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涧龙池,与小白龙的不解之缘(下)
★旅游地点:苏州白马涧·龙池风景区之白马涧
走过观瀑桥,站在桥上往哪个方位看都没有瀑布,今天也真是迷幻了,两道瀑布都没有水流。不过看方位,这座桥观的应该是云谷飞瀑。至于另一道瀑布,我们其实压根儿没发现在哪儿,反正一路走来没有听到瀑流声。
过桥是一条御道,又称乾隆御道,这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地方官员专门为了迎接圣驾修建的。所以这条路由小青砖一块块竖着砌成了“人”字型,因为皇帝是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所以他脚下的这些砖就排成了“人”字,这是象征皇帝在人间至高无上的地位。很多专门为皇帝出行修建的御道,都是这样的格式。
旁边有一片李子林,看起来像是红叶李,这会儿也不是花季,叶子倒是紫红的,很有观赏性。岔道口有一块石头,上书“寒山”二字。寒山草堂门口站着一位垂髫童子,作拱手状,微微含笑,眉眼弯弯,不知道是不是迎客的意思。
赵宦光,字凡夫,号广平、寒山梁鸿、墓下凡夫、寒山长,是宋太宗赵炅第八子元俨的后代,宋王室南渡后留下了一脉在吴郡太仓,就有了晚明时期的吴郡赵氏一族。
赵宦光一生不入仕,以高士名冠吴中。偕妻陆卿隐于寒山,读书稽古,精六书,工诗文,擅书法,尤精篆书,兼文学家、文字学家、书论家、造园师于一身,一生著书数万余卷。
他创新草篆体,其撰写的《说文长笺》《六书长笺》《寒山帚谈》等文字奠定了他晚明文化成就代表之一的地位。
明万历二十年,赵宦光买山葬父,这座方圆两百亩的小山取名寒山,此后携妻居深山中,打造“寒山别业”,叠石造园,凿山疏泉,养木培林,当时建了很多漂亮的景观,像云中庐、弹官事、警虹渡、绿云楼、飞鱼峡、驰烟驿、澄怀堂、清晖楼、瑶席等。
赵宦光作为王室后裔,虽然一生没有出仕,但正因为没有官场的牵绊,他才能潜心做学问,著述等身。可惜现在这些漂亮的建筑都已经被毁了,就连这座寒山草堂都闭门谢客。他的妻子陆卿也是位才女,名动当时。两人在家里读书写字,日子过得十分惬意。不仅在纸上写,还在石上写,因此还开创了吴郡寒山煌煌大观的摩崖石刻群。
明清两朝,寒山始终是文人墨客留恋之地,但凡到吴中,几乎没有不凭吊赵宦光遗迹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十二次临幸寒山,并作了四十四首诗,其中十六首更是直接赞颂赵宦光的。这位皇帝陛下那是真喜欢写诗啊,不过先后留下这么多首诗的,可能还是独一份儿。
草堂旁边居然还有一片红枫林,这会儿叶子大半已经红了,偶尔杂有半树青枫,也不过是红色的点缀。我不由得惊喜了,林下小径蜿蜒曲折,只可供一人独行。
旁边也有人看到了这片枫林,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秋天的枫树,是游客们的宠儿,大家总是很乐意在相框里留下这些红色的树叶。
递岁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想必也有什么说法。旁边栽种着大片的树林,树龄看着也都不是太长的样子。赵宦光原来应该栽下了不少树木,可惜如今已经不存。
走了挺长一段路才看到有座圆形的亭子,上书“洗心亭”。看着虽然旧旧的,但应该还是新建的。
旁边是洗心泉,水流很细,流入两个大大的圆形池子,这泉水的容量也未免太大了些吧?石头上有“洗心泉”三个字,题写的人是赵宦光的儿子赵均。
据说赵均是佛教信徒,曾经远赴印度取经,还译写了多部经卷。因此,“洗心”两个字,就带上了一点禅意,大约是说到这里游过以后,或者喝了洗心泉后,就能把心中的污垢洗干净。
据说洗心泉长一二里,它的源头在天平山北麓的山谷。因为深藏密林,因此水流声比较清亮。两个池子下部是相通的,据说下游可以通过溪涧汇入饮马池。
旁边有仙鹤的雕像,但从脖子处断裂了,不知道是被毁坏了,还是原来就是这个形象。看着并不像古物,要是现代雕刻的话,应该能够及时补上。不过,要说仙鹤的脖子确实比较细长,虽然是石制的,但要是冲击的力量大一些,也确实很容易被折断。
自驾游:苏州白马涧
11月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