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纯净的心灵——申六兴采写手记
文/蓝月光
每一次走进申六兴,我心中就是一次震撼。越来越感到了一种责任,越来越感到一种压力,这种责任和压力又逼迫着我不敢放松。有人说,作家采写人物,只有深入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这个人物达成共鸣,才能生发情感,激发灵感,让情感和灵感如滔滔江水从笔头喷涌而出。
对于这样一个老人,我该怎么提笔去刻画呢?
这是一个怎样境界的老人?16岁入党,一面教书,一面做党的地下工作。作为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他说,找到了党,就找到了一生的“主心骨”。他漫长的一生,就是追随党的一生,为党工作的一生,挚爱党的一生。直到现在,老人已经在昏迷之中了,仍然毫不犹豫的要为党付出一切。
1944年,林州解放,申六兴怀抱着一颗赤诚的心灵,听从组织安排,上新乡、下孟县,不管在哪里,都是大干苦干,从不畏苦怕难,身体力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贞誓言。
1990年,申六兴第一次回到了阔别50年的家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浓浓的乡情在心头萦绕,曾经日思夜盼的家乡近在眼前。他念叨着一个个熟悉的村人的名字,他的脚步亲吻着脚下的故土,他的目光更掠过青山,掠过绿水,掠过大木,掠过那一条条曾经奔走嬉戏的道路,掠过道路尽头那一道道撑天接地的远山。他并没有兴奋多久,当他走近了村落,他更多的是失落和痛苦:解放这么多年了,乡亲的日子还不富裕。
从此之后,怎么样回报家乡,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就挂在了他心头。他回家的次数勤了。每次回家,他的手也不会空着,给乡亲们买麦种、树苗、买农药,村里哪家有人病了要用钱,有孩子上学了要用钱,有人家婚丧嫁娶了要用钱,村里建学校要用钱。申六兴都要掏钱,从来不心疼,只嫌钱不够。每一次,“老申要回来了”,就成为传遍村里的一大喜讯,静寂的山村就像节日一样欢腾着。采访中,老人小女儿的一句话让我深深触动:大家看到他就像看到菩萨一样。闭上眼睛,我想象着那样的画面:那是怎样令人兴奋的场景,申六兴笑着,一脸慈和,眼睛微眯着,闪着亮亮的光。而乡亲们,偎在他的身边。
是呀,这就是我们的共产党员,谷文昌被人称为谷公,申六兴被人称为菩萨。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但共产党人都拥有菩萨一样的心肠,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生活,要人们过上好日子。1997年,申六兴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家乡承包荒山。这个时候,他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这一包,就是7年。7年来,他没日没夜干,有时候就吃住在山上,山坡下的几块石头一垒,就是他的窝。啃个馒头、吃点咸菜,都是美餐,馋了逮些蚂蚱烤烤,那就是难得的美食了。他身上,现在还带着那个时候的馈赠:腿上有一道疤痕,那是野狗咬的。有一次起床,他发现一条蛇,他竟然与蛇共眠。整天与石头作伴,天天搬石头,十个手指七个瘀青受伤,只有三个囫囵的。
这些现在很多人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于老人却是那样寻常。
就这样,在老人努力下,荒山坡成了花果山,乱石滩成了百花园,春来绿意葱茏,夏来郁郁葱葱,秋来瓜果飘香。眼看要有丰厚的回报了,老人却一下子捐给了村里,不要一分一厘。他图什么?他说,我就是想让人民有一个幸福乐园。
共产党人就是要有奋斗精神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申六兴一生都在奋斗,一生都在奉献。这些年,他几乎将全部工资都捐给了社会,捐给了乡亲,捐给了党。他长期资助贫困学生,每年要6万元。他为党分忧,战疫时一下捐出了15万党费。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他捐款达68万元。而他自己,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子女或亲戚送给他的旧衣。
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指出共产党人只要有白求恩同志这点精神,不论能力大小,“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申六兴不就是这样的人吗?老人很快乐,几乎没有什么忧愁。问他怎么看钱。“钱是身外之物,死了带不走一分文。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算富。”怎么看待荣誉。“荣誉都是组织给的,都是党给的。”问花开了,高兴吗?“非常高兴,花红柳绿,绿水青山,日子像活神仙。”老人热爱学习,九十多岁还坚持读书看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圣人如常,至人无名。老人已经是完全没有个人,没有“我”了。或者,他已经达到了“大我”的阶段,达到了做人的至境。“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的一切属于党、属于人民。”他个人无所谓享受,他的最大享受就是为党做事,为人民做贡献。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老人的胸怀、老人的心灵就是一面宽广的海洋,就是一面清静的澄波,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呀。纤毫毕现,云霞明灭,波澜不惊,风清云淡。在这样的纯净前,每一个人都是惭愧的,越发照出我们的渺小和可怜。
向这样伟大的纯净的心灵致敬。我也更加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