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其中味”
《红楼梦》第一回:“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歌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定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开篇说了这么一大套话,其实不是给读者看的,主要是给清朝文化管理部门看的。作者这段话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这是一部神话,是作者做的一个梦,并不是真实的。二是作品没有伤时骂世的意思,也没有干涉时政,不但不干涉时政,相反对“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歌功颂德”的。三是也不存在诲淫诲盗,伤风败俗问题。四是即使作品不存在政治问题,也不是我作的,我只不过做了增删编辑工作。以此来麻痹清朝文化管理官员,躲避文字狱。
曹雪芹说了上面这段话,在下面题了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则是给广大读者看的。
既然曹雪芹以极其隐晦曲折的笔法写的,这就给广大读者在理解上造成很大的难度。曹雪芹正是由于怕读者曲解自己含着泪水写成的作品的主题思想,不得不采取以诗的手法告诉读者,一定要细细地品读,千万不要被书中的假象所蒙蔽,曲解他的本意。可惜的是,曹雪芹的担心还是发生了,后世人们把他的“其中味”解的五花八门。正像鲁迅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
我认为,《红楼梦》是一部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作者通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般的康乾盛世的背后,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从而带来封建社会这座大厦即将倒塌的历史趋势。当时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危机四伏。经济上,两极分化严重,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护官符”讲:“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而广大农民则失去土地,家贫如洗。政治上腐败至极,封建官僚集团不但享受着世袭罔替,还可以买官卖官。贾蓉媳妇死了,就为给一个死人好的封号,花一千二百两银子买了一个五品的龙禁卫。生活上极端腐化堕落。为元妃省亲专门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大观园。贾府的一顿饭用去二十多两银子,刘姥姥慨叹:“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封建官僚的公子哥儿们,不但三妻四妾,还随意玩弄下属女性,甚至“爬灰”“聚麀”。柳湘莲对贾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观中国历史,没有哪个朝代,哪个政府因深度腐败而能够长期执政下去的。从某种角度说,朝代更替,政府垮台,主要不是别人打倒的,而是从内部烂掉的。蒋介石政府如果不是高度腐败,失去了民心,何至于抗日战争后三年就被打倒了呢。正如探春所说:“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部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列宁也说过:“堡垒往往最先从内部攻破”。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透过封建社会外表繁荣的假象,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地主阶级必然走向全面崩溃的历史趋势。不会是什么曹雪芹自叙性小说,也不是表现“闺阁闲情”“道家”“佛家”的书。如果说胡适等人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还有情可原,但刘心武老师也这么认为就有点说不通了。刘心武老师是著名作家,作家对小说的体裁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浩然的《活泉》等三部曲才是自传体小说,怎么能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体小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