来越远,中国步入长期停滞,在一棵枯树下昏睡700年。

6

通货膨胀挽救财政

北宋末年,财政年年赤字,财政收入只能覆盖支出的3/4。两次变法,财政收缩和财政扩张均失败,面对赤字,政府无所适从,只得喝下通货膨胀这杯烈性毒酒。

公元1102年,作为王安石女婿的哥哥,敛财能臣蔡京成为北宋的宰相,四处敛财,新增收入2000万贯,搜刮完民间后,就利用货币的通货膨胀不断从民间抽取财富。

1102年5月,在蔡京的主持下,政府铸造折五钱“圣宋通宝”,贬值2.5倍,试行成功,经济未出问题。

1103年,朝廷下令铸造折十钱“崇宁重宝”,其中铜钱3亿文,铁钱20亿文,币值再贬2.5倍,新币总额将近市场流通总量的1/10。

新币的大幅贬值,引发民间私铸之风,民间经济受到创伤,宋徽宗担心出问题,逐步禁止折十钱流通,强制收回,并将蔡京罢相,但官府收购折十钱的价格较低,百姓财富凭空遭受巨大损失,再次遭到政府洗劫。

公元1107年,蔡京官复原位,再铸折十钱,并严厉打击民间私铸。公元1111年,宋徽宗命令折十钱贬值为当三钱,持有折十钱的人的资产一下子缩水70%

随着折十钱数量的越来越多,温水煮青蛙,老百姓生活日益贫困。

政府不仅将铜钱、铁钱大幅贬值,还将具有货币功能的区域性纸币交子、钱引也大幅贬值,而且纸币的贬值更加轻松高效

交子起源于宋仁宗时的四川,由民间自发发行,流通量一直保持在25万贯,宋徽宗发行交子后,用5年的时间将发行量扩大20倍,交子的价格从1000文直线下跌为不到20文,引发金融崩溃,政府一看形势出现失控,发行新交子,按4:1兑换,即4贯旧交子兑换1贯新交子,一下子贬值4倍,持有交子的人的资产缩水75%。到最后,政府停止兑换交子,任其自生自灭,将持有交子的人洗劫一空。交子失去信任后,政府又发行纸币钱引,玩法与交子一样。

民间财富被政府剥夺干净,当北方战事又起时,政府已经无力筹集军费了。1126年,蔡京被罢官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的第57年,二帝被俘,北宋灭亡。

从开始实施通货膨胀,到北宋灭亡,仅仅24年。

先天不足的南宋

公元1127年,南宋建立,偏安杭州。南宋基本完整继承了北宋的体制,只是人口和土地有所缩减而已。南宋从建立伊始,就自带财政失衡这个基因

1

财政收入

在财政收入上,南宋财政收入分为农业税、专营收入、地方的上供、各类商税。

南宋丧失半壁江山,人口降至七八千万,耕地降至700万顷,加上战争的破坏,作为祖宗正赋的两税收入自然大幅减少,1500万贯左右。

南宋朝廷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每年上供,折钱交纳,“以助国用”,初期每年上供1500万贯左右。

盐、酒、茶等各类专营收入4000万贯,仅盐利一项就有1500万贯。

各类商税合计2000万贯。

财政总收入9000万贯,峰值是宋宁宗嘉定期间(1208-1224年)的1亿贯。

2

南宋的命门

相比北宋,南宋多了个北伐战争这个财政黑洞。南宋政权的合法性就是北伐收复失地,南宋国祚152年,进行了4次北伐:岳飞北伐、隆兴北伐、开禧北伐、端平入洛。每一次北伐持续多年,包含多次战争,大家耳熟能详的岳飞北伐,持续6年,来回折腾4次,大小战争10余次。每一次战争都是巨大的财政支出,南宋的财政赤字如影随形,帝国随时都有财政崩溃的可能。

南宋初期,政府部署六大集团军,近20万人,“月费两百万缗”,年花费2400万贯;川陕前线至少40万人,年花费“钱三千余万缗,粮一百六十余万石”。两项合计,南宋初期的军费开支6000万贯,中央行政支出1300万贯,两项刚性支出合计至少7500万贯,这还不包括基建、赈灾等大额支出。对于一个刚建立在废墟上的政权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在不爆发战争的平静年代,南宋财政勉强平衡。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陡增的军事开支让财政立刻入不敷出。

3

戒不掉的通货膨胀

南宋发行了纸币会子,使用范围比北宋时期的交子更广,与北宋一样,南宋政府又想到了通货膨胀这个“夜壶”。

1161年,南宋在全国推行会子,最初的发行量在1000万贯左右;

隆兴北伐后,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发行量达到2400万贯,增长2.4倍,会子贬值了25%,能兑换750文钱,还算比较克制;

宋宁宗(1194-1224)上位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希望通过会子解决财政问题,以支持北伐,史称开禧北伐。会子发行量达到1.4亿贯,比继位初增长14倍,引发了剧烈的通货膨胀,政府尝试过回收,但手中资产有限,仅收回了5%不到的会子。会子价格跌到100文钱。

宋理宗(1224-1264)时期,公元1234年端平入洛后,会子发行量达到3.2亿贯,比继位初增长2倍多,贬值25%,米价暴涨至每斗3贯400文,是宋孝宗年间的13倍。1247年,会子发行量达到峰值6.5亿贯,200文的会子连一双草鞋都买不到,会子基本成为废纸。

公元1262年,宰相贾似道发行“关子”取代丧失价值的“会子”,但强制作废、兑换比例不合理的措施导致了更严重的通货膨胀,纸币又成为了废纸。

与北宋末年一样,货币不断贬值,民间经济被掏空,造成国家财政枯竭,无力扩充兵员抵御外敌。

公元1279年,蒙古人叩关入侵,政府财政枯竭,无力抵抗,南宋灭亡。

小结

财政收缩和财政扩张均快速失败,证明集权财政制度走进了死胡同。面对生命力旺盛的工商业,集权财政制度无法调和彼此利益,以实现共荣,最后同归于尽。

清除了世家大族这个顽疾后,如何处理蓬勃发展的工商业,成为关乎集权财政制度存亡的核心问题。二者能否共存?

(0)

相关推荐

  • 四十九、北宋的情况(二)

    宋真宗死于1022年,其第六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此时北宋虽然解决了北方的边患,但在西北又冒出了个外寇西夏.西夏为党项拓跋氏所建.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拓跋是个鲜卑姓氏,所以其与鲜卑可能也有渊源.党项 ...

  • 「丰功伟绩」与你何干

    「丰功伟绩」与你何干

  • 赫赫威名下的阴影:汉武帝的敛财之术

    中央集权帝国最大的弊病,就在于无法遏制财政的扩张.皇帝花钱的欲望与日俱增,作为执行机构的官僚集团日渐庞大,他们充当皇帝与民间的中间人,借助公权力聚敛私财,当财政支出庞大到民间再也无法负担时,整个帝国就 ...

  • 欧阳修《醉翁亭记》背后是一场改革,这场改革关系到王朝兴衰,结局如何

    <醉翁亭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名作,这篇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描写山水景色之时,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寓情于景的心情. <醉翁亭记>是经典文章,人们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的是轻松 ...

  • 范仲淹与宋代新儒学

    一.范仲淹与"宋初三先生" 宋代新儒学,又称道学或理学.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定周敦颐为道学之开山,但又论:"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 ...

  • 王安石究竟做错了什么?导致司马光偏激否定变法

    在宋神宗年间所进行的王安石变法是继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的重大社会改革.在宋神宗年间,国家因为土地兼并的问题和应对外敌入侵,导致国家的财政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国库濒临空虚,在这种危急存亡的关头之下.王 ...

  • 财政眼中的帝国兴衰(二)——乱世

    小炒注:"其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温家宝 贰 集权财政制度的成长至死亡 从王莽篡汉.东汉虚弱到南 ...

  • 京剧小生宋小川《陈三两爬堂》全场

    京剧小生宋小川《陈三两爬堂》全场

  • 宋孝志:中医秘传“三两三”

    记得1961年新年,我在谈起<江西中医>熊梦"冷庐医话"载"三两三"用于一切久不愈之皮肤病经验有卓效. 熊梦说:"吾之开业期中,曾用此治疗 ...

  • 他与郭靖同姓、黄药师同名,却是两宋之交标准的三姓家奴|文史宴

    在辽末金初风云变化的复杂局势中,有一支军队先后效力过辽国.北宋.金国,并长期保持着独立的建制,游走于多个政权之间,是个名副其实的"三姓家奴",它就是所谓"怨军" ...

  • 三个宰相,相继成为刘娥权谋的牺牲品!(两宋繁华往事178)

    收拾完丁谓,曹利用便成了出头的椽子. 这个一生只有一次高光的人,走上了高位,却不懂惜福. 不惜福,还不收敛,刘娥岂能容他?后来,终于被刘娥逮住机会,还扣上了谋反的帽子.谋反是要杀头的.可见,在刘娥心中 ...

  • 宋孝志三两三

    名医宋孝志的"三两三"2012-02-15 11:01 "三两三",亦称"三两三钱三",很可能因为方剂分量而命名.名为"三两三&q ...

  • 谁是两宋三百年间第一人?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638天的第638篇原创文章 最近研究大宋王朝起了劲儿 ...

  • 5本两宋元明类小说,考据严谨,文笔出色,连看三遍不过瘾!

    大家好,我是马哥,今天推荐5本两宋元明类小说,考据严谨,文笔出色,连看三遍不过瘾! 第一本:<明朝败家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书评:主角方继藩也是一个穿越者,是来自现代社会的一个明史学者 ...

  • 名老中医宋孝志的“三两三”

    名为"三两三"的方剂很多大都属于秘传,多捷效,一般掌握在民间医师手里,草药医掌握的更多,所以在群众中流传这样一句话,"病要好的快,须用三两三",可见群众对&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