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杂谈】我们需要《功勋》,也需要《长津湖》
你要问“近期最火的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是什么?”答案应该是《长津湖》;
但你要是问“近期最火、口碑最好的抗美援朝题材作品是什么?”那答案一定是《功勋》。
从国庆档《长津湖》票房大爆时开始,关于影片和《功勋》的对比以及对《功勋》的称赞就不绝于耳,现在已形成了不小的声势,以至于很多年不看国产电视剧的我(上次看相似类型的国剧还是2009年时《我的团长我的团》),都忍不住补完了《功勋》的前六集,也就是现在大家交口称赞的第一章《能文能武李延年》。
《功勋》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以单元剧的形式分别讲述了八位功勋人物的人生华彩篇章,我们可以理解为用八部短剧组成的长剧——首章《能文能武李延年》播出时间最早,发酵时间最长,又正好碰上了《长津湖》的热映,机缘巧合下火出了圈。
《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下文简称为《李延年》)能够获得如今的声势,归根结底是因为拥有过硬的品质,这是一切赞誉的基础。
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李延年》以朝鲜战争中某连指导员为主角,并高度准确地表现出了“指导员/政委”的重要性与风采,这是以往类似题材中极其罕见的成绩。
拿大家反复提到的一场戏做例子:李延年处置逃兵小安东。
小安东因牵挂未婚的媳妇二妞做了逃兵,他心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对立了起来,这才铸成大错,此时,即便通过强调荣誉和纪律枪毙了他,也依旧会对部队士气造成打击。
李延年的做法是:先把小安东的身世娓娓道来,让战士们对他产生共情,进而对遭受战火的朝鲜百姓产生共情,让大家切身认识到、感受到投身这场战争的意义,志愿军战歌中那句“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可谓是最准确的写照……而后又通过“枪口抬高一尺”枪毙逃兵,让“死过一次”的小安东重新归队,如此有理有据、进退有度的做法,折服了众人,大大提振了士气。
类似这样“逆转攻势”的政工行为,在《李延年》中还有不少——只有真正懂政工并且相信政工的创作者,才能拍出这样的戏。
当然,除了出色的核心思想表达,《李延年》的制作水准同样可圈可点,不少军迷、历史迷对该剧赞赏有加,因为剧中出现的许多细节,都非常符合史实。
即便是外行人的我,也能够注意到:
排雷组在拆雷时,提到了绊发雷、松发雷、压发雷、诡雷等多种地雷类型;多次出现不同级别的作战会议,官兵平等探讨具体战术;炮兵组攻击时,迫击炮发出了各不相同的炮声;战士会及时使用清水清洗战友受伤的眼睛;明显指出反斜面地形能有效减少敌军炮击带来的伤害;战士们时而分散时而聚集,三三制突击和集体冲锋都有体现……
我们常说“魔鬼藏在细节里”,还有“服化道能展现团队的创作态度”,当观众们看到《李延年》中衣服脏兮兮、脸庞黑乎乎却精神奕奕的志愿军战士时,就会明白错不了。
此外,《李延年》在剧作方面也有不少进步和创新之处,这体现在人物形象的丰富塑造,以及故事线的搭配使用上。
且不提美军和朝韩军队,该剧还推出了一个台湾特务王觉仁(皮特王),他看似不卑不亢却又不禁自我矮化的神态,相当传神。
王觉仁曾是国民党官兵,认识不少志愿军中的“解放战士”,并以此公开进行了策反与离间等心理战,通过这个角色,剧集先后带出了前线阵地上的谍战背景、保卫股要求对七连进行政审的变故、罗厚财等解放战士憋屈的状态表现、团直属部队配合李延年开展“锄奸行动”等一系列故事。
更令我惊讶的是,《李延年》在成功塑造主角的同时,还把整个配角群像写得十分鲜活(要知道此类作品非常容易把人拍得脸谱化),以七连战士为例:
戏份比较多的,比如敢打敢冲的“战场猛人”陈衍宗、护犊子的八班长滕桂桥、立功心切还酷爱美械的罗厚财、耿直率真的五班长韩冬年、快速成长的“秀才兵”王毓文等,戏份相对较轻的,有踩雷牺牲的排雷兵李源、拼命奔跑传递军情的司号员、单纯尽责的通讯员顾本忠、舍生取义炸毁弹药库的张绍杰等……各条故事线之间相杂交织、收放自如,还往往都能出彩,令人印象深刻。
就拿罗厚财来说,人设完整(原国民党兵、喜欢且擅长用美械),性格突出(机灵、主动、立功心切),正是由于铺垫充分,人物形象足够丰满,所以,即便他在牺牲前用缴获的坦克与敌人对轰那场戏略有夸张,大家还是能够接受,因为角色立起来了。
《李延年》是存在一些缺憾和瑕疵,但在现有的优良品质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综合来说,该短剧的质量已经不逊色于许多一流美剧了,况且它还具备了我国文化语言环境下独有的特色和魅力,因此,无论给它多少赞美之词都不过分。
以上算是我这些年来写的第一篇国剧的剧评(破天荒了),但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却是近来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李延年》和《长津湖》的比较。
毫无疑问,按照上述优点来进行对比,前者完胜后者,但我还是要说,假如真的把《李延年》剪成一部电影在院线同期上映,我不怀疑它的口碑能完爆《长津湖》,可是论票房,依然会是《长津湖》胜出……因为它是一部商业片。
讲两个我的小见闻和小发现吧:
一个是国庆假期时,我带着女儿去影院看某部动画电影,与我们一起进电梯的还有两个成年人,其中一个指着上面那张《长津湖》的海报对同行的另一个人讲“我们是来看这部片子的”(影城电梯轿厢里的海报),但在说完“长”字后却怎么都说不出“津”字来,这当然可以认为是一时语塞,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家对长津湖战役、对朝鲜战争历史,八成是没多少了解的;
另一个是影片上映后,知乎上多了许多与朝鲜战争相关的问题(远比《长津湖》电影相关的问题多),要知道主流媒体从去年就开始高调、积极地纪念朝鲜战争了,但无论是各级大小媒体集中报道抗美援朝纪念日时,还是电影《金刚川》上映后,民间相关的讨论和知识普及都不及现在《长津湖》热映时来得生猛——该片目前的观影人次约有1亿,票房落点是奔着中国市场前三甲去的——可见其创造的短期社会效应有多强。
说到底,《李延年》和《长津湖》属于两类作品:前者是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项目,是的献礼剧,对其品质的把关远比收视率重要,主创团队有更高的觉悟和精力去打磨作品;而后者无论顶着怎样的主旋律名头,实质上仍是在国内现有环境下,以相应的市场逻辑立项、拍摄、制作、宣发的商业电影……但只要有进步,就应当予以肯定。
李延年和小安东的形象,确实更加符合、更能代表多数志愿军战士,但伍千里和伍万里兄弟的故事,则更容易帮助大众进入“状态”,尤其是伍万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成长线,门槛很低,很方便切入观众视角,非常适合一些对历史缺乏了解的“萌新”观众入戏。
老实说,前阵子我还有些不忿:觉得部分影迷和历史迷“拉一踩一”的言行太过分,批评《长津湖》过于严苛,总是一副自视甚高、轻鄙别人的模样……
可现在我想通了,影视娱乐作品本就是让人评头论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只要《长津湖》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去观看《李延年》,能促使更多人去了解抗美援朝的历史、去缅怀“最可爱的人”,那便是功德无量。
类似的逻辑,还可以用在票房失利的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身上。
这部片子以采访的方式,记述了30多位志愿军老兵的记忆/话语/现状,九月份在院线上映时,有几位在片中出镜的老兵都已经去世了……
听着有些意难平是吧?可实际上,《1950他们正年轻》几百万的票房对于纪录片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成绩,市场有市场的规则,只有真正对志愿军战士怀有敬意、同时还有钱有闲平日里有观影习惯的人,才会特意跑去看这片子,即便影院安排更多“黄金档期”的场次,炒作的力度再翻几倍,它能增长的票房也相当有限,更别说能有《二十二》那般成绩了。
坦白讲,作为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的水平并不算高,但仅凭纪念志愿军老兵的主题和“抢救式采访”的行为,便足够赢得尊重和称赞了——老兵们一直都在那里,却鲜有人真正去倾听他们的故事(片中有位老兵就说,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接受采访),这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反思的地方。
令人气愤的是,哪怕面对这样一部单纯、“微弱”的片子,居然还有人往“历史虚无主义”“屁股不正”“居心不良”的路子上去恶意揣度导演和制作团队,实在是不可理喻。
该说我的结论了。
《李延年》影响力仍然不够大,但它足够优秀;《长津湖》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它掀起了一波积极的社会热潮;《1950他们正年轻》拍得不算好,但它做了一件实事、一件好事。
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讨论和评价一部作品的优缺点,但请不要从根本上否定这些作品的意义(前提是立场正确),因为,这类历史题材作品现在还是太少太少了,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延年》《长津湖》《1950他们正年轻》,该团结的地方就得团结,我们还远远没到可以“放肆内耗”的时候。
【PS:今天这篇文,我更多是以一个“三流键政者”和爱国者、而非一名影视评论作者的立场写的,对一部分熟悉我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有些陌生,但话都在上面了,希望大家能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