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韩彦” 征文 | 饮马潭记 | 作者:卢施君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沿龙泉溪向南走不到半里转过峡口,老远就会看到一片巨大的岩石板上镶嵌着镜子似的反射着亮光的石潭。这石潭就是饮马潭。
近潭上,齐腰深的潭水清澈见底,潭中倒影着蓝天白云绝壁怪柏。椭圆形的潭面略东南向凹陷在巨大的岩石上,可容纳十余人游泳洗澡。龙泉溪缓缓注入潭中,平静而柔和很少泥沙沉积。离潭不远的岩石上有数对斗大的马蹄印痕直达潭边令人称奇。传说是当年火神祝融北上天坛赴会,因坐骑火龙驹性子急脚程快先期到来,天神命其在七孔窑岭暂驻候旨。火龙驹燥渴难耐急需饮水,得知此潭水圣洁便飞奔而下踏着石板来到潭边痛饮时踏就的。火龙驹水量很大,柱子粗的水流直往口里涌,足足喝了两个时辰,喝得天昏地暗。说来也怪,平日里细小的溪流来水,在神马痛喝大饮中却始终满盈饮之不竭。直到那神马喝足饮够才精神抖擞飞回火神身边。火神感激,就施恩于人民年年风调雨顺,户户安居乐业。直到今天,无论气候怎样干旱,饮马潭水始终涓流不断从不枯竭。于是村民们就为火神修盖了庙宇,四季敬奉至今还有香火。饮马潭也因此得名。有人说,这潭水至今仙气依旧,常在此潭中饮牛马,一定槽头兴旺牛肥马壮。
饮马潭这美丽的传说无法考证,但饮马潭确实给了人们许多好处。夏天潭水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放牛的孩子们几乎全天泡在潭水里,或仰或潜,尽情地享受水中的乐趣。不会游泳的孩子也不甘示弱,手按着潭边的岸石拼命扑腾练习水中功夫。整个潭水波光荡漾水花飞溅。直到都累得气喘吁吁才肯停下来。一个个猴子似的跳到岸上甩手抚脚,蹲在石板上晒太阳。傍晚,干了一天农活的大人们,也会三三两两的谈笑着来到潭边,在余温尚存的潭水里舒舒服服地泡个暖水澡,清洗一下浑身的泥土,舒展舒展劳累的筋骨,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意和幸福。
冬天的饮马潭比较乏味,几场大雪过后,潭水结了冰,溪水也失去了欢乐,只有远处悬崖上落光了叶子的藤蔓犹如团团绳索,凌空缠绕在倒挂的怪枝上无奈地摇曳,或伴随着稀疏的衰草在寒风中哀鸣。平日里几处潮湿的崖壁,也被裹上了厚厚的冰甲显得十分清冷。直到春天来了,生机才在潭边石崖下的泥土中醒过来。二月兰争先吐出紫芽尖尖的欲长出绿叶,再顽强地绽放出可爱的小蓝花,逼得冰雪慢慢融化退缩。羞涩的溪水也在冰隙中睁开惺忪的眼睛咕咕闪动,逗引各色野花次第开放。最新奇的是潭边那横七竖八架在溪流上的薄荷根,长出的紫里透红鲜嫩枝叶更惹人喜爱。掐两片叶子略一挤压,贴在眼帘上清爽明目,闻一闻芳香醒神。水鸟们或在刚解冻的岸边徜徉漫步,或在浅溪中觅食。潭中偶有鱼虾出没,但多潜躲在潭底的岩隙间,鼓着圆溜溜的眼睛,抖动着诱人的尾巴,警惕地拥挤遮掩着怕与来者相见。潭水太清,它们可能是被天敌欺负怕了。潭下的落差较大,几股细流从潭中泻出来形成小瀑布,是孩子们施展才干的地方。他们找几片树叶略加折叠用水草穿起来做成轮子,放到瀑布下的支架上任水击着飞快地转,或把水引到远处做个漏斗,捉几只蚂蚁放在上面让水冲着旋。这些工艺都很精巧,只是我做不来。
我所记得饮马潭还要好得多,小时候确是我向往的地方。后来听说“学大寨”时,截沟淤地饮马潭遭到了破坏,但愿旧址还有吧。至于神仙到底是谁,火龙驹是否真来过,我无从知道。但饮马潭边的马蹄印,我是考证过的。小时候摸螃蟹,常伸手进去细细地掏,不很深且有条条石痕拌手。虽年代久远流水侵蚀严重,但人工斧凿的痕迹仍能清晰可辨,决非神马所为。

作者简介:卢施君,河南济源人,退休教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