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名词解释和概念

1952年,Joshua Lederberg开始对这些胞质遗传因子进行分类,他提出了将其命名为“plasmid”(质粒),它是“cytoplasm”(细胞质)和“id”(拉丁语中“it”的意思)的混合体,含义为“任何染色体外遗传决定因素的通用术语”,然而这个建议一开始被忽视了。几年之后,Élie Jacob和François Wollman提出了一个独立的术语“episome”(游离体),意为“一种非必需的基因元素,它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整合到染色体中”。该术语在当时广泛使用,尤其是自从Ester Lederberg在1952年发现F因子(Fertility factor,致育因子)能某些情况下会整合到大肠杆菌(E.coli)染色体上,这个概念似乎显得更为恰当。直到60年代科学家开始研究其它的染色体外粒子,特别是R因子(Resistance factor,抗药因子或抗多药剂因子),通过细胞间的接触,F因子和R因子能够在细菌间水平转移,然而科学家注意到,不同于F因子,没有证据能证明R因子可以整合到质粒上,因此,“episome”最终被舍弃,而采用“plasmid”来命名这些胞外遗传因子。

F因子(致育因子):供体菌细胞中的一种致育因子,在细菌的接合中起重要作用。F因子若游离于胞质中则为F+,它和F-进行结合杂交,结果是供受体各含一个F因子,均成为F+;F因子若结合在供体染色体基因中则称作高频重组菌株Hfr,它和F-进行杂交,结果是受体成为“F-”,供体成为“F”。来源:360百科“F因子”词条

R因子(抗性质粒):是环状双链DNA分子,这种质粒具有使寄生菌对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或磺胺剂产生抗药性的基因群,和F因子一样,通过接合进行转移,获得该因子的细菌同时获得对多种药剂的抗性,因而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麻烦。
来源:360百科“R因子”词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