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岁前要严管 青春期时少干预

18岁以前,人的心理年龄可以划分为很多个时期。时期越多意味着变化越多,可塑性越强。哪个阶段变化最多?排在第一位是6岁以前,第二位是青春期。这两个阶段对孩子适当适度教育,对其一生影响重大。我认为,6岁前要严管,青春期少干预。

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是3~5岁。3岁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是一种信号,家长要帮助孩子解除痛苦并给予关爱。但3岁后,孩子的哭声多了一层含义,有了意向表达。比如,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不买就大闹。一旦孩子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行为出现,就要有意识地对其进行“说不”教育,进行克制训练。比如,孩子在商店想要小汽车玩具,但家里已经一堆了,这时要告诉他不能再买了。如果孩子哭,就把他抱回家,不打也不骂,任他哭,不要管,让他知道哭也没有用。但家长也不能让孩子太压抑了,可以跟他说,“以后有什么事能不能好好跟我说,如果你能说服我,我可能会考虑你的要求”。如果孩子又提到想要小汽车,这时家长可以趁机对其教育,“你想买的小汽车和家里的有什么区别吗”,这也是鼓励孩子与你交流的一种方式,看看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个交流要有原则,即3:1,孩子要求三次就满足他一次,让他知道交流有用。如果这时能把“说不”的克制训练处理好,以后家长再说“不行”“不允许”的事他就不会闹了;如果孩子真想坚持,他知道跟你商量。这样到青春期,亲子关系就好处了。需要提醒的是,“说不”的环境要讲究,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你,最好不要有其他人在场。克制训练的同时,还要做好“克制诱惑”教育。两者区别在于,克制训练是家长在身边时引导,克制诱惑是家长不在时孩子能不能实现自我控制。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诱惑性的东西训练孩子:找点鱼片、巧克力等孩子爱吃的零食,刚开始有意识地3天给孩子吃一次,当他们差不多养成习惯时,告诉孩子,“这次给的东西能不能不吃,3天之后我再给你加三份,但如果你吃掉了,3天后就不给了”。目的是让孩子知道,“等待能获取更大满足”。这个训练是克制孩子冲动的一个好方法。等他上学后,你要告诉他,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今后的长远发展。

孩子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逆反行为开始出现,家长也要适时调整教育模式,不能一味强硬。

1、“要求和命令”的口气改成“商量”的口气。孩子长大了,有些事要自己做,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帮忙,不需要时尽量不干预、少说话。孩子哪些方面做得不对,要与其商量,减少命令式说教。

2、把孩子当作同事朋友一样尊重对待。青春期孩子需要独立的心理空间,要尊重他们的隐私。

3、善于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无问题。有时候,你用什么方式对待孩子,他就以什么方式对你。当孩子对你不尊重时,可能是你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无言自威”,面对青春期孩子,有时候话点到了即可,千万不要管得没有节制,让孩子吃不消。

4、要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其相关家庭背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阶段的孩子合群性发展非常突出,很多心里话不跟父母、老师讲,但会告诉好朋友。因此,要想知道孩子的近况,了解他身边的朋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想要认识孩子的朋友,方法也很简单,在孩子生日时,让他请几个好朋友到家做客就行了。如果发现孩子交友不慎,可以给他提建议,“我觉得你的某个朋友好像有点问题,你觉得呢”,话说到就足够了,后续他会关注的。

5、要给孩子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唠叨。信任是双方的默契表现,孩子青春期时,家长一定不要唠叨,唠叨只会让他离你越来越远,大度教育很重要,尤其是妈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李玫瑾

(责任编辑:王亚楠_NBJ983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