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孢子丝菌病
图片来源《实用皮肤性病学彩色图谱》车雅敏编著
孢子丝菌病( 皮肤淋巴管.型)的特征是沿淋巴管方向成串排列的无痛性结节、溃疡以及肉芽肿性损害。
致病菌为申克孢子丝菌,腐生于植物、土壞、木材等处。发病常与皮肤轻微外伤后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质有关。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一般在外伤3周至6个月后发病。损害多见于暴露部位,单侧上肢或下肢,尤以右,上肢多见。开始在病菌侵入处发生圆形无痛性的红色皮下结节,小而硬,可推动,逐渐增大隆起,与皮肤黏连,软化破溃形成溃疡,有稀薄脓液。数周或数月后,沿淋巴管方向出现多个成串排列的类似的皮下结节,也可破溃形成溃疡,愈后结疤。除了最常见的皮肤淋巴管型外,孢子丝菌病还有皮肤固定型、皮肤播散型和皮肤外型。取脓液或组织做真菌镜检若见到卵形或雪茄形细胞或发现星状体便能诊断,确诊依靠真菌培养分离出孢子丝菌。皮肤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肉芽肿,在脓肿和多核巨细胞中PAS染色有时可见到孢子或星状体。
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以及两性霉素B对本病都有较好疗效,但碘化钾仍为治疗本病的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药物。
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