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永不眠,人性永不变”,资本野史(三)之资金就是江湖

书接上回,咱们还是接着讲搞钱的事。

这次说点的干货,专业性略强,但搞钱的事其实玩的就是一个“人性”,人性这东西相信放到别的行业也是相通的。

题外说几句,真想搞融资,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实践,看书是看不会的。

市面上关于基金募集书的十有八九都是垃圾,剩下的十之一二也是理论大于实际,我不能说自己有多强,但至少可以保证这些经验是其它地方看不到的。

究其原因是圈内的人都很忙,不会有人真的想分享;圈外的人写的也都凭空想像,或者照本宣科写些条条框框,虽然理论没错,但都是价值不高。

刚入3月,帝都的防疫政策一直没退,G证券指派的金总,为了入帝都谈业务,又被捅了一次核酸,滋味自是回味无穷,也算是为工作献身了。

周五下午2点,踏入金总下榻的欢朋酒店,依旧是喝茶。只是吴瑶还没到,堵车,疫情之下帝都的二环依旧繁忙。

这次要敲定的自然是10亿基金的买卖,谈判的核心还是收益分配和权利分配,进门之前又把要谈判的核心点在心里过了一遍,也算做了充足的准备。

ZC金控的翟总和王鹏已经到了,我一进门看见一个年轻人坐在茶台的主人位置上,估计就是金总,太年轻了,看外表还不到30岁,之前说私募这个行当已经够年轻的,没想到金总更年轻。

翟总和王鹏坐在他的右手边,左手边还有两把空椅子,显然是给我和吴瑶预留的。

我最左边的椅子上放下包,这时翟总,已经站起来,说:小金,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个是HS基金的总经理华总,这个是G证券下面的XD投资的金总。

又看向我说:吴总大概还有多久能到?

礼节不能失,先和金总,握手打招呼,说:抱歉,金总,翟总,王总,久等了,吴总路上堵车,进门之前我电话问过了,马上到。

注水,烧水,洗杯,温壶,这一套金总做的行云流水。随后从自己的皮包中,拿出来一个没有标签的小锡罐,面带得意地对我说:华总,咱们尝尝这个大坑的岩茶,来之前我也刚刚拿到,都是充氮保鲜的,味道相当好。

随后将茶倒入壶中,加入已经煮开的水,直至不断地溢出,说:这个水得多加一些,把上面的浮沫要冲掉,这样味道会更好,咱们从第二泡开始。

这画面和说辞,听着是有些耳熟,但听着金总讲同样的话,就是一种诡异的感觉。这种调性一般都出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们愿意讲,同样的说辞换一个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就是非常别扭。

茶香四溢,岩茶的味道已经散开,看样子茶的品质应该是极高的。

G证券的金总,给我满上一杯茶,开口就问道:华总,你们HS基金关注那个赛道啊?

我说:我们和工业口的有隶属关系,大方向肯定是围绕上级部门,控股单位就绿色产业相关的,所以我们的重点绿色工业,高端装备,清洁能源方向。

中间的有来有往,相互询问,算是比较正常的机构之间的交流。

几杯茶下肚,唇齿留香,好茶。

金总又接着问:那你们之前基金收益率大概能多少?

这个问题就略有敏感,我琢磨着是给真的,还是假的,最后说:我们不高,大概IRR大概在15-20%之间。

IRR是指内部收益率,是一个衡量收益的指标,15-20%,是一个不好不坏的结论,不知道金总的用意,还是少说一点。。

没想到金总,又问:华总,我不是问你IRR,你就给我一个静态收益,能到几倍就行?

我一皱眉,不知道金总想干什么。。

正说着,吴瑶开门进了包厢,包没换还是那只大象灰,但穿着明显商务一些。

寒暄、介绍、落座,倒茶,吴瑶在我边上坐下,按说可以进入正题。

金总还在这个收益问题上纠缠不停,就不软不硬地点了下,说:具体的我可能还需要再算算,金总如果需要参考,可以拿IRR转化一下。

话里话外我已经隐晦地说明,我拒绝回答的这个问题。

金总接下话着实令人意外,说:我刚刚粗算了一下,感觉你们HS基金的收益不高啊,也就2倍左右,我这边的收益能到4-5倍。

至此,我算是明白这个金总在募集资金方面连个小白都不算上,就算你真的业绩非常好,但要知道这个场合中的角色我是你的金主爸爸,你在向我要钱同时还要踩你的金主爸爸,真是死字不知道怎么写。

不抓紧时间了解,怎么能从我的手里搞到钱,什么条件能给你钱,多长时间钱能到位,附加条件是什么。在这吹嘘业绩,吹嘘业绩也就算了,还要踩踩你“爸爸”,我竟无言以对。

听着金总唾沫横飞地说着自己的业绩,我转头和吴瑶做眼神交流,还真是心有灵犀,传递的信息是一样的“这小子,妈妈皮的要干嘛 ?”

既然这么不专业,那就打击一下吧。打击自然是不留情面的。

吴瑶,问的问题,包括:

金总从业几年了?什么时候到的G证券?那年开始接手基金的工作?团队几个人?项目从哪来?如何保证收益分配?目前储备项目有那么?实际要投资的项目尽调材料有没有?……

我问的问题,包括:

出资比例有没有办法运作到50%?投资团队和投行团队关系怎么样?内部的出资流程是什么样?基金的权利想怎么分配?准备让我们HS基金担任什么角色?第二管理人备案操作可能性?……

这一系列的问题下来,金总从冷汗直冒,慌乱搪塞,到全面溃坝,转身逃跑,还不到2个小时,最后金总的全部回复变成,这个需要我们内部开会讨论,这个需翟总和我老大再聊……

具体谈话,就不一一细说了,再过于专业和无聊。

我做个小总结,供大家参考吧,就算不点赞,转发,评论,也还是花时间看了文章,还希望大家能有点收获,毕竟能耐心看文章的人也不多了,再说世事万物相通,相信还能是一些参考价值。

1、定位错误,没有转变身份

最开始的谈话,金总以甲方姿态和HS基金讨论问题,要知道这次其是G证券过来向HS基金要钱,HS基金是你的金主爸爸,虽然不用低三下四,但还轮不到金总颐指气使。

在这种“私会”的场景下,本身就要讨论一些无法拿到大会上说的事情,在有限的时间,要尽可能讨论核心的事情,而不一直的吹牛。

2、没搞清人物关系,信息接收能力弱

在交谈过程,我几次点到HS基金和翟总,要算做一方,显然是我们之间的关系更近一些,再深度一点考虑,应该可以推断出HS基金和翟总提前商量相关事情,应该谨慎处理。但G证券的金总,显然忽略了这个重要信息。

在交谈过程,收集信息能力弱,很多话自然是不能直说,要思考后面的用意,不明白或者不理解是典型的经验不够丰富。这样在谈判中就相当于告诉对方我没干过,没经验,弱化了自己谈判的优势。

3、过度鼓吹自己的业绩

这是搞金融犯的最多的问题,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业绩都搬过来来吹嘘,但往往在细节的年龄和从业经历就会暴露出来。

投资人也是人精,已经无数次听不同的人吹牛,如果不能提供明确的支撑,会让出资人觉得这货不靠谱。

过度吹嘘历史业绩还会拉高出资人的预期,假定投资人按你吹嘘的业绩作为基础,和你继续谈判,事情就变得没办法收场。

当然也不能贬低自身,关键还是一个度的问题。

4、准备不充分

询问基础的内控和项目相关内容时,既不提供了储备项目, 也没有表达出来较为靠谱的项目项目渠道。内部出资流程也不熟悉。

这些显然都是必须讨论的的问题,如果无法给出明确的解释,就只能说明没有准备或者不够重视。

5、贬低内部其他部门

投行部门和投资部门,业务有联动,本身是相互助力,业务并不冲突,完全没有必要贬低凸显自己,相反表达和部门友好关系,会让投资人,觉的你会得到公司内部支持,

6、不能决策

作为在谈判桌上的人员,如果大部分情况都不能给出明确的意见,会让讨论失去意义。即使真有超出自己权限的事项,也要给一个能接受的条件或者其它的解决方案。

7、不知道如何分配利益

在最核心的利益分配问题上没有预案,也不知道那个方面应该争取,那个方面要谦让。自身没有方案,也是典型的募集经验不足的表现

在一系列的失误的情况,结果可想而知,G证券的金总,虽然表面上是年轻有为,但实际是经验欠缺,从表现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募集经验,不知道募资过程关注点在哪里,再加上准备不足,过程遇到强大的外部压力,很快就败下阵了。

会后,翟总送我和吴瑶到门口,说:你们别介意,金总是G证券董事长的侄子,内部有董事长支持的,也做出来一些业绩。你们今天的问题,我回找他们董事长确认一下。

出了门,吴瑶,冷面一改,笑容重新爬到脸上,老气横秋地说:早知道就不来了,这小子也不太靠谱,我不是她不妈,你也不是他爹,在咱们有什么道理照顾他。真以为除了G证券咱们没有合作方了么,要不是在ZC金控在里面,还能轮到他们。

我说:这个还不是家里安排的,为了锻炼下一代,这种结果,估计G证券的董事长要被气死了,本身应该是让金总和咱们HS基金和翟总来认识一下,搞搞关系,未来是一个助力,现在看被这小搞砸了。

我接说:不过这小子是真不行啊,投资也许有些业绩,但融资方面就一个小白,我几次给他台阶,他居然把咱们当成弱势一方。不过话回来,什么叫你不是她妈,我不是他爹,我怎么感觉你在占我便宜。

吴瑶小脸一绷,说:呀!说错话了,这摆明是你占便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