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易经残卷·睽》中古虞夏时代(草稿)

 睽:小事吉。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文言:(原缺)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睽:注视,审视。如众目睽睽、男女睽。《序卦》“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刚失位而不中,则不能用刚也,不能用而用之,穷也。家道穷则不能正其上,不能正其上,上必乖悖。这刚柔之道无论怎么运用,都不能够正其上,曾经百用百灵的这一杀招这回怎么就不好使了呢?! 这个得好好看看,须要仔细想一下。故曰“睽”。以求正也。

小事吉:所谓小事吉者,可小事,不可大事也。上乖悖也。

以同而异:当时的人们认为君子之道就是最好的,人们早已经忘记了那些大人,早已经忘记了那些明哲,即使有人表现出大人风范,甚至是明哲的水准,那也不会有人识得,只道这不过是君子之行罢了。事实上,佗们的这个榜样人物,这个所谓的君子,佗乃是地道传人,甚至是天道传人。故曰以同而异也,君子之终也。

有道是不知来者视诸往,读史使人明哲也。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问题,于是拿着先哲留下的这些书册仔细地研读。火与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所以没有人会认为这水与火是一体的。就像没有人相信水火一体那样,也没有人相信《易经》之中含有天道和地道,事实上这里面真的含有天道和地道。《易经》里面的天道和地道就好比两位美丽的女孩儿,诚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她们。从表面上看,这《易经》讲述的是人道和鬼神之道,人道和鬼神之道虽然也相去甚远,但佗们两个不犯冲突,可以共存。可是人道和地道一个是鸽派一个是鹰派,佗们是有冲突的,有你没我。天道和鬼神之道一个是无神论一个是有神论,同样也是不共戴天的冤家,由于“其志不同行”,一南一北相去甚远,没办法搁到一起去,所以没有人相信《易经》之中会含有地道和天道。就像水火不能相容一样,这怎么可能?! 然而事实上的确如此,这人道与鬼神之道里面确实含有天道和地道。代表着天道和地道的这两位女孩儿,如日如月,她们给人间带来希望与光明。经过劝谏,人们改变了最初的想法,转而叹服于这两位女孩儿的美丽与端正。民众们要求自己的君上要向这两位可爱的女孩儿学习,于是这些执政们变得勤政爱民。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中道,但是这种中道与书上说的那种中道不一样,这是一种变了样的地道,是假的地道,对于这种假的地道,史称“人道”。并非什么地道,可是他们却声称这是在遵循大宗师们的心声,他们是纯纯正正的地道传人。民众们严格地遵循以刚柔为核心的地道行事,但是执政却不是这样,他们以地道之名,行所谓的“仁义”之事,其行虽属于人道,然与乾道并不相合,是为为祸一方的逆贼。民众们死抱古法,不知变通,致使这些个乖悖的君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治,他们遂得以继续为非作歹。上不正而不能惩之,为民出头必逢重棒,是以不可做大事也。

天道与地道相互打量,就会发现彼此所做的事情是同一个类属的,都那么宽柔。女孩和男孩相守相望心心相印,只要一经打量,就会明白彼此的心。天下万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因而彼此的行事风格在大致上也没差多少,算得上相互为类。那是因为佗们肯于动脑子的结果,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在阅读先哲留下的这些书册时,经过仔细甄别,人们总会选取出这些个贤君巨子们所表现出来的正确做法。该揍的揍,该原谅的原谅。

初九:悔亡。丧马勿遂,自复。见恶人,无咎。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文言:(原缺)   

改正了错误,离去的贤者见这小子洗心革面焕然一新,于是就又回来了。像这样光明正大地表示讨厌某个人,没有人认为这样有什么过错。洁身自好也。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文言:(原缺)   

“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遇主于巷”者,访贤也。尊贤使能,必然能够不失其道,故无咎也。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

文言:(原缺)   

见舆曳,其牛掣:车拉牛拽,这东西抛了锚,不能动地方了。这里指坏了菜了,闯了祸也。

天:这里指知道进退,懂得其中规律的人。不是指天道。

忠言逆耳,劝他他不但不听,还收拾人家。就像那车,前面明明是个大坑,他还往前走。怎么样?最终还是陷在那里了吧!这回他才悔不当初,亡羊补牢,赶紧启用人家。故曰:“无初有终”。

遇:启用,采用。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文言:(原缺)   

听闻其君贤,过来看看究竟。见这人真的非常好,于是彼此相互信服。于是这位大贤毫无顾虑地为民众们尽心尽力。佗为民众们做了许多事,树立了很大的功勋。君上与臣下都一心为民,故无猜也。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文言:(原缺)   

这位君上都已经悔过自新,可族人还是揪着他的小辫子不放,念念不忘他以往的过错。有同族同宗的亲人来咬佗,碰到这种事儿,就赶紧跑,跑远了就没事了。往别的邦国跑,图的是个安心,这样做又那里有什么过错?唯有庆也。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文言:(原缺)

打量这些执政,看可不可以帮忙。但见佗们拉一车好吃的去会盟。有不以刀兵的,也有城下之盟。如果你去帮佗们,只有在佗们得到了好处的情况下,才会信任你。

(0)

相关推荐

  • 《周易》:趋吉避凶,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每天读国学 02-02 10:11 <周易>一书源于忧患,中国文化早熟的人文主义就来自忧患意识基础上的<周易>.翻开<周易>六十四卦,几乎每一卦都与忧患有某种联系. ...

  • 《易经》读书笔记15-谦卦

    第十五卦   谦卦  地山谦 本卦的卦象是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为高山屈伏于地下之表象,象征才能美德隐藏于内心而不外露,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喻示谦虚,即谦逊.谦恭等意思.本卦 ...

  • 《易经》基础概念及六十四卦详解(五)

    <易经>的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易经>强调三才之道:天.地.人.天有天道,天道就是万物之始,孕育万事万物:地有 ...

  • 317《易经残卷·剥》中古虞夏时代(草稿)

    剥:不利有攸往,顺而止之.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文言:(原缺) 剥: ...

  • 306《易经残卷·随》中古虞夏时代(草稿)

    随:元亨利贞,无咎.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文言:(原缺)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 ...

  • 303《易经残卷·涣》中古虞夏时代(草稿)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quo ...

  • 302《易经残卷·坤》中古虞夏时代(草稿)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 ...

  • 318《易经残卷·夬》中古虞夏时代(草稿)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 利有攸往.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q ...

  • 316《易经残卷·大过》中古虞夏时代(草稿)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文言:(原缺) 古之葬者,厚衣之 ...

  • 315《易经残卷·颐》中古虞夏时代(草稿)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文言:(原缺) ...

  • 314《易经残卷·大壮》中古虞夏时代(草稿)

    大壮:利贞.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文言:(原缺)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 ...

  • 313《易经残卷·观》中古虞夏时代(草稿)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yong)若.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