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宜厚院长回忆录系列

糖水时光记录生活 · 智能排版 · 印制成书

王远菊关注2月17日 2018黄宜厚院长回忆录系列

打开APP

第一节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当一名矿工医生 黄宜厚院长出生在香港一个较富裕的家庭,家人很疼爱他。他多次在暑假返港。他有很多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亲朋好友建议他转读香港大学,或帮联系香港卫生署,在香港执业行医,或去美国深造。甚至在祖父逝世前,拟指定他为遗产继承人!所有这一切均被他婉拒了。他希望自食其力,用自己所学,服务老百姓,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一个人民的好医生! 黄宜厚院长在香港完成小学。香港沦陷后返乡。战后在广州培正中学毕业。1947年考入当时美国教会兴办的教育机构岭南大学工学院。次年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转入中山医学院。为何从工学院转到医学院?黄宜厚院长回忆:当时并没意识到,当医生要有救死扶伤,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的伟大目标,只是抱着要向更艰巨的学习挑战的态度。因为当时的大学,最难读的就是医学院。有的学生上学一两年便转去其他学院。或因科目不及格而弃学留级重读,再则,中山医学院教授多是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国内外的知名教授,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知识及实践扎实牢固,使他跃跃欲试,决定转到医学院。在以后的工作中,才逐渐认识到,医生是平凡而伟大、神圣崇高的职业! 1954年,二十三岁的黄宜厚大学毕业,和夫人钱佩芬(当时他们是大学同学,她中学就读于香港协恩中学,她是儿科专业,毕业后香港结婚),志愿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为医药卫生事业贡献力量。踏出了广州中山医学院的门槛,满怀着为国为民的热情与理想,背着简便的行装,穿上黑色防水胶鞋,告别了港穗,奔赴河南省大型矿区,开始了他不一样的人生医学生涯……… 焦作是煤城,位于河南省西北太行山山脚下,新中国成立不久,这里条件很差,没有像样的道路,没有充足的食物,初到焦作煤尘很大,白领子,两个鼻孔,一会就变成黑色;没有公交车。医院领导安排了住宿,宿舍很简陋,没有卫生间,也没有洗澡间,仅有两张木板床,吃饭是北方馒头,青菜,玉米糊,没有大米饭,他们很快消瘦了…… 黄宜厚院长笑着回忆着当年到达焦作煤矿的情景:”我和钱佩芬(我现在的太太,共赴焦作矿区之前,我们都以为矿区遍地都是黑色的煤,特地买了长靴,穿上它踏上征途!到了焦作发现,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而是在偏僻郊野山脚下,一座新建小楼,设施简陋,四野荒凉,有时晚上能听到狼的叫声,这里就是我们工作与生活的地方!”

第二节      用心去诠释医者的仁心仁术                  在那个年代,矿山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当时矿区的医疗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各地知名医科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艰苦的地方抛洒青春的热血,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的开拓者们来自中山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北京医学院、湘雅医学院等,那一代人,共同开创了如今辉煌的中央医院!那时,医院面对的医疗人口是矿区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职工及其家属,任务极其艰辛。特别是矿难经常发生,抢救病人的工作极其繁重。面对众多紧急的抢救工作,黄宜厚院长夜以继日地工作,不计较个人的休息时间。每天进入医院就马不停蹄,逐个检查病人,仔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措施,若发现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那就废寝忘食了,直到病者脱离了危险期才放心回家休息。黄院长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早晚多次巡视病房,已成为他的习惯,他一天不去病房,心里就不放心,即使在新春假期亦不例外。他每天工作平均达十五到十六个小时。 对于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这个道理没有谁比医生更明白。某年大年初一,黄院长抢救了一名患传染性急性肝炎的病人,晚上十一时才回家吃饭休息,这时,邻近的部队医院因一名军人心脏大量积血,突发心跳及呼吸停止,请求黄院长前往会诊。黄院长和外科医生飞奔,参加部队医院紧急抢救,直至病人的情况稳定,此时已大年初二天亮了……这种情况已是家常便饭!医院的工作总是精力和体力充满挑战!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物质供给极度匮乏。黄宜厚院长的诊治病人中,总有不少病人在感谢之余自报家门:我是百货大楼的,我是粮站的,我是卖什么什么的……黄大夫的回答一律是:我是为人民服务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是病人,我都应该为他们服务。久而久之,病人口口相传,为人民服务的好医生黄宜厚成为了全市和周边县区老百姓敬仰的名医。1960年下半年,卫校的一名女学生因尿液化验异常,收住焦作市矿务局中央医院内科二病区,一周后仍无明确诊断,黄宜厚主任查房后,考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指示立即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 ,在那个年代,基层医生几乎没有几人知道该病的。黄宜厚经常阅读外文文献,他告诉大家,这种病是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系统,进展快,治疗困难,要严密关注病情。在黄医生的精心指导治疗下,患者很快缓解。医生护士佩服得五体投地!自那以后全院掀起了学习医学新知识的高潮!      1969年10月一天下午,妇产科一名妊娠剧吐的孕妇,突然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当天晚上全院职工对此病人进行死亡病例讨论。当时意见纷纷 ,有说是电解质紊乱,有说是酸中毒……黄大夫仔细审阅病历及医嘱后,注意到患者中午12点有1%的水合氯醛100ml灌肠,他怀疑患者可能中毒而死。为了搜索有力证据 ,他立即到药房查看1%的水合氯醛和10%水合氯醛的摆放位置并详细询问了取药品的具体环节,然后建议抽取死者的脑脊液进行水合氯醛的含量测定。测定结果令人吃惊:脑脊液水合氯醛含量超过正常人六倍!真正死因确实是药物中毒!死亡原因是水合氯醛中毒,定为重大责任事故。此次事件让全体医护人员吸取经验教训 ,全院职工对黄医生的博学,思维敏捷、以及对病人高度负责、又善于调查研究的高尚医德医风表示敬仰!      1976年夏天,在那个灰色年代药品急缺。一个病人因高热收住院。普通抗炎药治疗无效,诊断为细菌性败血症合并心肌炎心衰。晚上十一点黄宜厚大夫查房,病人体温已高达40℃以上,他坚毅的对病人说:“如果明天体温仍不下降,我请示院领导调用抢救工伤所用的高档抗生素!”夜里十二点病人突然出现了心慌,胸闷,不能平卧 ,值班医生立即通知黄大夫 ,黄大夫带领人连夜抢救,第二天患者清醒了,但仍未脱离危险,之后再次昏迷。这样危重病人能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实属不易,是黄大夫给予该病人第二次生命!病人至今不忘救命之恩。      后来 ,河南煤炭厅批准提拔黄宜厚为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业务院长。黄宜厚大夫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即便如此 ,临床仍是他战斗的第一线。当时只有大内科,其中涉及心血管病、呼吸病、消化、泌尿、内分泌、免疫、发热等综合病种,多而复杂。危重病人多 ,黄院长随叫随到,工作繁忙,负荷重。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五小时,常常以病房为家。业余时间黄院长博览群书,时时跟进医学新动向。他对病人一视同仁,对工作精益求精,口碑极好!对此。有人戏称黄院长一定是天天吃人参,否则难以长时间精力旺盛的工作。黄院长的回答:“我精力的源泉,来自于党和国家对我的教育关怀,来自于我热爱的工作,来自于病人及其亲人的期望!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动力!我要把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怀及温暖,通过我的双手带给病人!只要我一踏进病房,心里就专注在病人身上,其他什么东西也能放下,甚至忘记了。一旦能把病人抢救过来。我心里只有欣慰!为病人高兴!这是作为医生应尽的责任!”他诚恳地说:“工作的投入,主要是对病人有感情,感同身受,视病人如亲人。亲人有病自己哪能安心回家睡觉。哪会计较脏活累活,一定会整夜守在床边,希望能为病人多做些事!”这是工作责任感之外的一份亲情化成的动力! 这是一种人文的关怀!      黄院长的医术高明,受人敬重,这与他对专业孜孜不倦的钻研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尽管黄院长每天在家的时间十分有限,他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闲机会,阅读国内外医疗杂志,研究病人医疗方案。临床工作中很多成功救治的案例,就是从国内外病例中得到启迪的。他不曾出国,却能与国际医疗科技的新知识新课题紧密接轨,他一直通过在港家人替他订阅国际权威性的医学刊物。  在文革时期,黄院长突然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白天被批斗,他心爱的书籍被扔到屋外,一片狼藉,被批判后,晚上一进病房,黄院长的心情便平复下来。白天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他向往常那样,和颜悦色地逐一询问病人情况。仿佛白天的事情没有发生过。夜晚回到家,偷偷捡回书籍,如饥似渴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这是多么豁达的境界啊!灰色的年代,他吃了不少苦头,但他曾经救治的病人,让他避免了生死劫难!有一次批判会上,一个造反派跳上台,气势汹汹地勒令黄院长交代所谓的反动事情,他扒开黄院长的衣服,抡起拳头,卷起衣袖,准备重击黄院长胸膛。当时一直站在台边的洗衣房女工,那是他曾经救治过的病人,大步跨上了台,用身体隔开了大拳头。随即向黄院长发出一连串质问,巧妙地转移了目标,成功的避免了黄院长受到肉体伤害。“要是没有她援手,我可能会被打伤心脏肺部及骨头折断,甚至危及生命!”虽然已经事隔数十年,黄院长一直对这位女工的及时解围由衷感谢。       1982年,年迈的母亲一直惦记着远方的儿子。黄院长一直工作繁忙,要增加回港探母的次数实在不容易。他曾经劝说母亲迁居河南。但老人家感到难以适应。于是萌生把儿子南调广州,以方便母子日后多相见。这是人之常情,但对焦作市乃至河南省的老百姓而言,难以接受,大家舍不得这位好医生!对于黄老太太的多方奔走,锲而不舍的争取,黄宜厚院长在同年的某一天接到一份:“要走请赶快走,否则你就难以离开”的特别通知书。于是夫妇俩不得不办理手续,不忍心看到别离时刻的难舍,夫妇两人悄悄地在数十名同事的簇拥下告别了这片倾注了二十八年青春热血的的土地!

第三节   不忘初心 一辈子奉献医学事业   黄宜厚院长抵达广州以后,依然选择在医疗最前线的岗位工作。就任中山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科主任副教授,每天除了看病还要教学及参加一些科研工作。基于医学院的特邀,到广州后立即开讲英语课,讲授内科部分课程,直到培养了一位适合的讲课人以后才功成身退。于1992年正式退休告别羊城,回到了土生土长阔别了半个世纪的香港! 25年来退而未休。退休后一直从事热爱的医学事业!1992年到2004年之间,应邀香港浸会大学持续进修学院讲授西医课程;同时参与澳门科技大学医药及健康学院的一些工作。现在在香港健康化验中心担任首席医学顾问。从1997年开始至今,兼任香港高龄教育工作者联谊会医学顾问,为会员提供专业的医疗保健。每周一,三,五下午,他都会为众多求助者细心解释,分析检验报告,并给予正确治疗指导,在他的帮助下,一位收住深圳心血管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脏大如皮球,严重心衰,除遵守医嘱治疗外,黄院长令其加服V一D3,每天1000单位,服用7天后,病情明显改善,不到半年,巨大心脏逐渐缩小,恢复正常功能,这真是奇迹啊!另一位是黄院长的下级医生樊明宏,严重风心瓣膜病,黄院长指导他瓣膜置换,又时刻指导用药,帮助他渡过一个又一个险关,如今这位学生已85岁高寿,在他的指导下慢慢恢复健康!……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工作热情,让黄老深受会员信赖与尊重。25年来,针对常见病为会员主讲医学讲座十余次,听众爆满! 黄宜厚院长不只爱看书,爱钻研医术还爱朗诵诗歌,爱引吭高歌,是男高音爱唱“长江之歌”,“黄河大合唱”,“我爱你中国”“我的太阳”等五十年代大学校园的流行歌曲。他的人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及人民多做点贡献。 2017年12月30日,在深圳举办的医疗老前辈大聚会上,德高望重的黄宜厚院长满怀深情的演唱了《我爱你,中国》,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全场人都被感染了,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一颗赤子之心,一颗永远服务人民的爱国之心! “凡大医者治病,必当安神立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知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是黄宜厚院长从医生涯的真实写照!

跋  黄宜厚的夫人钱佩芬,初中毕业于香港协恩中学,他们是中山医科大学的同班同学,大学时是恋人,毕业后一起到河南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工作,两人于1954年在香港结婚。钱佩芬大夫在儿科全面负责,她是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她敏锐细致地发现临床上的医疗缺陷,及时堵截、防范,儿科医疗安全质量很高,同时,她刻苦专研医学前沿知识,攻克了许多儿科疑难杂症,挽救了一些被疾病“判死刑”的儿童。1961年,儿科麻疹肺炎大流行,钱大夫和她的医护组,夜以继日救治,成功治愈率达到全省第一,钱佩芬医生也因此获得“小儿王”的美誉! 他们退休后回到香港,从未忘记曾经工作的同事、学生及邻居好友,经常长途电话关心问候。每一次朋友到香港,不管多忙,他们都要亲自陪同招待。  如今二位耄耋老人,生活平平淡淡,但是每天都有医学书籍陪伴,每天浏览梅奥、耶鲁大学网站,精神生活充实!他们希望有生之年能多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善上若水,厚德载物,那一代老前辈无论做人做事做学问,永远都是我们的楷模!                   鸣谢此文相关资料来源于史厚玲、田惠明、李素兰、员成梅以及河南日报社档案处的卫弘老师!                                                                       王远菊      2018年2月16日 农历戊戌年.大年初一 深圳

阅读 9694投诉

黄宜厚院长回忆系列本专辑收入文章 7篇

已有15位小伙伴点赞了哟!点赞

热门评论写评论

继红2018年8月23日他们缔造了矿务局医院最辉煌的时代,他们这批医生、专家在全省医疗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八十年代初我刚到郑州工作的时候,一听说我是焦作来的,经常被问到他们。感谢作者写了这么好的文章,让我们看见了焦作人民想念的黄老。

Wfj2018年8月22日博爱糖水作者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王远菊创作 55 粉丝 133关注特别的爱给追梦人阅读 223特区40周年纪念系列微日记阅读 345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典系列日记阅读 183心雨阅读 186查看个人主页打开糖水APP,发照片写文章推荐原创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桐庐阅读 195

暮春 烟雨 醉江南阅读 466

《印象牡丹》——2021李茜油画阅读 165浏览更多内容糖水App | 糖水小程序 | 糖水PC版本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2017-2020 糖水APP

(0)

相关推荐

  • 『医药之最』世界上的第一位女医生(学点医学)

    1849年以前,医学院校是不接受女生的.人们认为,只有男性才有资格当医生. 世界上第一位女医生是美国的伊莉莎白·布莱克韦尔.她1821年出生于英国,20岁时决心学医.可因为是女性,没有一家医学院准她入 ...

  • 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130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居心要正,为人要厚.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人有三 ...

  • 王阳明: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去学岐黄中医名家经方 居心要正,为人要厚. 人有三宜: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事宜多做,多做则顺畅:话宜少说,少说能避祸:人宜厚道,厚道则路宽. 1 事宜多做 曾国藩公务繁忙,却将日常事务安排得很有 ...

  • 名老中医徐宜厚治疗皮肤病(下) 脏腑辨证...

    名老中医徐宜厚治疗皮肤病(下) 脏腑辨证中,尤重脾胃.徐宜厚这一思想来源于李杲"治 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唯益脾胃之药为切"(<脾胃论·脾胃胜衰论>).徐宜 ...

  • 名老中医徐宜厚治疗皮肤病 (上)皮肤病...

    名老中医徐宜厚治疗皮肤病 (上) 皮肤病的辨证治疗,常以皮肤损害的形态.颜色和分布的区域为客观依据,徐宜厚十分重视辨识皮损的特征. 如徐宜厚认为红斑压之褪色为气分有热,压之不褪色为血分有瘀: 紫斑为热 ...

  • 黄建国青花釉里红系列

    黄建国 江西临川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青年陶艺家,江西省工艺美术师.先后毕业于江西陶瓷工艺美院,西安工程大学艺术系,本科学历.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市 ...

  • 人生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人生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 《黄诗刘赏》系列刊载 之七 ||北地梅香(吉林)

    <黄诗刘赏>系列刊载 之七文/ 刘景山(北地梅香)编辑/落英小桥 序言黄乃当代著名诗人----黄老新銘也.1943年生,江苏铜山县人,现系江苏省徐州诗词协会副会长.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关东 ...

  • 徐宜厚治疗皮肤病经验

    武汉巿中医院徐宜厚老中医,从事中医皮肤病临床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遴选为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徐老应邀来大连讲学,有幸亲受徐老身传言教,受益匪浅.现将徐老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一.       ...

  • 象由心生,境生象外:黄华兆少数民族肖像系列水彩画

    艺术之道,让人生更美! -- 艺术道 -- 悠悠傣韵 舞者李小琬儿 - 民族之声~傣族舞蹈音乐(电子音乐) 黄华兆,男,壮族,1977年生于广西 防城港市,2004年毕业于 广西艺术学院美教油画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