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彬:颜真卿书法中的“篆籀气”解析
文/陈伟彬
“篆籀气” 是书法品评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 也是书法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所谓“篆籀气”是指大小篆这类书体所散发出来的总体气象。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这类书体大多为凿刻或浇铸而成, 笔画常常形成芒角,因而显得笔势突兀而犀利, 意气昂扬, 气势猛烈。而这些器物经过历史的洗礼,表面上起了一定的变化,线条外部边缘柔和,给人古拙、浑朴、天真烂漫, 具有迷离的美感。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篆籀气” 是人们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它依赖于作品的形式外现,只有观赏者积极参与欣赏的创造活动,才能强烈地感受到 “篆籀气”。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书法家正是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了其中的魅力,努力地向这些作品学习, 通过观摩、 玩味, 体会历史的沧桑感, 解读先人笔和刀的各自特征———透过刀锋看笔锋, 追求其中的古朴雄浑、 富有内蕴的审美趣味。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具体来说,通过饱蘸水墨的笔在宣纸的洇化体现石刻的风化, 达到笔酣墨饱、 酣畅淋漓的效果;以飞白和枯笔的迟涩节奏在纸上逆擦而成的古拙生辣的线条模拟金石文字的漫漶和模糊;以水墨的滋润体现金石文字的意蕴内涵和深沉绵厚。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著名的书法家吴昌硕所临石鼓文,参以两周金文及秦代石刻,融合篆刻用笔,用笔浑朴厚重, 起笔饱满鼓荡, 行笔圆润充实,收笔戛然而止, 显得非常老辣;用墨以浓湿为主,饱墨铺毫,意韵生动,有时墨尽笔枯, 更添苍茫古朴之趣;体式上参差不齐, 很少有平静之态, 疏密有致, 避让得宜, 极富“篆籀气”。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颜真卿如何创造出这种“篆籀气” 十足的作品呢?现在我们来作一剖析。
第一、 颜真卿在颜氏、殷氏两大家族的影响教育下,重视篆籀,有着深厚的篆隶功力。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深厚的篆隶功底使之对中锋笔法能纯熟运用。颜真卿书法点画的起笔、 收笔、 转折处都浑厚凝重, 这种厚实感正是颜真卿书法 “篆籀气” 的体现, 这也源于颜真卿对中锋的出色运用。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中锋笔法的出色运用, 是唐代书风不同于魏晋的一个很大特点。促成中锋笔法成为主要笔法一个重要原因是唐代桌椅的变革, 中国家具史专家认为, 战国至两汉时期出现了配以屏风的矮式床、 榻和筵席, 以及与之相应的几、 案等共同组成的席地起居家具的基本格局。 到了唐、 五代之后, 由于矮式家具逐渐过渡为垂足而坐的桌、 椅、 凳等高座家具, 自此高座家具成为了后代主要的家具形式。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在高椅、 高桌案的情况下, 伏案书写成为趋势, 中锋用笔更能适合家具的改变。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另一方面, 纸张平放在桌面上, 上下方向的提按更加自由, 这又是书法笔法的一大变化。提按的加入, 大大丰富了书法的用笔, 在运笔的过程中, 通过按笔可以达到 “重若崩云” 的效果, 提笔又使线条 “轻如蝉翼”, 因此, 运笔中提按的交叉应用, 使得作品的线条的粗细变化会呈现一种韵律感和时隐时现的变化感和沉浮感, 从而突出表现作品独特的美感。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清人刘熙载说:“凡书要笔笔按, 笔笔提。” 点画本身的活力, 是在运笔过程中靠提按来体现, 书写的过程, 就是提按转换的过程。笔锋在纸上运行时, 一直是提与按快速地交替进行, 再加上轻重、 徐疾的丰富变化, 写出来的线条才具有律动感、生命力,富有神采及情调, 是影响线条形质构成的重要因素。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第二、 颜真卿书法的气势与其品格性情也有关系。安史之乱, 颜真卿抗贼有功, 入京历任吏部尚书, 太子太师, 封鲁郡开国公, 故又世称颜鲁公。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代宗时李希烈叛, 宰相卢杞 “衔恨” 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 为希烈所留, 忠贞不屈, 后为李希烈缢杀。他秉性正直, 笃实纯厚, 有正义感, 从不阿于权贵, 屈意媚上, 以义烈名于时。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正如陈珓在 《书法偶集》 中所说:“颜鲁公碑, 书如其人。所谓骨气刚劲,如端人正士,凛然不可犯也。”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第三、 同唐代许多士大夫一样, 颜真卿与道教也有关系, 大历三年 (768), 颜真卿遭宰相元载诬谮讪谤时政,被贬为抚州刺史, 颜真卿经常去附近仙山游访, 并在这一时期留下了与道教信仰有关的碑铭作品。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道家强调天人合一,近乎道,追求自然美。崇尚自然是道家思想的精髓, 在 “自然” 的基础上, 生发出 “素” “朴”“淡” “拙” 等几个重要的美学范畴, 这些美学范畴反映到书法审美上, 便形成了后世追求真朴自然和反对雕饰、 姿媚书风的精神依据。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形成其特色的, 我们欣赏 《麻姑仙坛记》等作品时, 那种不计工拙, 随形任运的感觉也是十分明显的。老子提出 “大巧若拙” 的本意不在审美, 而在说明 “无为而无不为” 的道理, 但它却恰恰说出了一切高度成功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特征。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任何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高度统一。在老子提出 “大巧若拙” 之后, 巧拙的辩证关系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宋人黄山谷提出 “书要拙多于巧”。至明末清初, 傅山主张书法 “宁拙毋巧”。由此可见, “拙” 的内涵已不单是指书写技能的笨拙, 书写效果的生拙, 而是一种 “大巧”, 即从追求真率质朴, 反对矫揉造作的目的出发, 以书写者个人的修养、 情性入书, 达到不加矫饰, 纯任自然的审美效果。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综上所述, 颜真卿以浑厚博大、 端庄严正的书法风格表现了儒家的思想文化, 千百年来, 人们又通过 “比德”的审美方式, 将颜真卿书风与他的人格形象紧密相连, 与儒家精神合二为一, 最终使颜真卿成为书法史上儒家文化的代表。关注书法临帖帮,免费阅读更多书法干货!
本文节选自《书法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