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会撒谎,无意识不会
最近对人们意识层面说的话越来越不太在意,反而对于人们无意识之间流露的神情,强调的话语,出现的各种差错,过失行为等会比较敏感在意,因为越来越觉得人们的意识会撒谎,而无意识不会。
昨天一位来访者说,这次来咨询的时候又走错了,我笑笑说,看来你的无意识比较抗拒找我,回去好好觉察一下哈。该来访者找我咨询已经将近半年,每周一到两次,照理说应该对我的办公室位置很熟悉,不应该再出现这样的错误,但是她已经出现了两三次,而两三次都是走到隔壁的办公大楼,意识层面我们当然可以说这是因为两栋大楼隔得太近所以走错,但这样的解释是没有意义的,至少没有什么心理学意义。我观察这位来访者每次出错都是因为上次的咨询给她带来了一定的阻抗,也就是在咨询的过程中她投射我在评判她,或者要求她,或者鄙视她,当时她又没来得及反应,回去之后无意识就对这些投射开始慢慢发酵,酝酿,于是导致下一次咨询的时候就会出现通过走错路来表达阻抗的情况。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觉察和分析,也要感谢这位来访者的坦诚,她虽然当时没有觉察和表达出来,但是到下一次的时候就会明确表达,所以我才能做出澄清和解释。
咨访双方的坦诚不仅在于咨询师,也在于来访者,这样的坦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推进咨询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件好事儿。
当然,我也尊重暂时不愿意坦诚的来访者,坦诚的确也需要很大的勇气,特别是面对他认为是权威的咨询师,无法在权威面前暴露自己的不完美,这个也需要一个过程。
抛开咨询工作不谈,在生活层面,我对人们意识层面的赞美和肯定也不大在意,特别是说不出我好在哪里的,只是一味觉得我"厉害"的那些。我觉得那都是假象,至少并没有真正看到我"好"在哪里,当然也就不会知道我"难"在哪里(这里发散一下,很多聪明的小朋友,他们会反问父母,那我棒在哪里?道理是一样的,小朋友大多处于无意识状态,问出的问题更加直指人心)。
朋友会说我不大愿意八卦感情生活或者个人隐私,说我淡定从容,理智克制,其实我已经自我暴露了很多,只是我并没有反复和重复去强调,而且暴露之后如果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回馈,我下次可能就不再说了。这个回馈也是需要首先"看见",如果没有"看见",那么也不会有我想要的回馈,虽然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想要的回馈是什么,但是无意识会知道,如果回馈到了点子上,无意识自然会有反应,否则就不会。
这里其实还有个微妙的觉察,我发现,有些时候我刻意去自我暴露反而不会被看见,有些时候我并没有自我暴露反而被看见了。比如在闺蜜面前其实我是有很多自我暴露的,但是她们做出的回馈并不是真的看见我,而是对我有个判断,比如觉得我很厉害,然而我进行自我暴露并非是让别人觉得我很厉害,特别是在亲近的朋友面前。再比如在不熟的人面前,我并没有暴露,但是对方却通过我的言行举止看见了我,并做出了一些直觉的回馈,这个是让我觉得惊讶和感动的。而且有意思的是,男性"看见"我的次数远远多于女性"看见"我的次数,从距离的远近来看,前者更远,后者更近。
我在思考,这个"看见"难道跟距离的远近有关吗?我认为关系不大,更多的是跟敏感度,以及个人的纯净度有关。
敏感也分程度,闺蜜的敏感度是在世俗的物质层面,看见我的男性(也有部分女性)的敏感度是在精神层面,前者会体现在比如对我衣食住行比较关心,会给我送营养品,好吃的,漂亮衣服,借钱给我等,后者则体现在比如读懂我文章真正表达的意思,体现的情感以及价值观,并能认可我的价值,然后给我介绍来访者,约稿之类的。当然,因为我是俗人,所以我两者都需要,但也因为深深觉得有些东西不能强求,所以也不会在闺蜜面前聊太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聊多了对方不懂,对她们是种压力,对我也是一种苦闷。男性普遍比较精神,但也不是所有精神的男性都会看见我,或者我们可以聊得很好,这个也要看,精神也分层次,也分点和面,此外,有些男性的精神具备情感,可以看见别人,有些男性的精神只是精神,不会看见别人。如果是具备情感的精神,可以被看见,那样也好,如果不具备情感的精神,只是纯粹交流和讨论某个观点,那也挺好。所以将个人的需求分散出去,在不同人身上获得满足,这个会比把所有需求放在一个人身上来得更合理更舒服,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不仅仅需要亲密关系,也需要一般的人际关系。
有人说,为了自己的需求去建立和发展关系显得很功利,很自私,这样不好。我认为,关系是需要双方的需求一致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和发展的,单靠一方,是无法达成的,只是前期会有一个主动和被动的区别。比如我和之前说到的那位师兄的关系建立,完全是因为我对内观的好奇,是我主动请教他的,如果他也不懂内观,或者对内观不感兴趣,那么我们也无法聊下去,那么也不存在关系的建立。再比如我去年需要拍一个工作室的宣传片,然后我想到有个玩摄影的朋友,于是请他帮我拍,他也感兴趣,于是我们就一起做了,因为这个契机,他对摄影的激情再次被唤醒,开始乐此不疲地将自己以前拍的片子剪辑放到网络,他为此还特意感谢了我,他感谢我是因为我给了他一个尝试的机会,其实我也很感谢他啊,因为他帮我拍片子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啊!在这样的关系当中,我寻求帮助,对方很乐意地给了,并且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机会(我给了师兄一个布施法的机会,给摄影师朋友一个开始拍片子的机会),这是相互的。
我不排除有些关系的确是功利的,是直接而且仅跟钱有关系。对于这些关系,我也接受,金钱交换价值,很公平。如果后期因为功利关系又发展出一些友谊,即便后来不再合作了,也能成为朋友,那也很好,如果不能,那也很自然。
再回到意识会撒谎,无意识不会这个问题,有时候人们会出现言行不一。
有些人,在物质层面可以对你很照顾,简直就是无微不至,各种满足,但是当你情感受到伤害的时候,却未必能真的得到抚慰和温暖。这也是意识和无意识的不一致。
我曾在一些情感型的人身上碰过不少壁,大众的认知包括我自己最初都会认为,情感型的人是情感丰富细腻的人,会对他人做出很多情感的回馈,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就是如果只是单纯的世俗层面的情感需求,他们的确会给出很多,但是如果再继续深入,这种情感的需求需要夹杂精神的需求,需要比较深刻的看见和洞察的时候,他们就做不到了,这个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他们没有到过那个阶段,所以无法给予,是因为需要体验,而他们没有那种体验,所以无法理解,虽然努力理解和共情,但也get不到点。还有一种类型,他们的情感是停留在比较表层的日常事物层面,一旦深入,就会感觉到他们的冷漠,冷冰冰,这是什么缘故?我认为因为他们的无意识是思维的,而且思维是相对比较冷漠的,所以他们才会有如此反应。上述的摄影师朋友就是这个类型。这种类型可以统称为外热内冷的类型。
和这种类型相反的是思维型,这种是外冷内热型,表面看上去很冷很酷,但是继续深入之后会激发他们无意识的情感,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体会到他们热情,甚至是激情。上述那个师兄就是这个类型。所以,要想得到更深入的带着精神和情感层面的理解和看见,就需要和这个类型的人交流。
总结起来,意识层面说爱的人,无意识层面却未必是爱,意识层面从不说爱的人,无意识层面可能无处不是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