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霸王别姬》:从真马上台说起

 新《霸王别姬》剧照

(来源:闲谈戏曲的博客)

2012年,由美籍华裔某导演带领的国际团队创意制作,梨园名角荣誉主演的“华宴-新京剧《霸王别姬》”,在北京某剧院演出。声称,“新京剧《霸王别姬》尊重和保留传统京剧精髓,以现代元素为载体,推陈出新,对国粹京剧的传承做出了积极创新和探索。必将掀起一轮国粹艺术欣赏观演的高潮。

这出新《霸王别姬》 ,霸王改为红脸,服装创新,并将真马牵上舞台。我没有看过这出戏,仅看到照片和有关报道,不敢妄议。我想,如果霸王坐骑是真马上台(还没有备马鞍),那么根据艺术统一原则,其他将士也应骑真马,这样,几十匹战马涌上舞台,奔腾、喧嚣,不要说演戏,就是看马,也让人看一阵子了。据报道,这出戏,引起一些戏迷在网上展开激烈争议。

过去,在戏曲舞台上,为了招徕观众,曾出现过真的动物上台。如同光十三绝的名丑刘赶三就曾骑真驴上台;过去有的剧团演出《牛郎织女》,曾牵真牛上台。据说历家班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演出《西游记》也有过真马真犬上台。

现在,将真马牵上京剧舞台,是艺术上的创新吗?

文学艺术一般来说都是生活的反映,而在反映生活方面有写实与写意的区别。西方文艺崇尚写实,而在我们中国戏曲的发展贯穿了写意化的民族艺术观念。通过演员虚拟化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虚拟艺术形态,一种是以生活的自然形态为基础,进行必要的提炼、简化、装饰,并在舞台实践中得到保留和推广,终于形成程式规范的过程,如,开门关门、上船下船、上楼下楼等;另一种过程则是,借着表现某种特定生活内容的机会,发挥艺术的想像力,而将杂技、舞蹈、武术、体育等技艺以及某些生活动作中有观赏价值的形象,经艺术加工,使之与特定的生活内容相适应,并终于形成人所公认的程式,如吊毛、抢背、椅子功等;还有一些程式,产生于个别戏中个别人物的动作的推广和普遍化,如起霸、走边等。这些艺术程式,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

在《京剧形式特征》一书里,谈到了舞台上“以鞭代马”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由纸马—竹马—马鞭,一个漫长的反复磨合、精心选择的艺术发展过程。

书上说:“人物乘马的行为在京剧舞台上是以鞭代马的,而这种虚拟化表演的形成也同样有着一个至少历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是台上与台下反复磨合、精心选择的结果。

“据有的学者考证,在戏曲舞台上最初可能是用纸扎的马形来表现马,其思路尚处于写实的阶段,这种形式在一些流传至今的民间歌舞中还是可以见到的。把一个纸扎的马形绑在演员的身上,显然十分累赘,不利于演员的表演。

后来则发展为以“竹马”表现马,即以一根竹竿代马,马的自然形态被“虚”掉了,由写实向虚拟迈进了一步,但演员毕竟还是要骑着这种“竹马”表演。在元杂剧中就是这样表演的,一些元代的剧本上就写明某某角色“骑竹马上”或“踏竹马儿上”。

“徐扶明先生曾指出:“……至今福建漳浦县还流传着‘竹马戏’,其‘名称由来,是每次戏的开场,由四个旦角,以竹竿代马,骑在台上趟马,名为“跑四美”’((戏剧论丛》)。据此,我们推测,元杂剧用的竹马儿,可能是这一种。”

“后世戏曲以鞭代马,大概是由元杂剧以竹竿代马演变来的。”(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大概在元明两代在戏曲舞台上用的就是竹马,而废弃竹马而改为以鞭代马则是清代的事了,董每戡先生的《说剧》即提出“以鞭代马当在清代”。这样,整个马都被“虚”掉了,而以演员挥鞭策马的动作虚拟出马的存在,至此才完成了乘马这一人物行为由模仿到虚拟的发展历程。”

由上可以看出,真马登上京剧舞台,违反了京剧虚拟化表演的基本特征,是艺术上的倒退,不值得提倡。(注:“”内文字,引自《京剧形式特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