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名人】舒元舆

舒元舆(791——835年),唐代文学家。字升远,兰溪纯孝乡(今女埠街道)垷坦村人。其先祖是合肥人。齐梁大宝元年(550),高祖舒景思任东阳郡守,卜居兰溪女埠垷坦万罗山。祖父舒缜(五世孙)派居东阳南田,授兰溪县医学训科后回迁原籍。去世后与孙氏归葬东阳地,亦名竹队(今上卢泉塘北)玉笥园。父敬之,娶薛氏,孕满,至垷坦大厅分娩,因是长子,取名元舆。舒元舆是舒缜之孙,其弟元褒、元肱、元迥皆中进士,历史上将“四进士”传为美谈,戏曲舞台上多有演绎。舒元舆娶桐山后金金氏为妻,生三子。

舒元舆出身寒微,自幼警悟过人,从小在兰溪白露山麓私塾中刻苦读书。15岁通经儒,曾就读于武义书台山义塾。与唐元和八年(813),二十三岁参加进士试,一越龙门。先任户县(今陕西户县)尉,以干练知名,后被宰相斐度荐为兴元书记。他文辞豪健,一时推许。所作文采灿然,深得时人赞许。入朝拜监察御史,再迁刑部员外郎。劾弹官吏,不避权贵。查处坊州刺使汪浰贪污一案,他力排阻碍,秉公执法。还赋诗一首,其中有:“去恶犹农夫,稂莠须耘耨。恢恢布疏网,罪者何由逃。”嫉恶如仇,跃然纸上。其疾世诗云:“奈何贪狼心,润屋沈脂膏;搜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山秃逾高采,水穷益深捞;龟鱼既绝迹,鹿兔无遗毛”。愤恨之情,溢于行间。舒元舆工于诗,尤擅散文。特别是他的《牡丹赋》,以物言志,字字珠玑,更是驰誉京城,为世传诵。

舒元舆自负其才,锐意进取。大和五年(831),上书文宗皇帝自荐,洋洋八万言,论古说今,指陈得失,获得唐文宗李昂的嘉许。宰相李宗闵谓其浮躁延肆,不能重用,反贬他为著作郎(编写皇宫图书的闲职),调往东都洛阳。在洛阳,他与后来任宰相的李训相遇,一见如故,引为知己。同时还结识了由进谏而被贬谪的白居易,两人同病相知,过往甚密,同游龙门,醉酒狂饮,吟诗作诵,历时三年。白居易留诗:“三岁相依在洛阳,游花宴月饱欢娱”。白居易为这种友情和花月陶醉了,而舒元舆的政治抱负却远不在此。他要整肃朝纲,革新政治,为危机四伏的李唐王朝挽狂澜于既倒。

唐天宝元年(742)以后的80年间,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洗劫和其后的藩镇战争,李唐王朝国力急剧削弱,史称“中唐”。进入晚唐之后,政治形势进一步恶化。首先是宦官专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政治后果。他们口銜王命,手握兵权,勾结藩镇,控制朝廷。唐顺宗以后的9个皇帝,除敬宗以皇太子继位后,其余8帝全由宦官擅自拥立,而敬宗最后竟被宦官杀死。宦官成了主人,皇帝成了傀儡。其次,吐蕃乘安史之乱、边防空虚之机,陆续攻取河湟诸州,即今青海、甘肃一带,离长安仅咫尺之遥,直接威胁李唐朝政治心脏的安全。其三,安史之乱以后,各地藩镇林立,尤以河北(今冀、鲁、豫、辽一带)的成德、魏博、卢龙三藩镇为害最烈。

大和九年(835)九月,调升御史中丞的舒元舆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务,与李训同时正式拜相。由于皇上软弱无能,宦官仇士良集团专权干政,猖獗横行。

拜相伊始,即向文宗进呈治国安邦的“太平之策”。其要务是,“先除宦官,次复河湟,次清河北”,彻底清除为害李唐王朝的三颗毒瘤。文宗十分欣赏,太平之策秘密实施。

公元835年11月,宰相李训、王涯、舒元舆与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内外协势,铲除宦官势力。舒元舆、李训指使手下官员诈言大明宫左金吾大厅后的石榴树上有甘露,舒元舆、李训说这是“吉祥之兆”,就带领文武百官向唐文宗道贺,李昂命舒元舆、李训去查看。舒元舆、李训回来说:“这不象是真的甘露。”李昂命仇士良、鱼志弘带宦官去复看。仇士良在禁卫军将军韩约陪同下走到左金吾大厅门口时,发现周围有伏兵,拔腿就跑,顺将唐文宗推入软轿抬着就走。事后,仇士良、鱼志弘顿起杀心,将唐文宗软禁宫中,四处搜捕。舒元舆易服单骑出长安南面西头的安化门,禁兵追捕之,腰斩独柳树下,舒元舆的几个弟弟也遭不幸。凡和舒元舆有关的大臣名将、亲朋好友上千人血流长安护城河。其亲属不论亲疏,包括不懂事的孩子,也都惨遭杀害。舒元舆等“灭虎不死反受其害”,在“甘露之变”中罹大难,血染长安古城。

“甘露之变”的腥风血雨,从长安古城吹洒到各地。舒元舆第五子普光,适在晋陵(今常州)变名更姓,潜匿睦州(今淳安富昌村)。舒元舆的长子舒昌,字馀庆,为凤翔书记,速与离京不久的舒元舆的族子舒守谦联系上,火速赴兰溪将不满周岁的独生子舒道纪转移到安全地方隐居下来。其余次子舒曾、三子舒晋、四子舒旨亦改名埋姓,潜匿各地。元舆之弟元褒之长子善珍,闻难出走,改姓名为宋温。舒道纪长大后,出家隐居在金华赤松宫为道士,自号华阳子,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事变失败后,文宗因不能制仇士良专杀而深悯元舆等人之冤。一日于廷内殿前观赏牡丹,绕栏低吟舒元舆的《牡丹赋》,不觉叹息良久,泪珠盈眶,伤痛之余,作悼念元舆诗:“辇路生春草,上林花满枝,凭高无限意,无复侍臣知。”不久,李昂抑郁成疾,含恨而死。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露生光慰英灵。20年后,唐宣宗李忱接位,他特别重视儒士,只要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的学子,都认为有真才实学,予以重用。白居易堂弟白敏中就是其中一位。当了六年宰相的白敏中虽在李牛两党争执的夹缝里当政,由于正直清廉,因此对父亲生前的莫逆好友舒元舆的冤死深表同情,经常在唐宣宗面前隐隐提及,还将舒元舆的《牡丹赋》等介绍给唐宣宗。唐宣宗对白敏中言听计从,他只看自己是生父唐宪宗的继承人,将哥哥唐穆宗及其三个儿子即敬宗、文宗、武宗视为逆子邪宗,因此,对他们所铸成的冤案予以平反。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发布圣旨《命南郊前速议庶狱敕》:“圣人严圆丘,将以孝理天下。而历代因之,务行大赦。冤滞者可以昭洗,险匿者可以澄清。所有大理前据有罪已结者,亦在速令详议。无圣惠奸。”

舒元舆20年的冤案终于昭雪,并加封显号:乘仙公,敕建乘仙祠。舒元舆的族子舒守谦和孙子舒道纪将其遗骨归葬于白露山麓乘仙祠右侧。每年清明节,唐宣宗派宫中特使赴兰溪白露山进行祭奠,以显示唐宣宗的开明和对大唐贤相的缅怀。

清代著名学者卢标(1761――1898年),东阳人,在《定溪诗稿》中为舒丞相写了一首壮怀激烈的悼念诗:“式遏中涓志,为谋岂必工。血凝甘露碧,泪洒牡丹红。神策军何补,晁(错)张(华)事竟同。当年令狐楚,昭雪付东风。” 舒元舆留下散文十余篇,较著者有《养狸述》、《玉筋篆》、《贻诸弟砥石命》、《梅花室记》,(二文收入《唐代散文选》)。《玉筋篆》后被洪迈《容斋随笔》称“其文有不可名言之妙。”其诗入《全唐诗》6首。《旧唐书》(169页)、《新唐书》(179页)有传。

(0)

相关推荐

  • 《御赐小仵作》唐宣宗上位并非靠装傻,而是一起策划已久的阴谋

    继<长歌行>之后,又有一部电视剧把背景设在了唐朝,它就是<御赐小仵作>.虽然只是一部网剧,但这部剧的人物演技.剧情等方面还是颇有值得称道之处的. 与<长歌行>把故事 ...

  • 小太宗唐宣宗:装傻36年,熬死4代皇帝上位,堪称隐忍界的鼻祖

    小太宗唐宣宗:装傻36年,熬死4代皇帝上位,堪称隐忍界的鼻祖 2021-08-09 11:00·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 ...

  • 【兰溪名人】诸葛镇菰塘畈村历代举人

    诸葛镇菰塘畈村历代举人 举人名录: 1.方文光:字华夫,号介庵,登嘉泰四年(1204)甲子科乡举,官拜宣议大夫. 2.方  棣:字国华,号省庵,生三子:宽.宪.安.公登开禧三年(1207)丁卯科乡举, ...

  • 【兰溪名人】白露画师童之风

    白露画师童之风 童之风(1892--1960年),原名志峰,字晓岩,乳名成文,号白露山樵,系兰溪市黄店镇露源行政村童家源自然村人,露源山馆主人,道号定禅居士. 据<兰溪市志>.<甘溪 ...

  • 【兰溪名人】香溪名人录

    香溪名人录 范溶(1082-1135),字茂宽,香溪人,浚之长兄.崇宁五年(1106)进士,历司理士曹,知历阳.武康二县,权通判饶州.练熟吏事,决狱详明.三为刑官,再治邑,皆以平恕称.在澶渊日,有殴妇 ...

  • 【兰溪名人】 王家村名人碑记

    王家村名人碑记 王家村位于风景秀丽的白露山下,以王姓著称,元朝初期,其始迁祖王开自本市双牌村迁入,至今有770余年.王家王氏以医学著称于世,名声藉盛.查阅<兰溪县志>.<兰溪市志&g ...

  • 【兰溪名人】兰溪王氏历代人物传略

    兰溪王氏历代人物传略 王镜潭(1218-1287),名开,字元启,白露山下王家村人.原住双牌,家贫,好读书,不遇于时.遂肆力于医.游大都(北京),于太师窦汉卿门学医20余年,悉传其术.将归,窦嘱咐他: ...

  • 【兰溪名人】王家村名人录

                王家村名人录 王镜潭(1218-1287),名开,字叔启,号镜潭,宋祥兴戊寅年生(1218),元至正丁亥年终(1287).配徐氏,继赵氏,生一子一女,适垷坦周咨,合葬松林边.白 ...

  • 【兰溪名人】徐安贞

    徐安贞(671-743),初名楚璧,字子珍.会桥徐宅山背村人.唐神龙二年(706)进士.开元六年(718),以武陟尉选入殿判正.七年补丽正学士,参与续修<七志>,整理皇家秘籍,为唐玄宗赏识 ...

  • 民国名人于右任、陈仪与兰溪郑氏

    据民国十七年(1928)开始重修的<兰溪郑氏宗谱>记载,兰溪郑氏始祖曾八公名光祖,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一说于高宗建炎年间,由扬州迁兰溪,以京朝官的身份奉使至兰溪,卸任之后,就卜居于县城的东 ...

  • 浙江兰溪樟林徐氏名人:徐钧

    正  文 本期为大家介绍浙江兰溪樟林徐氏名人徐钧(1231-1303年). 文末收集整理了中华徐氏总世系.全国徐氏字辈等大量一手资料,供大家寻根交流! 樟林村徐钧<诗詠集> <诗詠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