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自由人是哪一部分人
指的是那些奴隶主, 摆脱了物质生产,无须从事谋生的劳动,安食自在,无忧无虑,可以把全部的时间用于娱乐、创造和健身活动的社会精英。。
奴隶制是希腊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雅典存在两个对立阶级,自由民和奴隶,每个成年男性公民,至少有18个奴隶。奴隶是雅典的基本劳动群众,担负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从事物质生产,养活着少数自由公民,是“会说话的工具”。
另一方面,自由公民则摆脱了物质生产,无须从事谋生的劳动,安食自在,无忧无虑,可以把全部的时间用于娱乐、创造和健身活动。竟然有25万个座位的竞技场,说明那时的消闲活动所占的重要地位。
此外,无需为衣食操劳的自由公民们,经常在大自然的林荫树下,三五成群,讨论戏剧,辩论哲学,探讨科学,冥思苦想进行抽象思维。然后,再以健身和娱乐调节脑力劳动,使疲惫的神经得到舒息,达到互补的乐趣。
希腊的教育理想是“在美的体格中培养美的灵魂”,漂亮的形体和聪明的头脑对希腊人同样重要,面包和马戏等量齐观,强调身心合一,全面发展。希腊遗留下来的表现健美体形的大型雕塑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无怪乎人们总把希腊文明与休闲联系在一起,把希腊称为休闲的黄金时代,把希腊文明称作是在休闲中实现的文明,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自由公民称作能在休闲中自我实现的“原型”。他们活沷、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来,一直令人向往。
然而,后人虽然向往希腊自由人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蒙在那些自由人头上的一道阴影,却是不愿意看到的,那便是,希腊奴隶制。
希腊自由人的休闲乐趣是建立在奴隶被剥夺了人生乐趣的基础之上的,正是奴隶的沉重劳动,才保证了自由人不受干扰,能够以明净的心情,专心致志地从事创作、娱乐和健身。在希腊,劳动和休闲是互相排斥的,属于两个界限分明的范畴,奴隶劳动,自由人休闲,前者卑贱,后者高贵。由此也种下了之后千百年轻视劳动,尤其是轻视体力劳动的祸根。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在此不必辍述。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劳动都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点,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性,是使古猿变成人的前提,正是劳动创造了人。
然而,人类劳动的内容、方式和层次,却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代一代地变化着。
“人”并非是单纯生物学上的饮食男女,自然属性只是人的生存基础,并不是人的本质,如果仅仅满足自然的生理需要,那就与动物没有区别了。为了生存,动物也要进行“谋生”活动,觅取食物,筑巢打洞,防御袭击,运输储存。人作为生物,也必须首先要谋生,所不同的是,动物是通过本能谋生,而人则通过劳动达到这一目的,劳动专属于人类。满足生理的需求, 对动物来说就是一切,是它唯一的本质,而对于人来说,仅仅是个基础。人的本质就在于,超越于动物,进而超越于马克思所说的“自然必然领域”,而上升到“自由领域”。前一个领域是物质生产的领域,是为了谋生而奔波操劳的领域;而后一个领域,则是把人类本身能力的发展作为目的的领域,是在物质生产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的领域。
我们不难看出,古希腊自由人正是借着奴隶的劳动提前退出了物质生产领域,或者说,超越了“自然必然领域”,一步到位,飞越到“自由领域”。而广大的奴隶们,只能充当“会说话的工具”,终生也上升不到“自由领域”。
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消灭阶级不平等,就是要使全体人民(不是少数有闲阶级)都能实现向“自由王国、”的飞越,成为更高层次上的自由人。
自动化技术与机器人,正是加速实现这一理想的物质手段。未来人将通过机器人劳动大军,摆脱职业的束缚,从物质生产领域解放出来,跨到“工作的终结”和“无劳动社会”的境界。这样一来,古希腊那种悠闲、自由、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又将重现,但这不是倒退,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的辩证循环,是古希腊自由人的复兴。虽然是复兴,但是,古希腊自由人的素质内涵和自由的程度,同未来人相比却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未来人与古希腊自由人都不必从事以谋生为目的的生产劳动,从而都享有充裕的闲暇时间来发展自身,自由创造,自我实现。但二者所不同的是:
第一,古希腊人的自由是少数人的自由,而未来人的自由是全体每一个人的自由;
第二,古希腊人的自由是建立在剥削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的,而未来人的自由是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古希腊人的自由不是彻底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正如卢梭所说,“奴役别人的人是不会自由的……只有愿意使周围一切人都获得自由的人,才是自由的”。从这个标准看,只有未来人的自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第四,古希腊自由人由于不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对劳动过程一无所知,不能驾驭劳动对象,在被改造的物质客体面前,束手无策。与此不同,未来人虽然也脱离物质生产劳动,但是对整个劳动过程和技巧却了如指掌。因为,正是他提前研究了劳动规律,并且“教会”了机器人,并控制着机器人的劳动。因此,人在劳动对象面前,是自由的。
由此可见,古希腊人的自由极其有限,是低层次的,无法同未来人的自由相提并论,就如同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不能同当今的现代奥运会规模相比一样,然而,它毕竟是个“入口处”。
综上所述,由于机器能够减轻人的劳动,缩短劳动时间,进而能够代替人的劳动,进而能够代替的人的劳动,取消职业,故此,到未来,不仅完全就业是个不现实的目标,相反,几乎“完全失业”倒是一个可能的目标。在今天看来,失业意味着贫穷,但是到未来,失业则意味着休闲、自由和富裕,正是休闲,才为个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
如果,“无人工厂”中的产品并不减少,反而增多,如果无人耕作的土地上粮食有增无减,那么,失业,即便是全体失业,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失业之所以导致贫困,并非是由于财富匮乏,而是由于财富分配不合理,或者由于大多数人分享不到科技成果。不过,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属于本题探讨的范围。
就业和失业的概念,都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十六世纪的人就不知道这些概念;同样,现代人也很难想象,技术取代职业以后,或者,工作终结以后的无劳动社会的生活状况。
到未来,不种地,有粮吃;不制造,有物用;不动手,有服务。这些,在今天人看来恐怕是无稽之谈。然而,多年以前,人们同样难以想象,脚不动,可移动(汽车);不见面,能交谈(电话);千里外,能看见(视频通讯)。这一切,都已经成为现实。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幻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
人,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他生活在现在,却偏偏要想到未来,为此,他就必须敢于“欺骗自己”,敢于大胆幻想。